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河南盗墓者有多厉害?被重金请到安徽当“墓师”,指导挖楚王墓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原题:盗寿县楚王墓(一)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民国年间,盗墓的原因五花八门。有一起由头是——救荒。这件事情,发于安徽省寿县境内。

有历史的地方肯定有宝,寿县就是这样;而有宝的地方,盗墓贼肯定就多,寿县也是这样。民国年间,安徽寿县一带发生了不少盗墓活动,除了本书说到的李品仙盗墓外,影响最大的一次,就是这次“救荒盗墓”。

图: 寿县地下文物丰富,图为寿县博物馆藏战国涡云纹青铜罍。有趣的是,如此宝物在进馆前没人知道是宝,农民一直放在院子里用它来喂鹅

●楚王及贵族墓葬区

寿县,古称寿春,境内文物资源丰富,地下宝物多。

最让民国盗墓贼感兴趣的,是境内分布广泛的楚文化遗址。楚人东徙,楚国最后一个都城便在寿县境内。楚王及其王室成员死后,均葬于寿春的东南远郊。这里东至大古堆集,西至瓦埠湖,南至庄墓桥,北至赖山集,在其百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古冢比较集中,是楚王及贵族墓葬区。

除了有名的李三古堆,附近还有“赵家古堆”、“斗笠古堆”,另有几个较大的古堆已陷入瓦埠湖中,一些中、小土冢大多已经夷为耕地……此即《越绝书》(卷二)所谓,“寿春东凫陵亢者,古诸侯王所葬也。”

图:寿县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图为寿县古城墙

寿县朱集乡(今属划属长丰县杨公镇)境内的“离散古堆”,当地人俗称李三古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考古报道中多称“李三孤堆”。在李三古堆东北约5公里处有“大古堆”,其封土比原来的李三古堆还要高大;在李三古堆西北约5公里有“小古堆”。

李三古堆——大古堆——小古堆,这三座墓分别坐落在一个巨大的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上,这是楚人的一种葬俗,还是无意中形成的“葬三角”,目前考古、民俗专家仍未揭开其中谜团。

顺便说一下,有人认为其中的一堆是袁氏孤堆,墓主是东汉末年,公元197年在寿春称帝袁术。袁术打败了雄踞徐州的吕布后,又曹操击败,退到潜山。公元199年,袁术死葬于寿春东郊。

图:寿县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图为寿县古城门

经权威学者郭沫若考证,“葬三角”中的李三古堆,就是楚幽王熊悍的墓葬,距离寿县有25公里,在朱家集东南约1.5公里远的地方。此古墓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被军阀李品仙彻底盗毁(详见《民国盗墓史·内幕卷》相关章节),但李并不是首盗。

●国民党联保主任打起盗墓的主意

早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便让本地人盗挖过一次,这就是寿县民国年间民间发生的“救荒”盗墓活动。

当时,寿县一带发生了严重的灾荒,1931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水灾,寿县一带灾情尤重;1932年接连又发生旱灾,大量灾民饥寒交迫,背井离乡。时朱家集国民党联保主任及伪保长,便打起了古墓的主意,认为李三古堆决不是一个寻常的古堆,其中必定埋有古物,主张将那古堆开挖看看。民国文物市场当时已兴起,“古董值钱”大家都知道。如果挖出古物卖得了钱,即作为“救灾”之用。

图:民国灾荒景象

“救灾”怎么会想起挖李三大理石古堆?原当地农民在兴修水利、犁田耙地时每每也会发现古墓,会有零星古物出土。最大的一次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当地农民在古堆附近农田犁田耙地时,发现不少鼎、壶、簋、镐等青铜器,还有带钩、镜、车马饰具等,被古董上收走后,获利甚丰。

据民国学者李景聃《寿县楚墓调查报告》,民国二十二年盗李三古堆的领头人有两人,分别叫朱鸿初、庞子平。参加挖掘的人共计168名,都是当地的农民。

从当年农历3月19日开始,共挖了92天。挖到阴历5月22日,开始现宝,出土青铜器物。接着,越挖越多,除了大批青铜器,还有其它零星石器,据说不下4000多件,大的青铜器每件重达数百斤。

图:寿县出土青铜车件

值得注意的是,还挖出了斧、铲、锯、凿等数十件工具,推测是当年筑墓、做椁时的工匠的遗物,而不可能是随葬品;也不会是盗墓工具,因为四周不见盗洞。

●资深“墓师”指导盗墓

民国二十二年的盗墓活动,还重金请来盗墓高人的,进行现场技点指导。以确保盗墓成功。

这盗墓高人是三位河南籍资深“墓师”。墓师一番观察后,确认这是一座古墓,在东北、西北两边各有一条墓道,底宽丈余。根据墓师意见,先从堆的四面开挖,找出墓壁,继而寻出墓道,果然盗掘成功。

据当参与挖掘的农民对民国学者李景聃讲述,挖开后看到——

“坑内中间为一大木堆,东西长一丈二三尺,南北宽约六七尺,均系四棱大木密密排比,现出者已深八尺,尚未及底,或有撺,或无撺,木缝排比极紧严,取出不易,仅去其三,一面黑漆具花纹,一面红漆之木板,即系夹于两大木间者。木堆西南、西北两角包以锡块,四面周以木头分间,式同箱笼,大小相差甚微,长与木堆相仿,宽度仅及其半,盖已腐朽,底部全系大木平铺,间隔不过二指,从木缝下探有黑泥,其下似仍为大木,南面箱子贰个,平列并有口门,内藏铜缸、铜锅等件。西面箱子贰个,亦系平列,石牛八座及其他石器多贮其中。东面箱子贰个非并列,略向南北错开,贴近木堆之箱古物最多,大部铜器所自出。其东者遗物未全取出,大体铜器已现形,惜被虚土坍压;兼以禁令再掘?出土古物又须悉数呈缴,工人遂听其埋藏无意取出。北面箱子木墙毕现,未见遗物,似贮存衣服等类易腐物件,亦未到底。”

图:现代墓师现场作法场景

寿县出土了大量古物,据说有4000多件。此消息很快让上海、北平的古董商获番,纷纷来到了寿县收宝。寿县的盗宝活动因此越传越远,越传越厉害,在国内外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包括《北平晨报》在内,一时“报章竞载,寰海喧腾”。

迫于舆论压力,地方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追缴所盗文物,并以“安徽省政府”的名义,明令禁止继续开掘,封闭掘开的墓室洞口,此次盗掘 方被制止。因而,墓未完全掘尽,墓内遗物没有全部取出。

虽然盗墓被制止了,但李三古堆下面还有宝物一事,弄得四乡八邻人都知道了,盗墓贼自然更是不会忘记。接下来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李三古堆又被盗掘,挖出文物数百件,著名的“曾姬无䘏壶”,推测就是第二次盗墓事件中,从楚王墓中出土的。但是,这一次也没有挖到楚王的棺材。

图:2006年发现的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棺椁出土现场

图:棺椁内随葬的铜器已暴露

这才给军阀李品仙盗墓留下的机会,这便是李三古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被盗了,挖到楚王的棺材。

如今,李三古堆已荡然无存,被盗墓贼挖成了一处深水塘,四周是一片开阔地。但埋在附近地下的已知未知古墓,盗墓贼依然惦记着,至今仍不时出现盗墓影,曝出盗贩文物大案!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nifangliu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11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