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西汉大墓 专家撬开主棺缝隙一看马上盖了起来!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在现场,大家都关注着一个事儿,那就是墓主人身份,而最终的确认,将依据主棺内的遗存。所以,开棺是昨天的“重头戏”。但在现场,专家通过顶板缝隙发现主棺内的情况后,当即改变策略,放弃现场清理,执行第二套方案——整体打包至1公里外的低氧实验室。

揭开顶板有惊喜

昨日,我们在现场看到,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清理,主椁室西室和东南侧的文物、淤泥等均已清理提取完毕,约60平方米的范围内,仅剩下椁底板和东寝的主棺。

棺柩长3.7米,宽1.7米,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方向放置。由于经历过地震,主棺北面高约1米,南面只有0.3米。经检测,棺木为樟木材质,樟木极耐腐蚀。

原定计划

考古人员将首先对主棺上的帷帐顶板进行提取,从而判断主棺的保存情况,为下一步清理提供条件。如果棺体损坏严重,打包难以实现,就要先清理部分棺内文物,缩小装箱体积,减轻重量后,再运往低氧实验室。

开棺后发现

考古人员合力将顶板南侧撬开一条缝隙后,发现里面藏有不少文物。考古人员透过缝隙看到,有一块大型的玉璧,还有不少金灿灿的马蹄金、麟趾金等。

“初步看来,主棺内的遗存非常丰富,并且保存较好。这是我们盼望出现的情况。”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说。

改变计划

为了防止文物出土后遭到破坏,专家决定,放弃现场清理。

决定通过整体套箱打包运往1公里外的低氧实验室进行清理。

涨姿势

地下文物在考古发掘前与封闭的埋藏环境形成了相对平衡体系,减缓甚至阻止了文物腐蚀和劣化,使得文物在历经千百年后出土仍保留原有状态。但是,在文物出土后

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含氧量丰富的空气致使文物迅速地被氧化。环境湿度变化致使文物表面水分不均衡蒸发而出现快速干裂、变形。各类微生物迅速滋生对文物造

成危害。此外,光线也会加速文物的氧化和分解。

棺柩重10吨以上

整体套取还需要多久?专家表示,如果工作进度快,也得3天以后才能整体打包。专家认为,如果整体套运,棺柩重量将达10吨以上,以现在的技术力量完全能够克服。

发掘现场又出现了什么“宝贝”?

大刘记印

一枚反映墓主身份的玉印也被清理发掘出来。据专家介绍,这枚玉印出土于主棺前的随葬品中,是一枚方形的龟钮玉印,印文显示“大刘记印”字样。

[page]

该枚玉印长宽1.3厘米左右,约大拇指甲大小。专家初步判断为和田玉,质量比较高。此外,专家认为,龟钮印章等级相对高,一般贵族和王侯级别才能使用,普通人只能用桥钮。不过,这枚玉印应该不是墓主人私印,因为私印可以直接看到墓主的名字,而从这个玉印的印文来看,显然是一个家族或家族某一支对外所用的印。

专家表示,在主棺内,极有可能出土列侯的金印和多枚私印,届时才能最终判断墓主的身份。

金丝玉具剑

在昨日的清理中,主棺顶板上留有的金丝玉具剑也清晰可见。据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介绍,目前大墓共出土了三把玉具剑,此前的两把都是墓主生前佩戴所用,而这把金丝玉具剑应该是随葬的礼器,因为古代招魂幡上也有兵器,下葬后兵器也随着招魂幡一起放在棺盖上,这是一种礼制。因此从工艺上来看,也显得特别精美。

此外,在主棺附近,考古人员此前还发现了一枚“龙首”形状的青铜器。龙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这枚“龙首”的出土,能判断墓主身份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表示,这枚龙首形的青铜器,只是主棺帷帐的一个挂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不用过多解读。

金器

此前,南昌西汉大墓主椁室已出土了大量马蹄金、麟趾金和金饼,其中两盒金饼共187枚,马蹄金和麟趾金共25枚。加上后来在主椁室盗洞旁发现的2枚金饼,目前西汉大墓发掘出的金器共有214枚,这一数量,也创下了我国汉墓考古金器出土之最。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9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