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马豪的画中有个真实世界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迷失》100cm×130cm布面油画2010年

马豪的作品中总是有种淡淡的冷清和疏离的气氛萦绕在画面上。

马豪属于“80后”,他出生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3岁那年,他从与亲戚同住的院子搬到了一栋鸽子笼式的公寓楼房里,从那以后马豪就在那栋楼里度过了15个春秋。和楼里的每家每户一样,他和父母每天除了上学、放学、上班、下班,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邻居们除了见面打声招呼,彼此很少有什么往来,又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马豪的童年大部分时光就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度过,和这个世界接触的方式就是那台永不停歇的电视机。

18岁那年,马豪考上了大学,因此很少再回到家乡,并开始变成了一个漂泊在外的异乡人。马豪说:“记得刚来北京画画时,这个城市让我感觉到了拥挤的人流快速走过的速度、汽车奔跑的速度、楼房建设的速度。”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比自己家乡更大的楼房一栋栋矗立在城市中,并且在不断让城市的边缘扩张。此时,马豪感觉到无论是在家乡还是在北京,总有一种莫名的、相同的东西占据着他的心:一种疏离的感觉。这种感觉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植物系列》和《疲惫的女孩》中,画面中他们都是独立出现,以此表达出马豪在城市中的疏离感,画面中的人物时常处于类似楼房的房间中,愈发显得冷清和孤立。

同时,马豪对创作素材的寻找大多源自现代流行的媒体——网络。这是个和以前的电视机相比让人能更加主动参与的媒介。在这个媒介上面仿佛印证了安迪·沃霍尔的那句话:“人人成名5分钟。”网络也和这个繁华而喧闹的大都市一样,给人五光十色的形貌,却难以让人拥有到实质的分量,就像马豪创作的《气球人》所想表现的那样。

现代人们的通信方式比以往快了,同时人们在楼房里居住的条件也越来越科学,可是人与人的关系反而不如以前来得紧密。各个家庭都分割成了单元居住在高层楼房里。在马豪的画面里大多只有场景而没有人物,偶尔出现一两个人物。在这些画中人之间,或和画面外的观众之间彼此也少有联系,这些画中人都活在一个个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或疲惫地望着画面外的世界;或低着头;或捂着脸面目不清;或背对观众望着远处;或俩人在各自寻找什么。他们一个个在自我的生活中矛盾着、寻找着。仿佛生活就是在这些心理情绪中循环地进行着。(刘洋)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20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