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刘备在逃亡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携民渡江?刘备携民渡江是仁义还是虚伪?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令其次子刘琮接替荆州牧,刘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将荆州献与曹操,刘备在樊城也呆不下去了,只得逃出来,因舍弃不下新野与樊城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因此就带上百姓一起转移,渡过汉江往襄阳而去,因不受收留,只得再次转战江陵,在途中的长坂坡被曹操派的精骑追上,因此有了掇刀长坂坡之败,最终刘备败走汉津渡口。

当时刘备为何一定要携民渡江,这是否是刘备故意而为之?

事实上,民众聚集是自发的行为,这并不是刘备强迫的。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的记载里称,刘备曾经舍弃了他所占领的新野与樊城,包括在城中的百姓,但却因为害怕曹操再次屠城,这才带上这些百姓一起转移,渡过汉江往襄阳而去。但在历史上,荆州民众聚集是从襄阳才开始的,并不是演义中所称的新野,而襄阳本就在汉水之南了,并不用渡江,只能说襄阳的百姓畏惧曹操的屠城之名,他们不愿与刘琮一般投靠曹操,这才愿意跟随刘备一同逃亡。

更何况在逃亡过程中,刘备也明白带着这些百姓会有怎样的后果,当时刘备的下属就曾提醒过刘备,称如今应该迅速赶往江陵,毕竟此时刘备身边虽然人员众多,但披甲的将士太少,此时日行十余里,很容易被曹军赶上,等到那个时候就不好办了,但刘备认为做大事应该以人为本,这些百姓今日跟随着他,他自然不忍心抛下他们而去。正因如此,刘备才会被曹军在长坂坡一带追上,差点丧命。

而即便刘备考虑民众,甚至为了民众牺牲部分利益,但他不可能拿着全身家当来为民众牺牲,正因如此,刘备才会在带着百姓渡江时做出了妥善的安排,他让关羽率领别军从水路南下,即便大部队有所不测,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刘备当时的兵力应该没有超过万人,但是在逃亡过程中,不断的有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最后这支队伍的规模甚至达到了十万人,因为平民的加入,这支逃亡队伍的速度被大大的延缓了,在明知后面后曹操大军的情况下,刘备为何还要选择携民渡江而不是带领自己的队伍独自逃窜呢?

很多人因为《三国演义》当中的描述,认为刘备这样做是因为他的仁义,但是事实证明,三国演义的真实性非常的低,在当时,中原地带的人口数量是边缘地带的数十倍甚至是数百倍,也正是因此而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在当时江陵的人口数量应该是远远不如荆州的,而人口基数在当时就是最大的一种资源,没有人口数量,一切都将是空谈,所以首先这些人口就是刘备能够东山再起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三国志先主传》当中,记载的有一句刘备说的话“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句话很多人将其误认为刘备的意思是以人心为本了,但是个人感觉刘备说的是人而不是人心,个人认为刘备的意思是,现在这些人是属于我的,我怎么能够忍心舍去这些资源呢?

所以个人认为,这数万人的平民,如果成功跟随刘备度过江陵,那么这些人必将为刘备带来巨大的帮助,还有那些百姓为什么要舍弃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而跟着刘备逃亡流窜呢?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十万左右的平民百姓,有一些是一开始就跟随刘备逃亡的,另一部分则是在逃亡途中加入的。

刘备可能没有想到曹操会带领精骑进行追击,当面临真正危险的时候,刘备的做法就有些暴露他的本性了,《三国志先主传》说道“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这个时候刘备连自己的人马和妻子都不管了,只带着一些重要的人抛弃那些平民逃窜。

如果有机会带领那些平民渡江的话,刘备肯定是非常原因的,毕竟这些都是会为他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刘备就是只想着如何自保了,带着这些平民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刘备逃亡的队伍达到是十几万人以上,这样的话队伍拉的肯定很长,十几万人,队伍应该在十几公里甚至二十多公里的距离。

刘备带领一部分精兵在队伍的前面,后面则是跟随他逃亡的人,而这十几万人将能够极大程度的延缓曹操的追击速度,曹操率领的是一队精骑进行追击,骑兵想要从十几万的人群中跑出去,其速度可想而知,并且这样刘备也能够更快的得到消息,如果刘备是只带领自己的人马,那么可能曹操冲到他面前他才会发现吧。

其实,刘备携民渡江更多的是为了将来巩固政权的考虑,而宽厚待民、不忍抛弃是他当着百姓做出的表态,也只有他作出这番感人肺腑的政治攻势,百姓才会心甘情愿冒死随行。刘备究竟是真君子还是假小人,历史的波诡云记是是非非只有留给后世评论,但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对于政治力量的生存和延续必然是放在第一位进行考量的,而如何充分运用各方政治势力和百姓来拓展雄图伟业,仁义就是一张很好的王牌了,刘备仁慈或许是有先天因素的存在,但他也绝不会冒着宁愿身死国灭而恪守仁义道德,否则,历史上真的就没有这样的枭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