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古建筑的户牖之美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最早知道门与窗的关系是读钱钟书关于《窗》的一篇散文。文中是这样说的:“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自从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便留意起门和窗来,尤其是近些年。

开封有很多遗存的古建筑,宋代、元代的都有,至于明清的就更多。在这些古建筑中,门和窗尤其精美。精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如果把整个房子比喻成一本书,那么门和窗就是这本书精美的扉页。如果把整个房子比喻成一棵树,那么门和窗就是这棵树的花朵。当然,门窗的形制、样式各有不同。透过这些形制、样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感受到门和窗在一幢建筑中的奇异色彩。

门和窗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格扇门,槛窗、横披窗、支摘窗、直棂窗、墙窗。格扇门也称格子门,一般多用在宫殿和寺庙大殿上或者规模较大、较为讲究的住宅厅堂。根据清华大学楼庆西教授在《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上介绍,格扇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主称为格心,用木棂条组成格网,用以糊纸或绸绢,是格扇的采光部分;下部为裙板,格心与裙板之间为绦环板。一扇格扇门四周用木框组成框架,框架左右的立框称边挺,上下横向的边框称抹头或者叫“”。格扇门由格心、裙板和绦环板几部分组成,抹头从上到下有好几道。因此,一扇格扇门的高低和复杂程度就看有几道抹头而定。最简单的只有两道抹头,中间也不分格心和裙板,从上到下都用木棂条组成格网,称落地格扇门。最复杂的是六抹格扇门,除格心、裙板外,上中下各有一块绦环板。格心上有木棂格网,裙板和几块绦环板上都有木雕装饰,看上去自然华丽,当然也相对坚固。就开封而言,最出名的应该是朱仙镇清真寺的格扇门。表面看起来,这里的格扇门并无特别之处,格心、裙板、抹头一应俱全。但细看这格扇门的格心处,你会发现其格心里的惊艳。原来,格心里面糊的既不是纸也不是绢,而是大片的鱼鳞。鱼鳞每片约8平方厘米,共720块。据悉,它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更为奇特的是,不管白天的阳光还是晚上的灯光,只要透过鱼鳞就能折射出七色光彩。至于这么大的鱼鳞来自哪里,至今仍是个谜。

槛窗的形式和格扇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槛窗只有格扇的上半部而没有下面的裙板。因安装在两根立柱之间的槛墙上,故称槛窗。槛窗也是几扇并列安装在柱间的,多与格扇门并列使用。一幢殿堂正面几开间,中央开间立格扇门,两侧开间用槛窗。槛墙高度与格扇门的裙板相当。这种槛窗在开封现存的古建筑中比较常见,古吹台上的御书楼格扇门两侧就是这种槛窗。另外,刘青霞故居各个主侧房也能看到这种槛窗。

横披窗也有叫卧窗的,一般情况下安装在格扇门和槛窗的上部,是房檐到格扇门之间的过渡。是否安装横披窗要看立柱的高度,由于格扇门和槛窗不能太高,所以就需要在格扇门和槛窗的上部安装一个横向的窗子,这个窗子叫横披窗。横披窗一分为三,每一块的边框之内用棂条组成格,格纹和格扇、槛窗一样。在开封现存的四合院中,主房前墙上能看到这样的横批窗。

支摘窗也是安装在墙上的一种窗,形式与槛窗不同,分上下两个相等的部分,和里外两层组成一组。上扇的外层装棂格糊纸,可以用支杆支起来,里层糊纱,既透气又透亮。下扇外层装棂格糊纸,可以摘下,里面装玻璃采光。上下部分一支一摘所以称支摘窗。这种形式的支摘窗以前在很多住宅上都能见到,只是现在比较少见了。

直棂窗比较常见,很多民间建筑和宫殿的次要建筑安装的都是这种窗。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棂木条竖向排列,中间加一道或两道横“”。

墙窗是最要理解的一种。简单地说,墙窗就是在墙上挖个洞或者预留一个洞口,并把它装饰成窗子就叫墙窗。古代把开在墙上的门叫“户”,墙上的窗叫“牖”。房屋的户牖就是门窗。墙窗也称牖窗。墙有房屋之墙和院墙之分,大多数情况下,墙窗是指院墙之窗。有一种例外,就是在庙堂或住宅房屋上,外形比较规矩,或长或圆或方。窗框内用木棂分格、糊纸或装玻璃的典雅小窗也叫墙窗。由于这种小窗外形装饰比较典雅精致,所以很多人便叫这种窗为花窗。这种窗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七号楼南墙和北道门街56号院一栋建筑上表现最为明显。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七号楼南墙的墙窗为4个圆窗,北道门56号院的墙窗为一个拱形窗。

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意大概是说,盖房子必须要留有门窗,有了门窗房子才有用的价值。由此,我也进一步推论,户牖之美也是生活之美的另一种点缀。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3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