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桂军老兵刘维楷:从淞沪战场成长的英雄团长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老兵档案:刘维楷<br/> 1907年6月30日出生于广西桂林临桂县<br/> 1926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五期,次年毕业后,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br/> 1937年随广西第7军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先后任第171师1022团中校团附、代理团长<br/> 1937年—1944年转战全国各地抗战,先后担任过188师少将副参谋长、副师长<br/> 1945年升任第56军172师少将师长<br/> 1949年在桂林起义,随后回南宁生活至今<br/> 意外的惊喜<br/> 淞沪抗战已经70年过去了,经历过那场艰苦战役的老兵们大多数已先后作古。就是健在的老兵,也都是垂暮之年,分散在全国的各个角落。为了永远保存这些抗战老兵们对淞沪抗战的真实回忆,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至今还健在的老兵们的信息。<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C/5F/9C5F6269B8F4F1EA4D38D081FF35DA78.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火药味,让人有些紧张得喘不过气来。”<br/> “到了阵地没多久,团长颜僧武就到前线指挥部开会,接受新的命令去了。一回阵地,他就让我召集全团军官开会,传达了上级命令,要我们立即赶到绿杨桥,接替胡宗南的第1军防务。当天晚上,全团急行军,趁着夜幕掩护赶到了防御阵地。但不知哪里出了问题,第1军还没等到我们接防部队赶到,就先行撤退了。没有了友军的帮助,我们只能根据地图标出的驻防位置去接防。”<br/> 作为一个团级军官,刘老谈起军事来,思路很是清晰:<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9/59/B9594671B03A5CBDCA6F9C0682DCEE46.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担当主力的便是刘老所在广西部队第7军和第48军。<br/> 蒋介石于10月11日下令,由这两支部队组成第21集团军赶赴淞沪战场,各师团也先后在10月14—17日进入预定阵地。反攻原定于10月19日展开,后由于部队需要休整,便改为10月21日发动。<br/> 刘老所在的1022团,在到达绿杨桥后的几天休整时间内,为了备战,就开始在阵地上忙乎起来。<br/> “到达阵地后的第二天早上,我和团长一起勘察了战斗地形。想赶在战斗前先构筑工事,事先做好了准备,那打起仗来,我们的优势也就大一些。”<br/> “我军战斗的地点在绿杨桥一带,而这一带又以平坦开阔地形为主,沟渠纵横,杂乱无章,不仅难以防守,还影响到各个部队间的通讯和联络。如果要构筑工事的话,只能挖立射散兵壕,要是想加强工事而挖深散兵壕的话,那壕底就会冒出地下水,只能加高胸墙,以弥补工事的缺陷,不过构筑得太高,又容易暴露目标,反而又坏了事。”<br/> “所以我和团长在看过战斗地形后,就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果要加强防御工事的话,只有在挖立射兵壕的同时,在阵地前还多挖些防步兵外壕,另外布置一些陷阱、设置鹿砦防日军坦克等手段以阻缓日军的进攻。’”<br/> 颜僧武团长采纳了刘维楷的意见,构筑好了工事。在大战即将来临的几天里,全团上下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痛击敌人。<br/> “在这几天备战的日子里,还曾闹出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来。”刘老缓和了一下语气,笑着和我们聊起那个有关他的笑话来。<br/> “那天(具体时间老人记不清了),我和团长汇报说去邻近团指挥所联系友军,不过因为地形比较复杂,又是第一次来上海,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又没什么参照物,地图也没带,在回来的路上,走了没多久就迷路了。凭着自己的经验,花了好大工夫,直到半夜才摸回自己的阵地。”<br/> “刘老,你心里就不怕啊,万一遇上敌人怎么办?”<br/> 老人笑眯眯地瞄了我们一眼,“这个时候你越是急,越是找不到回去的路,越是急的时候越是要冷静。”<br/> “等我回到团里时,才知道团部早就闹翻了天。”老人不好意思地笑着。<br/> 原来团长见刘维楷去了老半天,也不见个人影,怕出事,派了几个士兵到处找,但都没消息,这仗还没打起来,自己就失去了一名左臂右膀,损失不可谓不大啊,团长这边急得团团转,以为刘老在路上被敌人发现,已经阵亡了呢,直到刘维楷回到了团部,大家才松了口气。<br/> 10月21日清晨四五点,日军按捺不住,首先发动了进攻,战斗打响了。<br/>[page] <br/> 凡是有后退的,都给我毙了<br/> “正如我们之前预料的,日军先是用飞机侦察,然后通过放气球来指示炮兵炮击的准确目标,飞机也协同炮兵投掷炸弹,猛烈地向我军洛阳桥阵地轰炸,以掩护随后来的步兵进攻。那时我们团按照原先计划好的作战方案,命令全团作好战斗准备。当时第1营、第2营为第一线部队,1营在右,2营在左,3营作为预备队。在日军飞机、大炮连续轰炸、炮击阵地的时候,我军隐蔽在事先挖好的战壕工事内,当日军步兵手里端着枪,冲到我军阵地射击范围内时,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顿时把几天来没处发泄的怒火,通过子弹如暴雨一般向日寇飞泻而去,猛烈地射击敌人。”<br/> 老人说着似乎还不过瘾,还摆了几下手势。<br/> “这是日军一贯的攻击手段,我们针对他们的攻击方式,研究出了对策。”刘老对日军单一的攻击手段显得有些不屑一顾。<br/> “那时候日军的几架飞机一直在我方阵地上空轰炸、扫射,看着挺讨厌的。于是由第3营派出几个班,用轻机枪按照我们在备战时训练的方法,向低空飞行的敌机猛烈射击,原本只是一个警示作用,毕竟我们的迫击炮也少得可怜,只有几门,轻机枪的威胁对于飞机来说太小了,没想到还真把他们给吓跑了。”<br/> “部队在备战时,所做的夜间作战训练在这里终于派上了用场。”<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2A/D7/2AD77A4EA4D1048C45CD6CDBDF88B85A.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杨俊昌命令其所属部队当晚8点撤退,向嘉定集结。刘维楷回到团指挥所后,立即部署撤退的准备工作。<br/> “我回到团里后,立即下令在晚上8时撤退,为了不让日军发现,在撤退前下令全团官兵向敌人开枪,制造进攻的假象,并且留下了少数的守军留在阵地上掩护撤退,所有部队先于团指挥所集结后,开始悄悄撤退。”<br/> 刘维楷所在的团从一线撤到后方,稍作整理后,便根据命令,继续向嘉定方向行进。到达嘉定后,立即进行了整编。<br/> “整编时才知道,原本我们团1500多人,经过这几天仗一打,阵亡了近三分之一,伤的有三分之一,只剩下这么500多人了。”<br/> “到达嘉定后不久,我们就从嘉定转移到常熟,又从常熟转移到无锡,沿太湖向浙江撤退,最后到了安徽整编并补充兵源。”<br/> 到此,刘维楷淞沪抗战的亲身经历告一段落。尔后,他又踏上了新的抗战征程。<br/>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8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