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战英烈郭征:在保卫晋察冀边区战斗中牺牲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郭征,又名郭辉勉,1914年生于江西省泰和县冠朝乡楼居村一个贫农家庭。他9岁进私塾,一年后转入墩睦小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省泰和县的农民运动和革命武装斗争风起云涌。郭征的父亲郭尚球曾担任沙村区大冈乡中共支部书记。少年时代的郭征在父亲的教育下,参加了儿童团,拿起梭镖站岗放哨。在家庭和本县革命先驱萧拔群老师的支持下,他于1930年7月和村里10余名青少年一起,参加了红军,并被送到赣西南红军学校学习。从此,他开始了艰苦的革命军旅生涯。<br/>这年10月,红军攻克吉安城后,郭征到红十二军司令部当传令兵,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他先后调到红九军团第七团和军团司令部任侦察通讯科参谋。在反“围剿”的战斗中,他所负责的电台和收发的文件,从没有出过差错。尽管当时通讯设备极为简陋,他还是想尽办法,采用小旗代替石灰作路标,深山密林里用吹口哨、学鸟叫等方法进行联络,出色地完成了部队的通讯联络任务,受到了军团长罗炳辉的表扬。<br/>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红九军团奉命掩护主力红军突围。在紧张频繁的作战中,郭征奉命带领侦察、通讯、工兵分队走在部队最前头,为部队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保障通讯联络。12月,红九军团日夜兼程到达湘江东岸,无情的江水横在前进部队的面前。时间紧迫,又无船无器材保障,怎么办?郭征望着波涛翻滚的江面,二话没说,率领熟悉水性的六名战士,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里,一面测试水深和流速,一面组织战士游到对岸,用绳子把不会泅水的战友拉了过去。当他送走最后一批部队过江返回军团部时,已是次日凌晨一点多钟了。他整整奋战了12个小时,还没吃上饭。<br/>遵义会议后,红九军团在四川天全整编为红三十二军,继续北上,郭征升任侦察通讯科科长。在一次战斗中,红三十二军与敌人在阵地前沿展开了白刃战。由于敌众我寡,红军一部被围困,军部即命令作战科长曹达兴带领侦察连前往援救。曹达兴中途不幸中弹牺牲。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和抬回曹达兴的遗体,郭征奉命率领警卫连火速增援。在他的指挥下,侦察连和警卫连密切协同,并肩作战,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厮杀拚搏,使被困部队脱离了险境,抢抬回了曹达兴的遗体。这一仗,由于他身先士卒,指挥果断,为战斗取胜起了重大作用,受到了刘伯承、罗炳辉首长的赞扬,立了大功。<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61/80/6180C4F644BBE91E35FDBF83952B3B62.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抗战英烈郭征:在保卫晋察冀边区战斗中牺牲"/>在冀中抗日根据地第五次反围攻的战斗中,郭征等旅领导率领部队与友邻部队密切配合,以“盘旋式的打圈子”战术,使敌人连连扑空,粉碎了日军的围攻。1939年4月22日,第一二○师在河间东北的大朱村召开庆祝反五次围攻胜利大会,贺龙师长正在台上讲话时,侦察人员报告说,河间县城日军第二十七师团第三联队第二大队800余人,伪军约600余人正向我开进。贺师长听后笑着说:“好吧,敌人送上门来,我们就打。”接着,庆祝会变成了战前动员大会。<br/>23日上午9时许,日军开始炮击河间县齐会村,随后步兵发起进攻,将八路军第七一六团第三营包围在村内。郭征亲临前线,指挥所辖七一五团一部突入齐会村,与外面担负反包围任务的部队一起,对敌人实施夹击。日军遭受沉重的打击,并不甘心失败,疯狂地向大、小朱村发射毒气弹,企图向南突围。八路军英勇向敌反击。翌日拂晓,日军退至南留路、找子营之间的树林坟地中,继续负隅顽抗,等待援兵。郭征率领所属部队与友邻部队协同作战,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战斗打得异常激烈。25日,在我军沉重的打击下,日军大部被歼,只有80余人乘着黄昏夜暗、风沙骤起之机逃回河间县城。是役,歼敌700余人,取得齐会村战斗的重大胜利,创造了平原歼灭战的成功范例。战后,贺龙师长对师政治部主任甘泗淇说:“要给郭征这个江西伢子记功。”<br/>战后,郭征站在黄土坡上,望着遍野横竖躺倒的敌人尸体,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他指着脚下的日军尸体,对身旁的指战员们感慨地说:“为谁辛苦为谁忙,为谁卖命为谁亡,这就是侵略者的可悲下场呀!”<br/>战火硝烟消散,一切又恢复了原有的平静,一首轻快婉转的乐曲,划破寂寞的夜空,显得格外清晰动人。郭征双腿盘坐在地上,吹奏起他那把心爱的口琴,围坐在身旁的战士静静地听着,似乎战场的疲劳已消失,一切都是那么轻松、舒畅。他在冀中参加和指挥大小战斗116次,每打一场胜仗,总喜欢用口琴吹上几首乐曲,松驰一下紧张的情绪,表达内心的欢乐。<br/>8月上旬,第一二○师由冀中向晋察冀边区北岳山区转移。9月,主力进至河北省行唐县西北头口镇、程家庄等地整训待命。25日上午,驻石家庄和正太铁路沿线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第三十一大队,以及灵寿、正定等四县伪军共1500余人,由灵寿出动,采取“牛刀子战术”奔袭晋察冀边区南部重镇陈庄,企图趁八路军立足未稳,与八路军主力决战。晋察冀军区和一二○师首长决心以少数兵力牵制敌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运动之敌。27日,敌占领陈庄。郭征和独立第一旅政委朱辉照、副旅长王尚荣等,带领旅主力部队隐蔽集结于冯沟里地段。28日,敌焚毁陈庄后向东撤退,全部进至冯沟里、破门口等八路军伏机地域,郭征在旅前沿指挥所里指挥第二团顽强阻击,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六次攻击,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行动,使友邻各部队完成了对敌人的四面包围。黄昏时分,八路军各部队开始对敌人发起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将敌分割包围于冯沟里、破门口两个村内。夜里,敌残部抢占了鲁柏山两侧的高地,企图拼死突围,但在八路军强大的攻势下,终未得逞。<br/>战斗进行到29日黄昏,被围困的敌人大部被歼灭。独立第一旅正面只剩下被200余敌人占据的最后一个高地。为了迅速解决战斗,郭征站在仅距敌300多米的前沿阵地上,指挥着部队向敌人发起最后的猛烈进攻。他拿起挂在胸前的望远镜不断地观察着前方情况,脸上渐渐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激动地朝冲击的战士们大声喊着:“我们就要胜利了,同志们,冲啊!”然而就在这即将胜利的时刻,从敌阵地打来一排子弹,击中了他的胸部和头部,战士们把他抬下阵地。战斗进行到30日下午,共歼敌1100余人,取得了山区歼灭战的重大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br/>郭征被抬到前方包扎所,由于伤势过重,不幸牺牲。他走完了短暂而壮丽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实现了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誓言。<br/>战后,第一二○师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和独立第一旅的广大指战员们,在行唐县秦台乡秦台村西南山坡上,为郭征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战友们给他穿上一套崭新的军服,将他平时心爱的口琴、钢笔等遗物放在棺木内遗体旁,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涌着热泪,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为他的棺材培土下葬,竖立墓碑。<br/>他过早地走了,但他留在石碑上的英名,却彪炳史册,千古流芳。<br/>1983年9月,郭征烈士的骨灰迁回家乡江西省泰和县,安放在县革命烈士纪念馆灵堂内。魂归故里,情系大江南北,他的革命业绩和名字,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br/>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83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