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他是抗战中最有争议的名将,有人说他光芒万丈,有人说他罪不可赦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在八年抗战中,大型会战二十多次,城市攻防战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南京保卫战、临沂保卫战、长沙保卫战、常德保卫战、桂林保卫战……但其中最惨烈、最持久、伤亡最大、影响最远的,还要数衡阳保卫战。

衡阳,因位于南岳衡山之南而得名,即使在湖南一省,也是一座并不算很有名的城市。但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却在抗战中震惊了世界。

不妨拿南京保卫战来对比。南京保卫战的中日双方兵力对比是15万:5万;衡阳保卫战的兵力对比是1.76万:11万。也就是说,南京保卫战时是3个打1个,而衡阳保卫战则是1个打6个。

那么,中国守军坚持的时间各有多长呢?

南京保卫战共12天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衡阳保卫战的战前,日军扬言“三天攻下衡阳”,蒋介石也对守军将领说:“你们只要坚守衡阳两周,就算完成了任务。”但实际上,守军坚持了足足47天,也是八年抗战中时间最长、伤亡最多的城市保卫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而且,衡阳保卫战失败后,日军并没有像对待南京一样大肆屠杀,而是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其原因,自然是守军的英勇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创造这些奇迹的守军最高将领,名叫方先觉。

方先觉是安徽萧县人,毕业于黄埔第三期,同期名将还有王耀武、戴安澜、黄公略、李天霞等人。另外,方先觉还跟张灵甫是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张灵甫的儿子。

衡阳保卫战时,方先觉正担任第10军军长,奉命镇守衡阳。关于衡阳保卫战的过程,客栈就不复述了,挑几个悲壮的瞬间给大家分享——

在停兵山镇守的是预10师30团7连,一番血战后,加上连长张田涛,全连只剩下了4个人。师长葛先才给张田涛打电话,要他退回来,张田涛在电话里说:“师长,不必了,也没有这种可能了。我的死,一则以报国家,二来报答师长这些年来的栽培和爱护之恩。自古男儿谁无死?我自认为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于公于私都好。……我只有一个愿望,我这支驳壳枪还有60多发子弹,希望能将子弹全部射出后才死,师长,鬼子冲上来了,我要战斗了,保重哇!”

预10师30团3营奉命驻守张家山,最后,营长周国相对筋疲力尽的将士们说:“弟兄们,我们再最后冲一次,因日军火力太强,成功基本是不可能的,战死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这次不勉强大家,愿上的就上,不愿上的在后面掩护,等冲锋结束了,再跟蒋副营长撤。”全营将士已没力气回应,但当周国相往上冲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后退。

第10军工兵营在阵地前挖了一条很深的战壕,下面铺满了带倒钩的铁丝网。7月27日深夜,600多名日军向工兵营进攻,全部陷入战壕,动弹不得。工兵营营长陆伯皋带着10名机枪手,对着战壕一阵扫射,600多名日军顿时命丧黄泉。陆伯皋望着600多具尸体,感慨道:“当年诸葛亮火烧藤甲兵,长叹折损阳寿,要不是你们丧尽天良侵略中国,我哪敢用这个毒计!国仇家恨,就算折损阳寿,我也顾不得了!”

然而,终因双方实力太过悬殊,第10军1.76万人最后只剩下了1200多人,而且早已弹尽粮绝。第3师师长周庆祥提议,趁现在日军尚未包围,率众突围出去。但方先觉一拍桌子,说:“不能突围!如果我们走了,伤兵怎么办?老百姓怎么办?日本鬼子不遵守国际公约,他们会屠城的!这些伤兵都是我们生死与共的弟兄,丢下他们,以后活着的,哪个再愿意做你的部下?!”

在万般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先觉做出了一个让大家瞠目结舌的决定——投降日军。

当然,方先觉投降是有条件的:1.保证生存官兵安全,并让他们休息;2.收容伤患予以治疗,并郑重埋葬阵亡官兵;3.守城官兵绝不离开衡阳城。

其实,日军又何尝不想尽快结束战斗,在这47天的苦战中,日军付出了4万多人死亡的代价,连东条英机也被迫辞职。因此,日军指挥官接受了方先觉的条件,并将第10军组建成“先和军”,方先觉仍任军长。

3个月后,方先觉逃出了衡阳,回到重庆。

方先觉本来以为,自己是败军之将,而且还投降过日军,是军人最大的耻辱,但他没有想到,当他回到重庆的时候,却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大公报》发表社评道:“苦战衡阳四十七天的英雄方先觉军长回来了!……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向方军长欢呼:‘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我们的抗战精神回来了!’”

“拿衡阳做榜样,每一个大城市都打四十七天,一个个地硬打,一处处地死拼,请问:日寇的命运还有几个四十七天?”

蒋介石也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提升他为第36集团军副总司令,并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大陆解放后,方先觉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然而,当战火的硝烟消散后,他当年的投降事件重新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翻了出来,认为他罪不可赦。方先觉本就不是能言善辩之人,时过境迁,就更加说不清了。

晚年时,方先觉生活困苦,住的房子年久失修,老鼠成群,后来还是蒋介石发话,才让方先觉住进了新房子。

1983年3月3日,方先觉因病去世,安葬于“国军示范公墓”。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3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