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二战时他只不过是日本陆军中将,为什么有“名将”之称 ,甚至连日本投降后,盟军都集体为这个军官说情,没有把他定为战犯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二战时期,日军的军官大多数都极为残忍的,诸多的将领在日本投降后,被定为战犯,可是也有例外,他就是本文的主角,二战时他只不过是日本陆军中将,却有“名将”之称,甚至连日本投降后,盟军都集体为这个军官说情,没有把他定为战犯。

此人就是宫崎繁三郎,1892年1月4日生 - 1965年8月30日逝),出生地岐阜县经历岐阜县人,1911年3月于岐阜中学毕业(现岐阜县立岐阜高等学校),同年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士官候补生的身份被编入步兵第16联队。

1914年12月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6期毕业(737名毕业学员中排名第230位),1918年9月被派往天津驻屯军任职,1921年12月日本陆军大学校入学,1924年11月于日本陆军大学校36期毕业(64名毕业学员中排名第29位)。

1930年5月任职于哈尔滨特务机关,1933年3月作为弘前步兵第31联队步兵第2大队大队长参与热河战役,1934年4月回国任参谋本部中国课密码班班长兼陆军大学校和陆军通信学校教官,1937年8月任台湾军高级参谋兼参谋本部香港驻在武官,1938年9月任中国派遣军第21军第3课课长兼广东特务机关长,1939年3月任驻牡丹江的第2师团步兵第16联队联队长,是增援诺门坎的部队中最早进入阵地的,正好面对的不是苏军而是蒙军,加上当时战事已经接近尾声,所以第16联队没有什么损失,是诺门坎战役中仅有的一支获胜日军部队。

在日军中,宫崎繁三郎素以“名将”著称,连他的传记,书名都是《名将宫崎繁三郎》。

宫崎繁三郎之所以能被称为“名将”,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因为战场上的表现出色。

当年,日本和苏联在诺门坎大战,面对火力强大又彪悍的苏联红军,日军被揍得那叫一个惨,主动撤出战斗、签订合约不说,此后数十年都对苏军有了心理阴影。

但在全面溃败的日军中,却有一支队伍格外抢眼,整支队伍斗志昂扬、装备整齐,也是此役中唯一一支获胜的日军。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正是宫崎繁三郎。

当然也不可否认,能在苏联人那里虎口拔牙夺得一胜,跟宫崎繁三郎参战较晚,而且没有碰到苏军主力有关,但这也足以说明宫崎繁三郎不俗的指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诺门坎战役接近尾声的时候,宫崎繁三郎在撤退前偷偷在诺门坎一带埋下了界碑,等到双方坐到谈判桌上开始商量边界问题的时候,苏联人才发觉,但为时已晚。没办法,苏联人只能是哑巴吃黄莲,支支吾吾承认了界碑的存在。

这个故事说明,宫崎繁三郎不仅能打硬仗,而且鬼点子多,在战场上应变灵活。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仁义”。

在应帕尔战役中,宫崎繁三郎作为日军第31师团的先锋部队,一度孤军深入,所向披靡,后来日军主力溃败,又是宫崎繁三郎负责断后。依靠地形条件和刁钻的战术布置,宫崎繁三郎硬是以极少的兵力阻击盟军,为日军主力的撤退足足赢得了三周的时间。

而且,宫崎繁三郎自己的队伍不仅建制完整,还沿途收留了500多走散的日军官兵。为了带着伤病员一起撤退,作为旅团长的宫崎繁三郎还亲自下马抬担架,甚至把自己的口粮都分给了伤病员,宁愿自己饿肚子。这哪是日军,分明就是八路军的作风啊!

当然,如果仅仅是照顾自己人,还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宫崎繁三郎和多数日军将领不一样的是,他还始终奉行着“优待俘虏”的政策。

在战争后期,日军内部也面临着药物紧缺的局面,但宫崎繁三郎依然下令,稀缺药物要优先供给俘虏使用。

正是因为如此,让宫崎繁三郎在盟军那里也拥有不错的口碑,以至于在二战结束后,盟军竟有很多人为他说情,没有把他定为战犯。

战后,宫崎繁三郎以卖家乡的陶瓷为生,很多战友们请他出来做事,他都一概婉拒,从来不参加任何活动,默默无闻地度过了最后的20年。

1965年,宫崎繁三郎病逝,在弥留之际,嘴里还在念叨着:“XX中队撤下来了吗?XX中队呢?”

如果抛开立场,从一个纯粹的军人的角度来看,宫崎繁三郎确实有值得尊敬的地方,不愧为“名将”之称,但是,身处日军当中,宫崎繁三郎注定了是一个失败者。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