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古代王公贵族为什么都对荔枝那么的偏爱呢?荔枝几乎成了权贵的标志了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在古代的时候皇宫贵族似乎都对荔枝甚是喜爱,唐朝的时候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直接在沿途设立了一条驿站,就连各位诗人对荔枝也是同样喜爱,为此作了不少诗词。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是描述荔枝最有名的诗句了。是苏东坡被贬到惠州时所做(今广东惠阳)。说起这句诗,苏东坡本来是抄袭人家本地人的俗语,原来叫一颗荔枝三把火,说吃荔枝容易上火,但苏东坡之前在京城做尚书,听不懂粤语,把人家的意思理解成好客的含义,让他多吃,加上他本人也挺喜欢吃荔枝,写了这首诗来赞美荔枝。

其实写这首诗时苏轼的心情并不快乐,当时因为和宋哲宗政见不和,被贬谪到惠州,惠州的地理位置相当接近香港,在当时是荒蛮之地。被贬到这样的地方哪里会开心那!这时苏轼开始考虑要不要离世做一个闲人,可是他胸中的忧国忧民的激雷让他进退两难,无法排遣,结果悲极生乐,借着喜欢吃荔枝这股劲写下了这首诗,想要告诉宋哲宗,我过得很好,不用担心!实际上是和宋哲宗斗气呢!苏轼真是一个足够天真烂漫的人。宋哲宗后来还是不想让他好过,竟然把他贬到海南去充军,实在是坎坷。

其实第一个在大西北玩儿荔枝的是那个叫刘彻的汉朝皇帝,但是他打仗牛啊,所以吃也就吃了。不过在偌大的长安城里,刘彻还不是第一个吃荔枝的人。他的曾祖父,汉高祖刘邦,也曾收到过赵佗送来的荔枝。

赵佗:“从曾爷爷送到曾孙子,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史上最长寿君主的心。”(他活了100多岁)第一个把荔枝送去大西北的就是这个严肃的老爷爷——赵佗。

刘邦对荔枝好像没什么反应,但刘彻明显更激动,不仅下令岭南继续进贡荔枝,而且在前111年统一南越之地后,在上林苑建起了扶荔宫,除了荔枝,还种甘橘、橄榄、槟榔……这是史上最早的大规模远距离引种实践。

荔枝畏寒,在有着漫长冬季的长安城,栽培是极其困难的,但汉武帝仍然坚持着不断种植,或许真的是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种活了一株,虽然这株荔枝既不能开花,更不能结果。

汉武帝很高兴。但很可惜……不久,这一棵树,枯死了……盛怒的汉武帝严厉处罚了园吏和园丁,终止了在当时科技条件下无法完成的跨气候带移植实验。

但荔枝的进贡是每年都要做的,并且与橙、桔、龙眼等一道,作为汉王朝招待异邦首脑的最高级别国宴品(隔壁的匈奴单于都馋哭了)。到东汉安帝刘祜(94年-125年)时,荔枝贡才停止。

荔枝有多好吃呢?白居易给出了答案,在《荔枝图序》里面,白居易的作品一向通俗易懂,作完要给老奶奶读一读,老奶奶懂了,他才让作品见于世。“瓤肉莹白如晶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醴酪是一种用麦芽糖调制的杏仁粥,也可以是一种美酒。“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这种美味也是白居易描绘不出来的了。白居易的仕途比较顺利,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写《赋得古原草送别》写的太好了被人称赞:凭这种文采在京城要居住下来很容易。可就连仕途顺利,吃过了各种美食的白居易都称赞荔枝的美味,可想而知这荔枝有多好吃。况且白居易吃的荔枝只是“荔枝生于巴峡间”的荔枝,并非荔枝最好的产地,荔枝最好生于亚热带,而苏轼那个地方的荔枝才是最上品的,那么苏轼对荔枝的喜爱和所写的诗句也就可以理解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晚唐杜牧《过华清宫》其中之一的句子。写的是杜牧自己亲眼见到的场景,回望长安全是富丽堂皇的建筑,路上的关门因为怕耽误那一骑红尘的行程和皇上喜欢看到的妃子笑而纷纷打开,只见快马上的人拼命敲着马肚连续换骑来运送荔枝。这首诗是杜牧批判了唐朝当时统治者唐玄宗沉迷女色,只顾杨贵妃的昏庸场景,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也是可以想象到荔枝的美味。

其实妃子笑荔枝的由来是这样的,杨贵妃号称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唐玄宗李隆基也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两人相逢,自然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佳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到了荔枝成熟的季节,要求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荔枝。但荔枝产于南方,多在两广、福建、四川、台湾等地。但唐朝的都城却在西安,离最近的荔枝产地尚有千里之遥。加上鲜荔枝难以保存,“一离本枝,一日而变色,二日而变香,三日而变味,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唐玄宗为了杨贵妃,用快马日夜不停从四川运送,常常味道不变就已达京师。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绝句,题目叫《过华清池》,所以其中就有名句专门写此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至今荔枝中仍有一个品种叫做妃子笑,是由此而得名的。

可之后不久,安史之乱发生了,唐朝随之走向衰落,可能唐朝的衰落和荔枝的美味也有间接关系吧,也足以见到古人对荔枝的偏爱。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7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