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丰特努瓦战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的

分类:战史风云 2022-05-19

1740年至1748年,英国、法国、荷兰、普鲁士、萨克森、奥地利等王国进行了一场为期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5年5月11日,在图尔奈(Tournai,今比利时西南城市)东南8公里处的特努瓦村(Fontenoy),由萨克森伯爵赫尔曼·莫里斯(Maurice de Saxe)指挥的法军和英国坎伯兰公爵(Duke of Cumberland)指挥的英国、奥地利、荷兰、汉诺威联军展开了一场激烈交战。上面这幅由法国画家亨利·菲利克斯·埃曼纽埃尔·菲利波托(Henri Félix Emmanuel Philippoteaux)创作的《丰特努瓦战役》,截取的便是这场战役中广泛流传的最著名的场景。画中,近景身着华丽的蓝色制服和红色裤子、结成三排射击队形的是法军卫兵(法语:Gardes Fran?aises,法军里非正式编制的两支国王御林军之一,另一个是瑞士卫兵),鸢尾花十字旗在阵中迎风飘扬。队列后,还有一队手持长矛的士兵顶住队形,这是为了防止战斗时密集的弹雨下造成士兵混乱而破坏队列。在法国卫兵对面30步之遥的是英军近卫第1步兵团,据伏尔泰的描述,当时英军指挥官查理·海伊勋爵(Charles Hay)向法军指挥官脱帽致敬,并高声呐喊:“法军卫兵的绅士们,你们先开火吧!”法军军官也彬彬有礼地予以回应,法军掷弹兵中尉德·奥特莱奇(d'Auteroche)则高声呼应:“先生们!我们是不会先开第一枪的,你们先开火吧!”——实际上,这不过对史实艺术性的浪漫主义夸张。画面近景右边,是一队衣着更为华丽的鼓手,看着左边一名已经中弹身亡的士兵,鼓手们的神色都严肃紧张,战斗一触即发的气氛跃然画上。此役最终以法军的胜利落下帷幕,这也是法国在这场战争中的最大胜利,拯救了处于战略危局中的波旁王朝,以至于拿破仑后来评价:丰特努瓦的胜利,让法国的专制君主政体延续了30年的寿命。

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查理六世(Charles VI)驾崩,因为没有留下男性后裔,根据他在1713年颁布的《1713国事诏书》,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Maria Theresa)将继承他的奥地利大公、波西米亚国王和匈牙利国王之位,而特蕾西娅的夫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斯蒂芬(Francis Stephen)则可承袭帝国皇帝之位。但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宿敌法国、企图恢复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1714年)中失去意大利权益的西班牙,以及帝国的众多邦国如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等都不承认这份诏书。1740年12月16日,随着普鲁士正式向奥地利宣战,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正式爆发。

玛丽娅·特蕾西娅(1717-1780),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最杰出的女政治家,由于其王位继承权的问题,在其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死后,直接引发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特蕾西娅及其夫婿弗朗茨建立起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而告终。毕其一生,特蕾西娅对欧洲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而帝国的统治权,一直掌握在她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手中。

当战争进行到1744年,奥地利已占据很大战场优势。虽然在战争初期,奥地利被普鲁士打得头破血流并丢失了西里西亚,但随着普鲁士得到西里西亚并退出战争后,奥地利与英国、汉诺威、荷兰等组成国事联盟(Pragmatic Allies),重振旗鼓反攻普鲁士以外的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等反奥联盟国家,还把萨克森给拉拢了过来。

法国在这场战争中遭遇沉重打击,1743年的代廷根战役(Battle of Dettingen),法军惨败,与撒丁王国的同盟瓦解,失去了在德意志的领地。自路易十四统治后期以来,法国一直被高额财政赤字所困扰,但此时仍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1744年,法国纠集起9.5万人的兵力,在奥属尼德兰(低地国家南部省份,大致相当于今比利时和卢森堡)主动发起攻势。在路易十五的御驾亲征下,虽然在7月占据了弗兰德斯(Flanders)南部,但随着1744年夏,洛林公爵查理率领7万奥军穿过莱茵河进入阿尔萨斯、同时进逼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王国后,战略形势很快发生转变,法国南部遭受严重威胁。路易十五和诺瓦耶公爵(Duke of Noailles)率部分法军赶赴南部增援,而萨克森伯爵莫里斯则率领5万-6万部队在弗兰德斯抵御9.6万人的英国、荷兰、奥地利和萨克森联军,坚守在库特赖(Courtrai)以及利斯河一线的防线。

另一方面,奥地利的胜利令普鲁士甚为担忧,担心丢失到手的西里西亚,遂于1744年夏出兵波西米亚,威胁正进军洛林的奥军侧背。但是,普军却因脆弱的后勤补给和奥地利-萨克森联军的袭扰,在一场会战都未打的情况下便损失了一半兵力,被迫于同年11月从波西米亚撤军。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以帝国继承权的幌子打响,参战各国各怀鬼胎。普鲁士企图吞并奥地利领地西里西亚而打响了战争第一枪,法国、西班牙、萨克森加入了普鲁士一方,英国、荷兰等则与奥地利组成“国事联盟”。丰特努瓦战役前,几经失败的法国已陷入孤立状态。

1744年12月,莫里斯制定了一份次年在低地国家地区进行的春季攻势的计划,准备横扫联军。当时英军的新指挥官是英王乔治二世(George II)第三子、时年24岁的坎伯兰公爵,而特蕾西娅同时任命经验丰富的科尼塞克伯爵(K?nigsegg)指挥奥军,荷兰军则由瓦尔德克王子(Waldeck)指挥。他们也希望能在早期的攻势中反客为主。弗兰德斯地区一股大战将至的气氛。

赫尔曼·莫里斯(1696-1750),法国历史上的杰出军事家,他是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众多私生子中的一个。12岁便入伍在欧根亲王麾下作战。1720年加入法军。在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晋升为中将。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初期便率军攻陷布拉格,1743年晋升为法国元帅。在丰特努瓦之战中,莫里斯身患水肿,口吐胆汁,仍拖着病躯指挥法军赢得了胜利。1746年在洛克斯战役、1747年在劳菲尔德战役中再次打败国事联军,为法国征服了奥属尼德兰。1747年荣升法国陆军大元帅。

与此同时,1745年1月20日,在1742年1月被德意志诸邦国推举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宝座的特蕾西娅堂姐夫、巴伐利亚选帝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Karl Albrecht,即查理七世)驾崩,趁其继任者马克西米兰三世(Maximilian III)立足未稳,奥军在4月15日的普法芬霍芬战役(Battle of Pfaffenhofen)中击败法国-巴伐利亚联军。马克西米兰三世被迫求和并支持特蕾西娅的丈夫入主帝国皇位。随着巴伐利亚退出战争,奥地利有机会从普鲁士手中夺回西里西亚。

由此,法国面临严峻的形势。萨克森的倒戈、普鲁士的败北、巴伐利亚的被迫中立使其不可能在德意志南部地区继续作战。意大利战线,法西联军也在萨沃伊(Savoy)遭遇败仗。英国的制海权威胁着法国的海上通道。

陷入战略包围中的法国决定在胶着的奥属尼德兰倾注最后的努力扭转局势,这最终导致了1745年5月丰特努瓦之战的出现。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zhanshi/10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