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飞将军李广勇武善战天下闻名,深受士卒爱戴,为什么一辈子没封侯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文/王逸风

古往今来为将的,名声超过李广的还真不多。李广死的时候,无论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很为他哀痛。“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司马迁用这样一句话评价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树李树虽然不说话,但树下自然会形成小路,以此形容李将军人格的感召力。

李广家族属于陇西李氏,祖上一直从军,可谓名将世家。李广从军后,先后在文帝、景帝、武帝三位皇帝手下带军。数十年的积累,让他的名声如日中天,李将军的大名早已为天下知晓。《史记》记载:“(广)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李将军带军有一个特点:“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比之有些军官动不动克扣军饷,李将军可谓十分廉洁。李广带兵在大漠中行军,经常找不到水喝。一旦找到水,士卒不喝完,他绝不先喝。

李广不仅爱士卒,带兵还不讲究繁文缛节。他不喜欢搞官僚主义那一套,和手下兄弟们打成一片。“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休息的时候,大家爱咋地咋地,什么军法军纪啊,在李广看来都是狗屁。当时和李广齐名的另一名将程不识,军纪严明,绝不含糊,打仗也十分厉害。不过,士卒们大都还是喜欢跟着李广混。因为没压力,有肉吃。

可是,一旦打起仗来,李广绝不含糊。李广的战斗力十分厉害。射虎入石的故事咱就不说了。咱们说说那一次李广从匈奴人手中拯救中贵人的事。中贵人就是天子宠幸的宦官。皇帝派了几个宦官在李广手下学带兵。有一次,那几个家伙带着几十个骑兵在野外碰到了三个匈奴人。三个匈奴人纵马追击他们,几乎将这伙儿汉军射杀殆尽。中贵人急向李广求救。李广率了百余名骑兵围上去,分成左右两路包抄,李广亲自围堵,射杀了两个,俘虏了一个。再后来,便是遇上匈奴大部队,李广不进反退,让士卒下马解鞍,袒卧于地。不但不走,反而在那里嬉闹。匈奴人摸不着头脑,以为这一支汉军是诱饵,旁边多半有汉朝大部队,始终不敢攻击李广。等到天黑,匈奴人退去,李广也就带兵回营了。

由此,可见李广胆量绝非一般。可是,正因为胆量大,李广在和匈奴人打仗时候经常喜欢孤军深入,动不动被匈奴大部队包围,死战之下,士卒损失也惨重。有一次,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李广自己竟然被俘虏了。匈奴的单于一向很敬慕李广,所谓英雄惜英雄,让手下一定要生擒李广,也因此,李广才没被杀害。李广那时候病重,被抬在两马之间的吊床上。李广装死骗得匈奴人放松了警惕,后来忽然一跃而起,将旁边一名匈奴兵推下马,抢了他的弓纵马而逃。匈奴人纷纷来追,追的人都被李广一个个射杀。李广安然逃回。

由此可见李广带兵是喜欢冒进的。《史记》这样记载:“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所以,李广虽然勇敢善战,皇上用他打仗的时候,心里总是不放心。景帝时候,“(广)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可见,皇上虽然欣赏他的才气,却也对他的战法持保留意见。

李广从军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文景时候。那一个时期,汉朝在和匈奴对阵中,应该说还是处于下风,总体以防守为主。打不赢,就派宗室女充公主去和亲。虽然面子上不好看,不过也没有办法。所以文帝觉得李广生错了时代。文帝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可见,文帝还是很欣赏李广的才能,只是觉得李广生错了时代。

等到武帝时候,用的基本是卫青霍去病等外戚将领。李广这种老将已经很难再得到皇上的赏识了。所以,李广到死都没有封侯。不但没封侯,更没有战死在战场上,反而是因出征失道迷路没有按时与卫青会合,要接受军法处置。李广觉得一世英名,不肯受小吏侮辱,遂自行了断。

其实,李广之所以没封侯,也有他的性格因素。比如,他并不是很大度,曾经有一个霸陵尉不买李将军的面子没有给李广开城门,就被李广调至军中杀掉了。

李广的口才也不好。司马迁这样评价李广:“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就是说李广就是一个大老粗,笨嘴笨舌,只知道冲锋陷阵。如果李广真是如此,就简直和张飞差不多了,做个先锋似乎还可以,若做大将军,还真不是这块料。

所以,李广一生未能封侯,也有他自身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生不逢时。

*****更多文章,请关注“一路读行”(yiluduxing8)*****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3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