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一个崇拜龙的民族:毛南族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盛夏的阳光洒在祖国南疆的热土上,一个让寒地黑土绿色使者赵玉明感到有些陌生的民族——毛南族就在前方。

7月6日一早,“寒地黑土中华民族大团结万里行”的车行驶在黔中高原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从车窗向外望去,四周是绵延的山岭,远处的最高山峰就是当地著名的凤凰山……赵玉明从手上的地图册上得知,他此时正置身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怀抱里。

毛南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土著民族之一。1956年12月被正式确认单一民族,称“毛难族”。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据考证,“毛南”一词系“母老”的音转和异写。远古时候,圪南族地区原住着“母老”人,后因语音发生变化而出现判别。自宋代以后,史籍上曾把“毛南”写“茆滩”、“茅难”、“冒南”、“毛难”等,既是族名,又是地区名称。

毛南族从古“百越”中的“僚”支分化、发展而来的。史籍曾记载,汉末至隋唐,毛南族同水族、侗族和仫佬族都分布在僚人居住的黔桂边境。在经济生活、文化习俗诸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语言,毛南语同水语最接近,同侗语、仫佬语四分之一左右词汇相同,这反映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都是从“百越”中的“僚”支发展而来。

毛南族人口较少。解放前长期在1.5万人上下,1953年为18149人,目前为7.24万人。其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5万余人,其余分散在附近各县、市。

上午9点,赵玉明父子叩开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的门。副部长卢伟益和秘书崖宝基热情地接待了来自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客人。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卢伟益副部长不但为他们题字,还安排他们到毛南族的发源地下南乡去采风。

在下南乡委宣传委员、毛南族同胞韦香棉的陪同下他们直奔乡所在地。毛南族的村子建在山谷上,背面是满目的青山,一条小溪从村边流过,真有点像童话里的世界。在村口的大树下,毛南族男子聚在一起在石板上下棋,棋的下法有点类似我们绥化汉族的下“古道”,但见厚厚的石板上刻着不同图案的“棋盘”。手中的石子就是棋子。见印有“寒地黑土中华民族大团结万里行”字样的车子停在了村口,好奇的毛南族同胞便围过来,赵玉明抓住这个机会向毛南族同胞细致地介绍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业之乡——绥化。

[page]

从村中韦姓老者口中得知,毛南族历史悠久,社会结构多元化,基本上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瓦解后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原因,原始社会的组织、生产方式、习俗和意识等残余,仍继续影响毛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除小孩及部分妇女外,人们既说毛南话,又通汉语和壮语,但说的并不是标准的普通话,所以外地人很难听懂。   韦香棉介绍说,在历史上,毛南族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学风良好。一般有条件的人家,都争送小孩上学读书。形成奋发好学的风气。有到岩洞办学馆、苦读的,有靠卖柴供儿女学费的。有带红薯上学充饥的。据史载,清初便有谭德成等一批文武秀才。解放前,仅1万多口人毛南族,就有5名大专毕业,约50名中专及中学生。解放后,大学生有百余人,中专生约200人,中学生逾2000名。有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讲师、医师及其他专家,共计40余人,按人口平均数计,毛南族文化程度较周围其他民族稍高。

村里人主要是种玉米,山间已成熟的玉米已收割完,毛南族同胞把玉米秸秆作为饲料喂养一种当地人称为“菜牛”的老牛。赵玉明父子参观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家秸秆示范养牛场和下南乡秸秆养牛暨菜牛品改示范场。菜牛是毛南族的特产,在村里小食堂,热情好客的毛南族同胞用新鲜的菜牛肉烹制的毛南族特色菜肴招待了赵玉明父子。

席间,谈到黑龙江,谈到龙,毛南族同胞对龙顿生敬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赵玉明得知居住在祖国南疆的毛南族,千百年来也把龙作为毛南族的民族图腾时,一种亲切之情由然而生。龙的传人,龙的子孙,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相似的东西太多了!

是啊,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毛南族龙的最大节日是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

每到分龙节,毛南山乡千山百弄,村村寨寨,每家每户都喜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预祝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每逢佳节来临,毛南族妇女格外欣喜繁忙,她们结队上山采集金黄花、枫树叶、紫兰花等各种有药效的彩色植物作染料,煮成药水浸泡白米,编织新竹篮,买够糯米、五花肉等食品精制彩色食品,天刚拂晓,就用竹篮装满彩色糯饭和粉蒸肉,穿起新衣携老带幼,串亲访友回娘家团聚。

韦香棉对赵玉明说:“若您能有机会亲自参加毛南族的分龙节活动,不但能品尝到中外驰名的毛南族菜牛肉,还有色味佳的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还能体验到毛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种种奥秘,这样会更增加对毛南族的民族风情的了解。”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10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