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他一人二败整个日本陆军,军校没办好便饮弹自戗,死后尸身不朽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气高骨硬蒋百里将军侧记

蒋百里将军,名方震,字百里,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为兴登堡器重,用个副官都叫蒋纬国少尉。

说起来,在中国近代史上,蒋百里,是一个忽隐忽现的名字。这个孤独的将军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嫡系,资格比蒋介石老,才华横溢却又坚毅不挠。他的《浙江潮》、他的智斗墨索里尼、他在保定军官学校校长任上的自杀、他的日本太太左梅女士、他的女婿钱学森、他所著的《西方文艺复兴史》无一不带有传奇的色彩。在日本老一辈人中提起这位蒋方震将军,他的名气比在中国还大。

“一个蒋百里两次打败整个日本陆军。”


1912年蒋百里在北京

第一次 成为一个日本陆军历史上极为尴尬的人物

蒋百里将军在1901年留学日本,经成城 ( 初级军事学堂 ) 而进士官学校。1906年毕业的时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结果蒋百里夺了这个第一,把日本天皇的赐刀带回中国去了。

看过日本的有关资料,描述的比国内所记载要详细得多,特别是看过一本屋書房出的《陸軍士官学校関係者》,里面记录蒋百里是一个日本陆军历史上极为尴尬的人物。

他毕业获奖的场面颇为传奇,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是从前向后的,念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蒋方震”。

当时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就是蒋百里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位第二名就是后来从云南起兵反袁的风流将军蔡锷。这样引起的骚动更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一下,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惶恐之下感觉无法向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

1906年夏,蒋百里(右一)与友人在日本合影。

蒋百里受了日本人这样的荣誉,日本人也真希望他说两句日本的好话吧。谁知道百里将军的评价却是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中国从日本学了两件东西最不可救药,一个是教育,一个是陆军…… 然后飘然到德国,以德意志国防军第七军营长的身份,继续考察军事去了。

百里将军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但是他后半生和日本结缘不少。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这部让蒋百里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八年抗战的战场上,无数百里将军在保定军官学校、在陆军大学带出来的国防军子弟浴血沙场,成为中国军队高层指挥官的柱石。

1919年,中国欧洲考察团在巴黎的合影(左二为蒋百里、左三为梁启超、左四为张君劢)

第二次 对日的胜利印证了将军的抗战理论

八年血战之后,看百里将军的抗战理论,日军恰似按照将军的指挥,老老实实的自东向西,前进到湖南,而后陷入中国泥沼式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直到战败。战役上,中国失利的例子虽多,战略上,日军的失败早已注定。

他在《国防论》和其他著作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

1.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

2.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

3.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具体做法为将日军拖入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即湖南、四川交界处,和日军进行相持决战。

事实上,蒋百里虽然在1938年早逝,中日的战争发展,恰恰按照他的预料进行,反映了他对两国实力与战略态势的准确把握。他在逝世前不久发表的文章中,更掷地有声地提出了今后中国对日战略的指导方针 “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

蒋百里全家福

至情至性蒋百里

蒋百里先生是至情至性之人,大事上军校办不好作为校长便饮弹自戗,小事上比如他和左梅夫人的爱情为其家庭所不能接受,便致书曰:“我因你而生,你现在又想置我于死地,好,我马上就到日本来,要死也死在你的家里。”作为一名将军,尤其是一个终生思考对日作战的爱国将领,这样的真切情谊令人动容。

唯一遗憾的是,百里将军自己未能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1938年早逝于广西宜山。黄炎培先生的挽联云: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嗟君历尽尘海风波,其才略至战时始显;一个中国人,来写一篇日本人。留此最后结晶文字,有光芒使敌胆为寒。

邵力子先生的挽联云:

合万语为一言,信中国必有办法

打败仗也还可,对日本切勿言和

改迁后的蒋百里墓,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山陵园

“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

1938年将军病逝后就地敛葬,1947年其好友陈仪等协助迁葬,起棺时竟然尸身不朽。其生前至交竺可桢大哭,曰:“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 一时众人泣不成声。将军遗骸火化后迁葬西湖。

蒋百里将军的夫人,日本籍的左梅女士也是一位奇女,自22岁嫁给蒋百里将军就断绝了和日本的联系。抗战中她和中国女性一样为中国伤兵治疗裹创,不辞劳苦。将军去世后,在误解和怀疑中抚养五个子女,皆以中国文化传统为教育,不习日语一字,获得了中国人的普遍尊敬。

本文经内参选刊(号:ncxkan)授权转载 有删节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3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