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将领,噩耗传来,彭老总痛不欲生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1966年4月,彭德怀元帅被派往四川成都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当他乘车驶入富顺县境内时,看着远处的沱江蜿蜒向前,奔流不息,不由得吩咐停车,下车眺望,感慨万分地说:“三十多年前,我的一位亲密战友,就是富顺人。可惜他早早就在长征途中牺牲了!”

彭德怀所说的人,乃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红军高级将领邓萍。

邓萍这个名字,今天知道的人恐怕不是很多。

邓萍和彭德怀相识,可以追溯到1927年。

那一年,邓萍19岁,刚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受党组织的派遣,前往国民革命军湖南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做兵运工作。

行前,组织向邓萍详细介绍了第五师第一团的情况: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名叫彭德怀,时年30岁,贫苦农民出身,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在北伐时期,受共产党员段德昌的启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四一二”、“七一五”之后白色恐怖下的革命低潮时期,曾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行的目的,就是进入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充当彭德怀与党组织之间的纽带,代表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彭德怀,促使独立第五师第一团早日起义,成为一支革命生力军。

邓萍擅长书画,以文学青年的身份投入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得到彭德怀的赏识,在团部当文书。

过了一段时间,彭德怀才从南华安特委那儿知道邓萍的真实身份,当时就高兴坏了,对这个比自己小近十岁小青年刮目相看,视之为党的化身。

1928年春,南华安特委派人秘密通知邓萍,中共湖南省委已批准彭德怀入党。

邓萍于是精心地为彭德怀安排了一个庄重入党宣誓仪式:他亲自绘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给彭德怀准备好了笔挺的呢军服、高筒马靴,武装带,兼一双白手套。

彭德怀入党的晚上,邓萍叮嘱说:只要是上级来人,一律先由自己出面接见,确保安全后,再向彭德怀引见,以避免团长暴露身份,增添危险。

就这一句话,彭德怀感动不已,毕生难忘。

1928年7月17日晚,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来到平江,向彭德怀、邓萍反映,为适应武装斗争的需要,必须尽快举行起义,时间就定在7月22日上午10时。

18日夜,三人研究了起义的军事部署,邓萍指着军事地图说:“平江县城内只有警察局和民团部分兵力,不足为虑,但出县城100公里,驻有敌人正规军一个团,对起义威胁严重。因此,起义前一定要派小股部队占领电报局,截断电报、电话,避免敌人向外面呼救。此外,还要在离城30公里援敌必经之路埋伏一个营的兵力,工兵连还必须在援敌必经的两座大桥上预埋好炸药,保证断绝敌人外援之路,确保城里举事成功。”

听完邓萍的缜密细致的安排,彭德怀连连赞道:“邓萍同志真不愧是黄埔出身,比我这个讲武堂出来的丘八强多了!”

22日上午,平江如期举行,只用一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解决干净了城内的反动武装。

平江起义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又一次轰轰烈烈武装起义,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给处在艰苦斗争中的革命人民以有力的鼓舞。

按照省委的指示,起义后,彭德怀等人以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邓萍任参谋长。同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五军委员会。邓萍任书记。

为了避敌主力的打击,红五军大部由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率领与井冈山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会合;剩下兵力由黄公路率领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坚持斗争。

红五军主力同红四军会师后,湘赣两省敌军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进剿”。

井冈山粮乏兵微,红军只能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与敌人周旋,其中,彭德怀、邓萍率领红五军守井冈山,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出击赣南,跳到外线打击敌人,希冀并将“进剿”的部分敌军引走,以减轻守山压力。

可是,敌人来势太猛了,红四军下山还不到三天,敌人10个团重兵就恶狠狠地扑上了井冈山。

来敌实在太强大,红五军只有两千多人,强守显然不现实,因此,邓萍倡议提前突围。

邓萍的突围部署是:集中优势兵力在湘敌、赣敌结合部出击,出其不意,杀出一条血路。在此过程中,前沿各部都不要与敌脱离接触,必须想法粘住他们,暗中抽出大兵力,参加突围恶战。

邓萍说:“我负责带领特务连、机枪连、迫击炮连充突围尖刀,一团、七团分作左右翼,军长带四团殿后保护。”

彭德怀听邓萍要挑起打前锋的重担,连连摆手:“不妥!不妥!要论充当尖刀、打前锋,你没有我合适。”

邓萍坚决地说:“你是一军之长,责任重大,红五军的发展,还要靠你。还有那么多的伤病员和家属需要保护,这是朱、毛首长临下山时交给你的重任啊!军情紧急,不要争论了。”

一场恶战过后,全军终于突围,急奔赣南,与红四军联络。可是沿途遭到敌人层层的堵截,等进至到于都时,部队仅余500余人,邓萍也负了重伤,被迫留在当地养伤。

三个月后,痊愈了的邓萍归队,彭德怀惊喜若狂,紧紧地拥抱着他,激动万分地说:“我断了的翅膀又重新长上了!”

1930年6月10日前后,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红五军成立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彭德怀任总指挥,年仅22岁的邓萍任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

彭、邓萍两人继续携手并肩,率部参加了多次著名战役。

其中,最惊艳的战役是攻取长沙之战。

该战,红三军团控制了长沙全城,邓萍还率第五军一部追击逃敌至易家湾。

长沙战役是红军在10年土地革命战争中一度攻占的惟一省城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震惊了国内外。

此外,邓萍还率领红五军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第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期间,邓萍和红八军军长何长工一起创办了红军学校(当时定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邓萍本人出任训练部部长。

对于这个红军学校,毛泽东是寄予了深切愿望的,他对邓萍、何长工说:北伐时期有个黄埔,我们现在要办一个“红埔”,新旧军阀都懂得有权必有军,有军必治校这个道理。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虽有人民的支持和参加,但为战胜敌人,也需要办校、治军、学习战略战术,培养自己的建军人才。

在五次反“围剿”斗争中,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实行了“左倾”战略指导,竭力推行冒险主义的“进攻路线”,使得红军虽然予敌以很大杀伤,但自身损失也很大。

1934年4月,敌人以强大火力向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发起猛烈进攻。

形式严峻。

中革军委的战略对策是:以硬碰硬。严令红三军团防守广昌,“不许放进一个敌人,违者军法从事。”

彭德怀向李德、博古进言:“敌人有七个师的重兵和飞机大炮,火力凶猛。而我们才一万二千人,死守是守不住的,搞不好要全军覆没。目前只能采用机动防御的战术,用少量兵力在正面吸引敌军,主力从侧翼出击,才有可能以弱制强。”

彭德怀还拿出了邓萍头天晚上连夜绘制的《广昌机动防御首长决心图》给他们看,根据地图书馆表述自己的战略意图。

李德不以为然地瞟了两眼,轻描淡写地讥笑说:“这是一张错误百出的拙劣地图,竟然出自黄埔军校毕业生的手,太不可思议了。”

听到李德这样侮辱邓萍,彭德怀勃然大怒,厉声说:“三军团能够从平江起义时的两千多人发展到今天的一万多人,这里面都是邓萍同志的功劳!他的军事才华,不是你李德可以评头论足的!”

李德听了,气急败坏地吼叫道:“你们必须执行中革委的命令,不得有丝毫改动。否则,后果自负!”

就在这样的错误路线的指挥下,广昌保卫战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长征。

1935年10月21日晚,邓萍协助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担任左翼护卫,掩护着庞杂的中央机关强渡湘江。

在“湘江血战”中,红三军团遭受了重大损失,下属红六师参谋长杜中美和红十团团长沈述清阵亡。

渡过湘江后,为避开敌军锋芒,部队转入贵州境。

1935年1月9日,红军占领遵义,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从19日开始,红军各部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开始“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后的2月23日,中革军委电令红三军团必须在2月月底前重占遵义,以调动敌人南返。

24日,彭德怀、邓萍率部队从川南急行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通往遵义的要隘——娄山关。

27日上午,红三军团进抵遵义城下。

当日下午,邓萍找来了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蓝国清,一同冒着连绵的阴雨和料峭的寒风隐蔽在遵义城下茂密的草丛中察看敌情,研究攻城方案。

在这次察看敌情行动中,邓萍被敌人的冷弹击中头部,当场牺牲,是年27岁。

关于邓萍牺牲的详细过程,张爱萍在1936年(距邓萍牺牲只一年)写的文章《第二次占领遵义》是这样写的:(在邓萍与张爱萍等人正在潜伏侦察时)三营一个小通讯员跑来向张爱萍报告:“报告政治委员,营长说,‘是两堵城墙,我们三营爬进去了一连多人,又出来了。’”“你是谁?”邓萍首先这样的问。“嗨,我是三营通讯员咯。”“告诉你们营长,队伍不要撤回来,把这信带去就行了。”蓝国清补充说,“准备今晚上爬城啊。”通讯员藏好了信,行了个军礼,飞跑去了。城墙垛子里的敌人看见这个通讯员暴露地飞跑着,“砰!砰!砰!”不住地乱放他那“九响棒棒”(一种步枪,俗称九响枪)。邓、张、蓝他们三个还是匍匐在那土墩上继续进行他们的工作。“咦!”他们三个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枪打到这里来了!”蓝国清还加上了一句:“你瞄准些个,你妈的!”“唉……哟!”邓萍同志忽然倒下去了。

彭德怀初闻噩耗,痛不欲生。

1979年6月,遵义会议纪念馆研究员费侃如在北京访问了张爱萍,谈到邓萍牺牲这一段,张爱萍眼眶湿润了,说,当时他向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报告邓萍牺牲的情况时,彭德怀在电话里便骂开了,说你们这些猪狗养的,都给我去死光好了。其实他知道,彭德怀只有在悲愤至极时才会骂人。透过这无遮无挡的家乡“国骂”,他深切地感受到军团长的心,是在为红军失去栋梁之才而滴血,也是怕他们再去冒类似的危险。张爱萍还说,事后,彭德怀对他说的一句话,他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革命的路还长,你们都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啊!”

邓萍牺牲的当晚,张爱萍曾写下挽诗:

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烟。

‘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如今,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里安放着一座花岗岩雕刻的雕像,雕的是两个相拥在一起的红军指挥员,其所表现的就是当年张爱萍怀抱着牺牲的战友邓萍的情景。

雕像基座上的题字“邓萍同志千古”,也是张爱萍的笔迹。

2009年9月14日,邓萍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40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