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南京方山陆军装甲兵团:中国机械化部队的摇篮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装甲部队及其战术在世界强国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欧洲更是如此,尽管当时日本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军队来说还是十分强大的,这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前的长城抗战中就表现了出来——日军机械化部队给中国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正如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后来,曾亲自参加过长城抗战并被誉为“国军装甲兵之父”的徐庭瑶将军对蒋介石说:“装甲部队在当今各个列强中均得到了重大发展,并且在现代战争中将发挥巨大作用,而中国也应大力发展装甲部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蒋介石听后也表示赞同,并决心建立装甲部队。<br/>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连民用汽车都无法生产,更无从奢谈制造装甲车辆了,因此,只能通过进口国外装甲车辆来建立装甲部队,事实上,早在1929年,中国就进口了18辆英国“卡登-洛伊德”(Carden-Loyd)超轻型坦克。该战车战斗全重1吨半,乘员2人,装有1挺“维克斯”7.9mm机枪。后来它们被编成交通兵第2团战车队,1934年11月,国民政府从英国购买了32辆维克斯轻型坦克(其中16辆为水陆坦克),并将其与原战车队合并为战车营,1937年初春,又从德国购买了17辆I号A型坦克及12辆sdkfz 221轮式装甲车,它们均被编入战车营,5月,战车营正式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装甲兵团,团长为杜聿明将军,此时,距全面抗战爆发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当时装甲兵团的序列为:<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A1/DC/A1DCDDF4F280A97CE486C347BF5A850C.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南京方山陆军装甲兵团:中国机械化部队的摇篮"/><br/>12月7日,战车营第3连2,3排配合36师一团将南京外围大湖山地区兴隆镇一带日军围歼后,第二天,战车连全部撤入南京城内,12月10日,战车连第3排5辆坦克配合教导总队一营消灭掉了突入光华门的日军,并堵住了突破口,然而,随着12月12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将军下令南京守军撤退后,战车第3连也随着其他部队开始混乱的撤退,几经周折最后抵达下关码头,当时情形十分混乱,只找到四只木拖船将战车装上,但还是向36师一个营长借到一艘小火轮将剩余12辆坦克装上后准备度过江北,正在拖着木船过江之际,突然又有一只小火轮追来,不准这只小火轮运送战车渡江。双方经过激烈争执,因小火轮上第三十六师的官兵较多,强迫将绳索砍断。载运战车的木船既无舵又无桨,不能掌握方向,只有听任江水冲击,顺流而下。有的木船在沙滩上搁浅,有的一直冲到江阴附近,官兵才只身脱险逃回。这使得12辆1号坦克白白地断送了。至此,陆军装甲兵团的战斗已全部结束。<br/>事实上,装甲兵团在凇沪,南京的作战之所以使坦克蒙受较大的损失,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步坦协同及坦克战术错误导致,由于当时中国军队普遍缺乏步坦协同战术(其实中国军队几乎就没有坦克),导致步兵很容易被敌火阻隔,使得坦克单独作战,而装甲兵团自身没有配属配合坦克作战的步兵,因此由于缺乏步兵的配合,坦克在巷战中变的十分容易受敌方步兵的攻击,比如在巷战中,躲在废墟和障碍物后的反坦克小组往往打的坦克措手不及,但步兵就能帮助坦克清除这些抵抗。另外,在杨树浦的作战中,由于步兵的掉队使得坦克不得不停在街道上等待步兵,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坦克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机动性,而丧失了这一点,它就只是敌人的活靶子而已,另外,在狭窄的街道上,坦克引导步兵跟进是十分困难的,由于坦克十分不便在狭窄地带作战,这不但使坦克难以发挥火力,而且使步兵也无法坦克,这时则应使用坦克支援步兵进攻战术,即以步兵为主(在前),坦克在后以超越己方射击方式支援步兵,这样则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坦克火力和步兵的掩护。当然,在南京的作战还存在着1号坦克火力太弱,对坚固障碍后的敌军难以有效清除的武器问题。<br/>不过,中国装甲兵的历史只是刚刚开始而已,1938年初,国民政府向苏联订购的T-26轻型坦克82辆(安装45毫米炮)和意大利的菲亚特CV-33轻型坦克94辆(仅装备两联装8毫米菲亚特M35机枪或贝雷塔M38机枪)抵达湖南湘潭,并与原装甲兵团剩余部队在此合并扩编为著名的200师,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第200师是当时世界上第4个装甲师。<br/>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83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