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乾隆驾崩后,嘉庆的老师在灵前跟他叮嘱了什么?(图)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节选自《守成天子:喻大华评说嘉庆帝》,中国工人出版社


嘉庆四年(1799 年)正月下旬的一天,北京笼罩在漫天黄沙之中,在景山前街,禁卫军士兵拦住了一位老人。只见老人灰头土脸,一身孝服已经脏得看不出本色,显然经过长途跋涉。尽管老人一再自我介绍,但士兵还是半信半疑,不敢相信这就是嘉庆帝的师傅,应召进京的安徽巡抚朱珪。恰巧有内务府官员经过,一见立即请安施礼,于是,士兵换了副面孔,并赶紧向宫里通报。

俗话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如前所述,嘉庆帝差不多就是一个光杆皇帝,身边一个亲信也没有,太上皇驾崩的当天,嘉庆帝就急召正任安徽巡抚的朱珪回京任职,慌乱之中,连太上皇驾崩的事儿都忘了说了。但朱珪一看谕旨是用蓝色的笔写成,也猜到了八九不离十,马上扔下一切公务,带上两个随从,连夜从安庆乘船北上。

嘉庆帝与朱珪在太上皇的灵前相见,他拉着师傅的手,痛哭失声。嘉庆帝自小生长在深宫,皇族家庭礼法森严,尝不到多少骨肉亲情,长大又被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能接触到的人十分有限,所以,跟师傅的感情很深。按说皇上拉臣子的手是一个有悖礼法的举动,但嘉庆帝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几年来的彷徨、孤立、恐惧、无助的委屈瞬间爆发,大哭不止。

嘉庆帝挥泪把朱珪请到养心殿,师徒二人就新王朝的大政方针闭门密谈。随后,命朱珪负责南书房工作,管理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衔。什么是南书房?难道还有个“北书房”?没有,只有南书房,这是个内廷机构,南书房人员的职责是陪皇帝读书、讨论经史,也做顾问,能影响皇帝的决策,故入值者权力虽不一定很大但备受敬重。史书记载嘉庆帝对朱珪“时召独对,用人行政悉以咨之”。 可以说,朱珪是嘉庆初年对皇帝影响最大的人。

在此,有必要对朱珪作一交代。

朱珪是顺天大兴人,就是今天北京市大兴区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中进士,年仅十八岁,从此进入仕途,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 年),已经官至山西布政使了。

这年,乾隆帝特意把朱珪从山西调回北京,到上书房担任侍讲学士,后来又让他专门负责永琰的古文和古体诗的教学工作。此时的永琰已经被秘密立为皇太子,正是知识体系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永琰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大清江山社稷的前途,乾隆帝把这一重担交给朱珪,可见对朱珪的信任和器重。在乾隆皇帝看来,朱珪有两大优点:一个优点是学问好,另一个优点是人品好。

朱珪接到回京的调令,十分犯难,他为难什么?他愁没有路费。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因公回京旅费不能报销?清朝的时候,官员除了每年领取一次俸禄和养廉银——也就是廉政津贴以外,国家什么也不管,连衙门的办公经费都得自筹,筹不来就只能从自己的养廉银中开支。朱珪这个级别的官员每年的俸禄只有一百多两白银,此外,还有几千两养廉银,数目不算太小,但是,若想雇轿夫,对不起,自掏腰包;若想雇厨师,对不起,自掏腰包;若想请秘书,对不起,自掏腰包;若想招待宴请,送往迎来,对不起,自掏腰包。此外,遇到天灾人祸,官员们还要献献爱心,解囊捐款,办公经费不足,还得往里倒贴。所以,清朝官员搜刮民脂民膏总是理直气壮,而皇帝对官员的贪腐行为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珪不搜刮民脂民膏,所以穷得一贫如洗,如今要回京,苦于没有旅费,不得已,召来了阳曲县的县令,请他帮忙借二百两银子。

县令问明情况,十分吃惊,说二百两银子怎么够用?您总还得带点儿礼品吧,最起码也得带点儿核桃、大枣、小米、汾酒、老陈醋之类的山西特产,老师同学、上级下级,都送一点儿,面子上好看。

朱珪断然拒绝,表示就借二百两,多了我还不起。

县令更吃惊了,表示银子您尽管拿去用,无论如何,不敢谈“还”这个字。心里说,我送还送不上去呢,怎么敢指望你还?

朱珪说那不成了我向你索贿了吗?说完,写好借条,硬塞到了县令手中。

后来,朱珪从北京托人把银子捎回山西,阳曲县县令收到银子,立即交还了朱珪打的借条。这事记载在《朱文正公神道碑后记》之中,再结合朱珪一生的事迹,可谓千真万确。由此看来,乾隆帝选择朱珪教导太子,没看走眼。

永琰的太子身份是秘密的,他的公开身份不过是个普通的皇子,但凭着朱珪的洞察力,他能猜出来,永琰肯定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所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永琰的培育中去。

朱珪指导永琰作诗作文,教导他要“文以载道”,这个“道”当然是孔孟之道,所以,无论是作诗还是作文,首先立意必须正确。此外,诗文要作得好,光能体现儒家的“道”还远远不够,那样一来,不就成了空洞的说教了吗?所以,还要言之有物,把诗文写得生动充实。这就必须读史,从几千年的兴亡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朱珪从诗文入手,讲到历代得失,忠奸之辨,告诉永琰君子的特点、小人的特点,哪些事该做,哪些人可用,年轻的永琰逐渐开窍了。

转眼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乾隆帝派朱珪到福建做学政,主管一省的教育。临别之前,朱珪给永琰写下了“五箴”,要求他在五个方面加强修养:

(一)养心:加强精神修养,把自己锻炼成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的人;

(二)敬身:保养好身体,提醒年轻的永琰别沉迷于声色;

(三)勤业:勤奋学习;

(四)虚己:谦虚谨慎,无论何时,不能表现出盛气凌人的骄傲感;

(五)至诚:不矫揉造作,不耍小聪明,开诚布公,心怀坦荡。

试想,一个人要是能做到这五点,那他肯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这对永琰影响太大了,永琰把这五点要求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即使后来做了皇帝,还把它挂在墙上,每天对照反省,可见朱珪对永琰的影响之深。

朱珪在福建时间不长,仍回京任职。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朱珪被任命为安徽巡抚,终于成了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这年恰逢乾隆帝八十大寿,普天同庆,朱珪也是六十整寿,当然没人给他祝寿,但永琰给师傅写了一首诗,头两句说:“圣主八旬岁,鸿儒花甲年。”“ 鸿儒”指的就是朱珪,永琰把师傅和父亲并列,可见朱珪在他心目中地位之高。此后,朱珪一直在地方做官,师徒二人互通书信,据说,永琰保存的朱珪给他的信达一百三十多封。

在中国古代的官场,臣子的赏罚升迁由皇帝决定,下级的赏罚升迁由上级决定,所以,能不能得到皇帝、上司的好感就成了能不能做好官的关键。而怎样才能得到皇帝、上司的好感呢?各级官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朱珪的顶头上司是乾隆帝,按说只要做好本职工作,皇帝能不喜欢他?其实,事情不是如此简单。当时,各地督抚在工作之外,都挖空心思讨好皇帝。譬如,逢年过节,帝后生日,都献上大量的贡品。此外,因为乾隆帝是个收藏爱好者,地方官挖空心思搜集一些古董字画,只论贵贱,不管真假,贡给皇上。而且,为了保证自己的贡品能入皇上的法眼,免不了同时再给和珅一份儿厚礼,要不然,和珅不告诉皇上,送了也白送。

朱珪当然也想讨好皇帝,但他没有钱,别说真品,就是赝品都买不起。但朱珪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他有一个花钱不多、效果很大的好办法,既不用贿赂和珅,又能把乾隆帝哄得飘飘然。

什么办法?

众所周知,乾隆帝愿意附庸风雅,并且汉文化造诣也较高,写了很多诗文,发表了很多高论,有针对儒家经典的,也有针对中国历史的。朱珪把这些作品集中起来,加以注释,再写上序言、跋语,极力颂扬,然后装订成册,贡给乾隆帝。

按说这个活儿风险也不小,朱珪颂扬皇帝,颂扬不到点子上,或者颂扬的力度把握不准,就等于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朱珪注释皇帝的诗,万一注释错了,那乾隆帝可是制造文字狱的高手,这么说起来这不是玩命吗!

还别说,朱珪就有这个本事,乾隆帝看完朱珪编辑注释的自己的作品,感觉确实像朱珪颂扬的那样,真是太伟大了。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朱珪进呈了《御制说经古文》一书,在书后的跋语中,高度颂扬了乾隆帝在经学方面的造诣,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刊千古相承之误,宣群经未传之蕴,断千秋未定之案,开诸儒未解之惑。” 把这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可见朱珪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他说皇上改正了千古以来的以讹传讹,彰显了经典中从未被重视的精髓,判定了上千年来经学家怀疑但难以判定的疑案,回答了很多儒家学者解不开的迷惑。

据《清史列传》记载,乾隆皇帝阅后表示“颂皆过当”,然后话题一转,又说:“但历举朕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各大端,见诸设施者,与平日阐发经义,实有符合,语皆纪实,并非泛为谀词。”读者朋友会不会有疑问?乾隆帝先说朱珪歌颂得过了头了,又说他说的是大实话,不是阿谀奉承,这不矛盾吗?原来,皇帝被拍晕了。结果赏给朱珪笔墨等件,以示奖励。

此后,朱珪一鼓作气,又编了《御制论史古文》《御制纪实诗》《御制几余诗》等。每次乾隆帝看过之后,都是先谦虚一番,然后表扬朱珪,并赏给朱珪笔墨、扇子、荷包等小礼物,最后再将朱珪编的这些作品交付出版,广为散发。当然,乾隆帝不可能只赏给朱珪这些小玩意儿,一有机会自然要提拔朱珪,让朱珪署理两广总督,不久又打算将朱珪调入北京,晋升为大学士。

朱珪的崛起,引起了和珅的警惕。他知道,朱珪具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他得太上皇的赏识,加上他又是皇帝的师傅,如果进了朝廷,将危及自己的地位,必须设法阻挠。

和珅知道,朱珪最大的优势是他特殊的身份——皇帝的师傅,然而,他最大的要害也在于此。太上皇抓权不放,时刻提防大权旁落,皇帝嫌疑最大,想把朱珪牵连进来也很容易,所以,他打击朱珪就从这方面着手。

嘉庆元年,皇帝登基,朱珪上了一个《颂册》,向嘉庆帝表示祝贺。其实,这是例行公事,各省督抚都上了这样的颂册,但和珅偏偏拿着朱珪的颂册给太上皇看,话里话外说朱珪与嘉庆帝联合勾结云云。太上皇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朱珪颂册中有什么不妥,说:“陈善纳诲,师傅之职宜耳,非汝所知也。” 也就是说,你不懂,别跟着瞎搅和。和珅这个钉子碰得不轻。

和珅见从正面进攻无效,换了个角度。不久,太上皇想调朱珪来京,升任大学士,嘉庆帝写诗祝贺,和珅拿着这首诗给太上皇看,说嘉庆帝想拉拢师傅,使得太上皇改变主意,放弃提升朱珪的打算。此后,和珅又借机打击,结果朱珪连两广总督也做不成,仍调回安徽,继续做原来的安徽巡抚。

然而,世道轮回,沧海桑田,现在太上皇驾崩,和珅垮台,朱珪奉召来京,做了嘉庆帝的近臣。每天朱珪进宫,与嘉庆帝关起门密谈,谈了些什么,连军机大臣也不得而知。为了方便朱珪进宫,嘉庆帝让内务府在西华门外找了几间房子,赐给朱师傅居住。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