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双鹰袭东瀛:无畏与无奈的纸弹越洋轰炸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本文作者:郑弃剑

在美国国家航天与航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架马丁公司的老式轰炸机,它的涂装方案是蓝色机身和发动机舱以及黄色的机翼,这是美国航空兵在30年代中期的标准涂装。

这架飞机是马丁139型,美国陆军航空队采用后授予的型号是b10,从机腹可以看到马丁139的腹部蒙皮还是30年代初流行的波纹铝板,这是在超硬铝合金大规模应用之前常见的加强强度的方式。

马丁139的外形并不能说好看,产量也比较少,各种型号一共不过348架。但马丁139却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批6架搭载850马力的莱特 r-1820-g2发动机的马丁139wc于1937年2月运抵中国,编入30中队,第二批3架于1937年下半年到货。

英美法等国当时有不少飞行员来到中国助战(当然他们大多是收钱办事的雇佣军和冒险家),这些飞行员的飞行技术普遍过硬,于是在1937月10月,空军以他们为核心组成了一支外援飞行队。

1938年年初,由于原有的第2大队第14中队的飞机已经基本损失掉,空军司令部便将其改编成直属于空军总司令部的第14中队(国际中队),该中队由宋美龄的美国顾问陈纳德直接指挥。14中队由最新到货的三架马丁139wc轰炸机和伏尔悌v11型轰炸机编成,另外还拼凑了一些本来已该淘汰的诺斯罗普2ec轻轰炸机。

来华的航空雇佣军与马丁轰炸机1403号机的合影。

在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飞机踊跃出击创造了不少佳绩,但不可避免的也遭到了沉重的损失。短短八九个月时间,空军购买的九架马丁139已经因各种原因损失了五架。

下图为迫降时受损的30中队1号机

经过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虽然国军已经给日军带来不小的伤亡,但日本人凭借着陆空优势和高素质的步炮兵,总体形势仍是所向披靡,抗战大局岌岌可危。此时不但是军费高起,也由于大批难民逃亡内地带来了很大的民生压力,国内不少人对抗战前景较为悲观,认为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日本海军的九六式陆攻虽然在多次战斗中被高志航等人揍得鼻青脸肿,但其越洋轰炸的能力倒是给中国空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下图为1938年,日本海军的九六式陆攻横行在紫金山中山陵上空。


为了一洗颓风,蒋介石及其主要幕僚觉得有必要搞一系列较有影响的军事行动,来激励国民士气和热情,同时也更有希望争取比较有力的外援。

在这些策划的军事行动中,派遣少数轰炸机远征日本被认为是性价比相当高的,因为即便遭到损失也不过是几人几机损失不大,而一旦成功,则其对日本国民士气的打击和中国威望的提高将极有帮助。

在选择轰炸机时,本来刚刚从苏联手里接到没多久的图波列夫tb-3重型轰炸机在航程上是足够的,但预定执行任务的tb-3却在江西机长遭到日机袭击而损失惨重。另外,tb-3的低速和苏制领航和电信设备的可靠性也同样令人担忧,还是当时中国空军最先进机种的马丁139wc,因为拥有可靠的导航和电信设备,才有可能完成这个重任。

空军最初打算用技术比较过硬的外籍雇员(实质上就是雇佣兵)来执行这一难度非凡的远程奔袭任务,但他们一开口就要10万美元。10万美元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呢,两架马丁139轰炸机如果不算零备件,总价不过104000美元。

只认钱不卖命的雇佣兵彻底激怒了蒋介石,他授意空军采取强制行动,接管了14中队的马丁轰炸机,改由经验和技术都过硬的国内飞行员执行对日空袭计划。执行重大任务前先要从外国人手里夺取飞机,这种事儿在列强空军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

中国空军在抗战初期由于经常转移,且缺乏足够的防空预警体系,在日军空中突袭之下跌遭损失。宝贵的马丁139wc轰炸机是空军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在隐蔽用的机棚搭建时,也只能先用竹条和芦席把飞机外形和垂尾识别标记遮盖起来(图为1404号机),照片来自于圣迭戈航空航天博物馆sdasm。

1938年初,在简易机棚里实行分解隐蔽的马丁139wc,照片来自于圣迭戈航空航天博物馆sdasm

在简易机棚里实行分解隐蔽的马丁139wc,照片来自于圣迭戈航空航天博物馆sdasm

马丁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机务人员与外国雇员合影,注意背景就是分解隐蔽的轰炸机。照片来自于圣迭戈航空航天博物馆sdasm

以徐焕升为首的14中队官兵夺取了飞机后,航空委员会又从第8大队19中队临时调来了以佟彦博副队长为首的几位优秀飞行员,还召集了蒋绍禹、苏光华两名航校4期生,与先前到达成都的飞行员会合,秘密组成了特别轰炸中队。虽然已经有了与苏联飞行员一起使用sb-2轰炸机空袭台湾松山基地的经验,但为了完成这次远程空袭日本本土的任务,中国空军需要更为细致的准备。

日本虽然拥有西太平洋最强大的航空兵,但只要能严格保守保密,日本本土的防空为了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毕竟还不可能达到战时水准。这种无备恐怕将是空军两架完全无护航的轰炸机的最好护身符。但即便是攻其不备,也仍然需要轰炸机具有足够往返沿海机场和日本九州地区并有足够余油以便躲避日机拦截追击和备降其他机场的能力,否则机组人员将很可能有去无回。

考虑到躲避威胁和导航的需要,轰炸机无法完全按大圆航线飞行,宁波至九州几个主要目标的单程航程将不小于900公里。

不过,马丁轰炸机在大载弹量下的航程无法满足上述的要求,只能在炸弹舱里增加油箱并尽量去除与任务无关的部件以减轻重量。在续航力改造完成后,空军发现马丁轰炸机可搭载的炸弹重量仅有不足三百公斤。以区区两架轰炸机,在夜间扔下这少数几颗炸弹不但效果及其可怜,反而可能招致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的疯狂报复。百般无奈之下,只能想出以传单作为炸弹的方式进行袭击。

1938年5月13日,蒋介石亲自飞到武昌南湖机场,召集8名远征队组员进行训勉,当时所有的飞行员都已事先留好了遗书。5月19日,根据在前方侦察天气情况的徐焕升的通知,两架马丁轰炸机从王家墩机场起飞,按照预先制订的欺骗方案,先向南飞避开长江沿岸日军的观察哨,然后经过江西南昌、浙江衢县抵达宁波栎社机场。

1938年5月11日,吴积冲出征前给妻子张洁筠留下的遗书

和所有的远程空袭一样,导航是主要的技术问题,中国空军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都十分匮乏,根本没有能够支持空袭日本的无线电导航台。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依靠多个导航台的信号引导轰炸机前往正确目标的技术,在当时的中国来看恐怕还是天方夜谭。

空军参谋们和两位机长共同规划了

空袭日本的飞行路线。

同时,空袭日本只有在夜间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星光和地标的联合导航成为唯一的选择——必须依据准确的天气预报获得一个晴朗的月夜,还不能是满月影响领航员的星光观察。

1938年5月19日,农历戊寅年四月二十。

出击!

由于三四十年代的轰炸机机头多为大块玻璃窗围成的透明座舱,非常便于进行天文导航和目视观察,因此当时的轰炸机上一般由座位在机头的投弹手兼任领航员。

此次任务中,无线电员兼尾部机枪手的吴积冲和陈光斗因没遭遇敌机拦截,所以任务较轻。而作为领航员的雷天眷(1403号机)与刘荣光(1404号机)则是职责仅次于机长的重要岗位。

宫崎骏老爷子作为反战人士,在他的杂想集中对忠勇将士的纸弹空袭大加称赞,同时作为航空迷,对飞机维护和领航、驾驶的高超技术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不过老爷子犯了一个错误就是误以为机组为了减轻重量而减少了一人。

但小编始终不明白的就是,马丁139作为一架只有一个驾驶座的飞机,副驾驶是个怎么回事。

下图为马丁139w仅容一人的驾驶员座舱,可见其机舱的狭窄。

为了准确的找到回航航线,飞机需要在日本海岸和主要山脉附近飞行足够长的距离,领航员根据啃了两个多月已经烂熟于心的九州地区地图和搞到的航拍照片,主要依靠观察曲折的海岸线和山岳棱线判别自己飞机的准确位置。

上图宫崎骏所绘的这个飞行员的背影,就是长机1403号的无线电员吴积冲。

下图为无线电员吴积冲在座机上的留影。


5月19日晚十一点半,徐焕升和佟彦博分别驾驶马丁1403、1404号轰炸机,从宁波栎社机场起飞。

在月光照耀下,两架轰炸机一前一后沿着沿海岛屿飞行,而后确定航向直取日本九州方向飞去。当双机飞到九州岛上空时,下方的日本乡村城镇仍处于沉睡中,飞机开始降低高度,20万份传单从射击孔纷纷扬扬的投出。机上的无线电员向国内发报报告,没有遇到军机拦截也没有地面炮火,日方在空袭开始后很快实行了灯火管制。两架马丁轰炸机在把带去的纸弹全部投完后,又在九州上空稍作盘旋,确定位置和方向后折向西南原路返回。

作为长机的1403号机影像,是从1938年拍摄的记录影片中截取出来的照片。

两架马丁轰炸机在接近我方海岸前还曾经遭到海上的日舰高炮射击,飞入海岸线后,为了预防日军突袭降落的机场,在油料许可的情况下一直向内陆飞行,分别到达武昌和玉山机场,而后加油休整,20日11时左右到达武汉王家墩机场。此时地面上早已聚集了欢迎他们凯旋的密集人群,欢庆还击日本的爆竹声震耳欲聋。

下图为汉口王家墩机场的正式欢迎仪式,此图可以清晰的看到出征归来的马丁轰炸机的主翼。就可惜这张照片把孔祥熙左侧的吴积冲和蒋绍禹右侧的陈光斗给截掉了,所以图中只有六名勇士的身影。

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在王家墩机场这么大的场面中,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和军政部长何应钦两条大鳄都站立于两侧,而投弹手兼领航员雷天眷却大咧咧的站在两位机长背后正中,真是条直肠子的铜梁汉子。联想到在上海轰炸日舰出云时,雷天眷任投弹手的轰炸机把炸弹掉在大世界门前炸死拿战争当热闹看的800多人,小编不敢乱猜炸弹掉落的真正原因,只是不由得唏嘘不已。

虽然纸弹轰炸的破坏效果为零,但从宣传的政治效果看,此次远征作为绝对的爆炸性新闻,其冲击波不仅在国内出版的大小报章上鼓荡不绝,美国、英国、苏联、德国等国报章上也确实纷纷惊呼中国竟有这等能力。(这可不是标题党,笔者收集到的英美报章着实为报道细节花了不少笔墨)

英国报纸对纸弹空袭的报道,其中提到在海岸附近徐焕升机队曾经遭到日本军舰射击。

今天我们说纸弹轰炸是以文明回敬野蛮,但不可否认的却是,如果我们的空军真有能力“将一纸传单变为千颗炸弹”,肯定不会仅仅用纸片来轰炸那些遭到军国主义长期洗脑的日本民众。本来中国空军和后来的中美联合空军都仍有空袭日本本土的计划,但由于沿海大量机场的丧失和杜立特空袭后日本本土对空防卫的大大增强,使直接空袭日本本土越来越困难,直到b-29决定性的出现。

纸弹空袭,既是一次勇猛无畏的行动,也同时是一次无奈的挑战。当时那个可怜的中国,为了能从其他国家继续进口轻武器和火炮以维持抗战,在1941年12月前连宣战都不能(宣战会直接造成中立国武器禁运,只能对日本有利)。

中华民族只有自强自立才能保卫自己的国土和同胞,对付豺狼最好的办法,是让它有来无回。

事实证明,只有暴力才是当时的日本唯一听得懂的语言。

(全文完)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36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