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汉文帝为什么废肉刑?概因神医沉迷医术被判处酷刑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在我国历史上古代封建社会,出于对违法的人员的惩罚,历朝历代都有着许多的酷刑,然而在汉朝时期汉文帝却废除了其中一项肉刑,那么这是为何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肉刑,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残害罪犯肉体来达到惩戒目的的刑罚。古代的肉刑有很多种,比如黥(刺面)、劓(割掉鼻子)、刖(砍断脚)、宫(司马迁那种)等。当然,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只有黥、髡(剃光头)、劓、斩左止(是砍断左脚啊!不是左脚趾)、斩右止(砍断右脚)这几种肉刑,汉文帝时期的废除肉刑也是针对这几种刑罚而进行的。

关于汉文帝废肉刑,还和一位神医有关。

淳于意是山东临淄人,当过太仓长,主管当地的粮仓。他对做官没兴趣,喜欢医术,还拜了当时有名的神医公乘阳庆为师。公乘阳庆家里有黄帝、扁鹊等神医传下来的医书,并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公乘阳庆已经七十多岁,却没有能够继承医术的后代,正在为此事发愁,淳于意恰好前来拜师。公乘阳庆便把一生所学统统传授给他。淳于意学了整整三年,掌握了全新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于是,淳于意通过面相,便可判断病源和治疗办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诊疗,很快就名气大燥,被人们称作神医。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达官显贵们也经常请他去看病。

作为医生,淳于意取得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但问题是淳于意对医学理论的兴趣,比给人看病更大。他常常云游四方,寻访医术高手一起研究医理,或者采集珍稀草药,提高治病功效。

这样一来,病人想找到他就比较困难了。大家都知道,亲人生了病,却找不到医生,这种感觉是很让人恼火的。当地的贵人们几次三番都没找到淳于意看病,不由得火大。医生不呆在家给人治病,到处乱跑,这不是失职吗。一纸诉状告到官府,判了他一个肉刑。

肉刑是古代最不人道的刑罚之一,就是在人身体上割掉某些部位。孙膑、司马迁都遭受过肉刑。最厉害时,有些地方,满大街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人,可见肉刑的泛滥。

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汉朝的肉刑已经少了很多。主要有脸上刺字、割鼻、砍足等几种。史书上没有记载淳于意被判的哪种肉刑,想来砍足的可能性更高一点。没有脚,他就只能呆在家里给人治病了吧。

淳于意被装上囚车,押往长安受刑时,他的五个女儿在车后哭哭啼啼。淳于意好一阵心烦意乱,忍不住骂道,没有儿子,这时候就没有人可用了。他的小女儿缇萦被这话刺激到了,不顾姐姐们的劝阻,跟着囚车赶奔长安。

到了长安,缇萦千方百计找渠道向官府上书。好在淳于意曾当过官,可能在长安也有好友或医治过的病人。他们比较同情淳于意的遭遇,通过运作把缇萦的上书传到了皇帝的案台上。

缇萦希望朝廷看在父亲曾经为官清廉,百姓交口称赞的份上,能免除父亲的肉刑。一旦受到肉刑,身体残疾,以后想要改过自新也做不到了。她愿意卖身为奴,替父亲赎罪。

当时的皇帝是汉文帝,一个以仁慈出名的皇帝,轻税薄役,开创了"文景之治"。汉文帝感念缇萦的孝心,也觉得肉刑确实非人道。不但赦免了淳于意的罪行,还下令废除肉刑。

另外,汉文帝在其废除肉刑的诏书中说道:“古时无肉刑而天下安宁,现在肉刑有三却减不止。”这句话代表汉文帝意识到了肉刑并非治理国家的必要手段,若想天下安宁,还是需要仁德、教化。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否定肉刑意义的君主,从而赢得了“仁政”的美誉,一定程度上将中国的刑罚由野蛮导向文明、人道,同时让汉代的统治朝着一个异于秦朝而宽仁、柔和的方向发展。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