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教育返贫有哪些措施?教育返贫的现状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教育支出对于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大多数家庭而言,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自2006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如沐春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相比之下,面对高中以及幼教,农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对此,有人曾用“头重脚轻”描述当下农村教育的现状,即高中负担重,幼教在农村几近空白。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关于“延长义务教育期限”的提议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许多农民对这一提议寄予厚望。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以前上学要交学费,现在不仅不用交,连书本费都免了。”谈及“两免一补”,许多农村家长难掩心中的喜悦,“国家花钱供自己的娃上学,这么好的事上哪去找?”

在我省唯一一个多民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记者了解到,前几年当地小学入学率只有84%,初中仅为65%,农村学生中有很多因家庭贫困被迫中途辍学。2006年春季,随着“两免一补”的实施,当地农村小学入学率从原来的84%升至97.2%,初中入学率也从65%上升到84.1%。“政府为学费买单,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供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积石山县教育局局长马尚文如是说。

据了解,2008年我省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资金高达25.77亿元。其中,385万名农村学生使用上了免费教科书,56.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资金4.74亿元。

“新机制的改革实施,真正实现了农村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巨大转变”,马尚文说。

高中负担重,幼教成盲区

相比春风沐浴下的小学、初中教育,高中以及幼教对于农村而言,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人用“头重脚轻”描述当下农村教育的现状,即高中负担重,幼教在农村几近空白。

现在读高三的杨永海是积石山县郭干乡满陈家村人,在采访中他算了一笔账:按照每月120元的生活费,加上学费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一年下来要花掉2000多元;同时,他还有一个读高一的妹妹。据了解,当地每年的人均收入仅1600元左右。

“家里的收入基本靠父亲打零工,本来要修房子,现在为了供我们两个上学,就先凑合着住了。”杨永海说,“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学校免收一半的学费,即使这样,感觉还是很吃力。”

而能享受“减免一半学费”待遇的农村学生可谓凤毛麟角。“尽管目前所有的高中都有一些资助性项目,但涉及的仅限于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民勤县第一中学教师王立武说,有助学贷款,好多家长不愁孩子上大学,“唯独高中让许多农民家庭犯了愁。”

同时,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高中负担重,加上目前大学生就业难,许多家长在“上不上高中”这个问题上很矛盾。“毕竟,教育也是一项投资,如果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家长的热情自然要打折扣。”一位家长说。

幼儿教育,同样是农村的一大软肋。“城里人都流行胎教了,农村5、6岁的娃娃大部分还上不了幼儿园。”话几近调侃,但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与农村幼教的差距。

据了解,目前农村家长大部分属于“半文盲”,对于孩子的幼教力不从心。积石山县希望小学校长马彪说,“幼教不在九年义务教育补贴范围之内,收费高了家长不买账,收费太低学校难以运转,造成农村幼教基本处于空白。”

在高中教育负担重、幼教发展几近空白的背后,职业教育衔接不力,也使大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据了解,每年初中毕业生当中能够进入高中继续深造的人数不到40%,“求得一技之长”成为落选群体的最基本需求,但是,对于这批人而言,职业培训目前大多限于“对接式教育”,缺乏就近培训的条件。

寄厚望于延长义务教育

近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延长义务教育期限”的建议如一颗重磅炸弹,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延长义务教育期限,能否“春风化雨”不得而知,但许多人对此寄予厚望。针对目前农村高中教育负担过重产生的“农民返贫”现象,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校长马子文认为,“应该把农村学生的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之内。”

据悉,作为该县唯一一所独立高中,吹麻滩中学2469名在校学生当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到三分之二。“许多农村孩子极具潜力,但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中途辍学。如果能够对这一部分学生实施救助,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入高中、大学深造,对于激发农民上学积极性、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还有一部分人,则希望把农村幼教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当中。许多农村家长希望孩子可以提前进校,既可以及早培养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弥补因外出打工而造成的对孩子教育辅导的不力。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101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