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有哪些失误之处?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9-11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的吴蜀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交锋,史称赤壁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共计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染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周瑜采用部将黄盖的火攻之计,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原因分析

  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

  赤壁之战是曹、孙、刘之间在长江进行的水、陆联合作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孙、刘联军以1:4的劣势兵力,战胜了拥有绝对优势的曹操,开创了在长江上以水、陆联合作战击退北方军的先例。东吴在战争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它在战争指导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是:

  1、敢以数万兵力战胜号称数十万之敌。此战取胜,最困难也是关键的一环,是在曹操气势汹汹的情况下,敢于定下抗曹决心。周瑜等人,凭着横行天下、不畏强暴的气概,在数雄皆灭,曹操挟新胜之威,以“顺”讨“逆”,以号称数十万敌数万,东吴一片主降,似乎取胜无望的形势下,冷静分析战争形势,揭示出曹操表面强大下掩盖着的弱点,及战胜曹操的极大可能性,提供了弱军战胜强军的科学依据。

  2、联合昔日敌对的荆州,共同抗曹。曹操进攻荆州后,东吴敏锐地看到,大敌当前,抗曹的共同利益,超过了昔日与荆州敌对的利益,迅速改变策略.向荆州展开吊唁外交。孙、刘两家以大局为重,在群雄逐个被蕾操各个击破时,坚定地走联合之路,为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再次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命运,“一时之大计无有出于此者”。

  3、以火攻奇袭曹军水军。水军是曹军此战的关键兵种,也是最薄弱的兵种;因为曹操北方水军不习水战,是疲病之卒,荆州投降的水军未经整训,心怀两端,其水军又犯了舰船首尾连接、不便疏散的战术错误。孙、刘联军以火攻为突破口奇袭曹军水军,既抓住了关键,又是打敌薄弱环节,从而在较短时间内,一举击退曹操的征吴军。

  方北辰的《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书中分析孙刘联军赤壁之战胜利的原因是:“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史文说曹操的船队,在遭遇战失利之后,才引退到北岸驻扎。可见在遭遇战发生之前,他并没有在赤壁的北岸停留扎营;但是周瑜一方,则先已在南岸站住脚了。这就说明:是周瑜一方先守在这里的南岸,等待曹操到来之后,再发动遭遇战,迫使曹军在北岸停下扎营。既然先已在此恭候,那么将赤壁作为决战之地,自然就是周瑜主动做出的选择了。周瑜选择有利的决战地点,针对实际测试出来的敌人弱点,利用特殊的气象条件,采用有利的火攻战术,还挑选了正确的执行火攻人选,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

  尽管贾诩向曹操提出,只要屯兵在江陵、安抚好荆州吏民,就可以让东吴不战而降。但是,“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而曹操急于求成的失误在于: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索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除了刚刚收服的荆州水军之外,曹操的中原陆军也来参战。仅曹操的都督护军赵俨,就督护了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支军队从征荆州。 [23] 其中的张辽还被庾信的《哀江南赋》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濬下于巴丘”。 可以说,曹操的南征部队也悉数开赴了赤壁。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三国志·吴主传》:“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魏、蜀、吴三家君主大事纪都记录了这次瘟疫,可见此次瘟疫规模之大。《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时又疾疫,北军多死。”《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江表传》也记载了曹操的评价:“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刘孔伏 、潘良炽《再论赤壁之战的几个问题》认为曹操兵败的决定因素是周瑜采取了速决战的正确策略。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陈文德撰写的《曹操争霸经营史》一书中,分析了曹操战败的原因。他将主要的失败原因归咎于东南风,说:“曹操用兵如神,俗语说:‘说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的疾如风与侵略如火,刘备在徐州就因准备不及而弃军逃亡,至荆州赤壁开战前,又遇到类似状况。曹操既然用兵谨慎,在赤壁兵败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份析的以外,周瑜可能还隐瞒一个气候学的事实。在洞庭湖一带,因为地形风的原因,当天气放晴时,可能会逆吹东南风。这一点是北方长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而成为长江水边长大者的地利。”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12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