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日将军王秉璋为什么成了毛主席的“卧底”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几年前在《文史参考》上有一篇文章,说是开国中将王秉璋被毛主席派到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元帅身边“卧底”的事。引起舆论的关注和争议。其实,在那个年代的政治生活中,卧底现象还是满普遍的。当然,那是特殊历史时间的产物,咱们不好评价,也不能多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秉璋这个卧底保护了老帅们,今天福哥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王将军抗战的故事——

王秉璋采用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以伤亡100多人的轻微代价,取得歼敌近万人的战果

1941年2月,王秉璋到达鲁西,教三旅旅长杨勇让他负责部队的训练工作。当时,部队发展很快,但新部队缺乏训练。虽然教三旅沿用了三四三旅的番号,但有实力的老部队并不多,部队中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七团打,八团看,九团围着转。”也就是说教三旅的3个团中能打的只有七团。

在王秉璋的主持下,教三旅开展了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四项训练”,部队战斗力有了很大提高。4月间,杨勇赴延安学习,王秉璋任代旅长。

教三旅活动区域内有许多设防坚固的敌据点,日军的这一套做法与当年蒋介石“围剿”中央苏区的“堡垒战术”如出一辙。王秉璋在红军时期就长期思考如何立足现有装备,打破敌人的“堡垒战术”。此时,他已经摸索出一套对付敌人的办法,只是还没经过实战检验,这就是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这套战术在最初使用时,一些团、营级干部不以为然,但他们在血的教训面前不得不信服:凡采用这套战术的,都能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攻克敌据点;而没有采纳的,不是伤亡惨重,就是没有攻克敌据点。

1995年夏,王秉璋参观航天701所时为该所题词

1942年12月,王秉璋调任教四旅旅长兼湖西军分区司令员。此时的湖西根据地在日、伪、顽三股势力的压迫下处境极为艰难,教四旅牺牲了1名团长,有8名营以上干部开了“小差”。敌人在根据地内“三里一碉堡,十里两方城”,大修据点,并驱使群众挖纵横交错的“井”字形封锁沟。王秉璋一到湖西,即将他的那套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最典型的战例是1943年7月的“反碉堡战役”,经过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教四旅仅用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夺取了日伪据点130多个,以伤亡100多人的轻微代价,取得歼敌近万人的战果。在湖西的一系列战斗中,交通壕近迫攻坚战术在实战中日臻完善,获得了巨大战果,彻底扭转了湖西的被动局势。1951年2月,毛泽东到空军视察时,曾当面表扬王秉璋:“你在鲁西南那段搞得不错嘛!”原国防大学校长朱敦法上将在审阅《中共党史人物传·王秉璋》时曾批注:王秉璋“给广大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留下的印象很深,认为他是英勇善战、多谋善断的军事指挥员。他既能打硬仗,也能打巧仗,并且善于总结作战经验,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军政干部。在他离开湖西的时候,各项工作可以说都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944年底,王秉璋率八路军3个团南下支援新四军作战,他向新四军第四师介绍了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引起该师首长的高度重视。11月8日,第四师营以上干部在曹市集专门听王秉璋作报告。王秉璋率部北返后,第四师司令部将这个报告付印成小册子,取名为《交通壕攻击》。张震参谋长在序言中称其为“战术上之新创造”,并言“在近迫作业及作业与火力配合上使顽敌几无漏隙可乘”。

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在抗战末期和解放战争中逐渐推广开来,尤其在三大战役中发挥了巨大威力。如辽沈战役中攻克义县和锦州之战,淮海战役中围歼黄百韬、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之战,平津战役中攻克天津之战。

1964年冬,王秉璋和夫人史导在空军大院住宅前合影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2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