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祝允明等明代书法家学《黄庭经》是邯郸学步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庄子.秋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战国时候,有一个燕国人,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非常漂亮,于是他决定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是邯郸人走路的方法他没有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路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能爬着回到了燕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两句诗: 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后来有学者研究认为,邯郸学步应该不是指学普通的走路方式,而是当时邯郸流行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现代西方芭蕾舞的点着脚尖跳舞的舞步,非常优美,所谓学步指的就是学这种舞步。

今天提到这个成语的原因是启功先生在论及《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等小楷帖时,提到过这个成语,原诗是:

黄庭画赞惟糟粕,面目全非点画讹。希哲雅宜归匍匐,宛然七子学铙歌。

我们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黄庭,指《黄庭经》。画赞,指《东方朔画赞》。惟,只是。糟粕,本指造酒剩下的渣滓。这里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第二句,面目全非点画讹,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样子,点画错讹。《黄庭经》,《东方朔画赞》,《乐毅论》都是相传是王羲之书写,原是小楷精品,可为什么启功会这样说呢?在上面这首诗的解释里,启功老人说,这些作品本就是小楷,在摹刻之时,点画形态,时代久远之后已经很难看到毛笔原来的书写样子。再加上点画本来就细小,于是在刻写之时,刀刃就不容易回旋,这就导致精笔也刻画不深,细处更是刻的细如毛发。再加上岁月久远,不断的有人毡拓捶写,于是,石表磨失很严重,导致那些粗的笔画只存浅浅的凹陷,细的笔画已经完全变平,于是在加上蜡墨之后,就成了现在的拓本这样的笔笔相离的状态,比如,“入”字,可以成“八”,“十”字可以成“卜”。因此,启功老人认为这些小楷的摹刻已经没有多少书法价值了。

(祝允明小楷千字文)

第三句,希哲,指祝允明,字希哲。雅宜,指王宠字雅宜。两人都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他们和文徵明合称“吴中三大家”。归匍匐,即指开头说的邯郸学步的那个人,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回归的时候,只能爬着(匍匐)回去了。这里是说祝允明、王宠等人的字是邯郸学步。

(王宠书法)
第四句,宛然,完全像是。七子学铙歌,七子是指明代有前后“七子”,都是诗人,他们的诗大都沿袭模拟前代。《铙歌》指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将古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其中一类叫《鼓吹曲辞》,中收汉代《铙歌》若干首。这些诗“声辞相杂”,难以确解,但“七子”学诗作乐府时,专学这类作品,完全属于生搬硬套。

明代人已经很难见到六朝墨迹了,于是向传世流传的晋唐小楷法帖中寻找钟王书法,结果得出来的结果就是他们所书写的小楷周身关节,处处散脱,原因就是上述所列的年代久远的原因。于是启功老人说,每见祝允明等书法,就觉心中不舒服,像是看到葬师捡骨,然后以丝絮缀联,然后大致能看到人形的尸体。

(《启功论书法》原图及诗解81,图片来自互联网)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