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大清灭亡后为什么还有人在守皇陵?是谁给守陵人发工资?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皇室人的陵墓被称作皇陵,一些人去世之后下葬的时候会有很多的陪葬品,皇宫内为了保护陵墓不被盗掘就建立了守陵人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一直延续到清朝,那么在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还有人在守陵呢?那时候还有报酬吗?

守陵人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务。据说当年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准备带人去挖了秦始皇的坟。

没想到半路被守陵人阻击不说,甚至还出现了白起还魂的情况。据说后世守卫秦始皇陵的是蒙恬的后人,之后由于战乱,渐渐的也消失了踪影。那么清朝的皇陵怎么回事?

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在关内还没有陵墓,只有关外的三个祖陵,即福陵、昭陵、永陵。埋的分别是太祖、太宗和四个远祖,其中建造最早的是埋有四个远祖的永陵。

永陵建立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清朝,不过他们已经设立了守陵人的职业。主要是由爱新觉罗氏来担任,一直传到清朝入关之后,变成了守卫三个陵墓的工作。

他们平时的主要工作并不仅仅是看守陵墓,毕竟当时清政府地位在那里,也很少有哪个不开眼的贼会去盗墓。主要是负责另外两项工作——祭祀和运转。

因为古人认为祖先有灵,后世子孙希望能够得到祖先的保佑。于是在每年的特定季节,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祭祀。因此就需要有特殊人员提前准备,所以说规模最大的时候,清朝有3000多名守陵人。

清朝康熙年间,甚至还在永陵设置了总理衙门。而且官职设置合理,分工非常的明确,因此也保障了多次祭祖的工作。后来关内也有了陵墓,比如清东陵这些地区也多了守陵人的职业。

不过相对于关外的守陵人,关内的守陵人似乎只是把他们当成一种工作。因为关外的守陵人基本上都是世袭,对他们来说守陵是一种荣耀。即使没有工资,他们也都会一直做下去。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已彰显仁德,而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于前朝陵墓的修缮。试想,当朝都能对前朝皇家有仁爱之心,何况是百姓?所以这守陵人的工资自然就是当朝皇家发放的。但清朝灭亡之后,一个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之前的传统做法似乎进入了僵局。

而在清朝存在之时,当然守陵人的工资是由当朝发放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而清朝灭亡,属于一场不流血的灭亡,相反清朝皇家还是受到了一定的优厚待遇。

虽然溥仪等人被人赶出了紫禁城,但是民国政府却给了一个月400大洋的工资。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讲,溥仪的生活一点都不亚于今日的贵族,只是身份的转换,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变化。而这就能够解释得清楚,为何还有守陵人了。

民国政府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忌惮溥仪,毕竟身份也是特殊,而且溥仪的存在还能对当时的百姓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不至于失去了信念,引来百姓的暴动和社会动荡。所以,民国政府对于清朝皇陵自然也是颇为照拂,尽心尽力的做出保护,这守陵人也就继续存在,而工资自然就是民国政府发放了。

这是另一方面的原因,其他方面就是清朝在百姓心中留下的信仰了。

正如每个朝代灭亡之后,都会有一些有志之士想要推翻新朝光复旧朝。一般来说,这种事情几乎新朝前期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民众暴动。所以清朝自然也就不为过,百姓心目中的观念早已经根深蒂固,哪怕清朝被灭亡,仍然在百姓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溥仪被赶出皇宫之后,老百姓夹道痛哭流涕,甚至有些人发生暴动。这就是存在于百姓心目中的信仰,溥仪的倒台就是他们信仰的倒台。而光复旧朝,就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信念。

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不起眼的就是这守陵人。陵墓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颇为重要,相当于家族的基业。所以守陵守得就是这个,一部分原因他们可能觉得只要陵寝还在,那就代表基业还在,所以守陵他们是心甘情愿,工资方面根本不在计量之中。

其次古人的孝道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尽管清朝灭亡,但是爱新觉罗还在,溥仪还在。作为大清朝的最后一个帝王,溥仪本身就担负着保护好陵寝的责任,自然在这方面就会多加注意。不过念在当时溥仪还是一个孩子,可能这方面的照顾不够,但是总体来说应该还是有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守陵人,他们的工资都是由民国政府发放。不过相对于清朝没有灭亡之前,工资则是要少得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干这种工作。

后来他们为了生计,有一段时间给溥仪写过信,希望可以开发一部分的陵墓地,当然不是挖坟,就是在上面种地。再过分一点的,竟然监守自盗,倒卖陪葬品。

虽然不是非常珍贵的陪葬品,毕竟比较珍贵的都在里面,不过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再加上一些陪葬品外流,吸引了一大批的盗墓贼。到了孙殿英偷盗清东陵的时候,守陵人只有几十人。

据说如今竟然还有守陵人,不过也只剩下了几户人家。他们的工资没有人会给他们发放,支撑他们的也只不过是一种信念。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3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