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明朝的锦衣卫究竟有多“厉害”?看似权力重大,却是一份工资低、仇人多,还经常被人打的苦活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明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事件,例如明朝的法律以及制度,即使是清朝也从中汲取了许多相同之处,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明朝时期的独特职业锦衣卫,它究竟有多厉害?

锦衣卫制度,其实是在元代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的“皇帝或诸王拥有直属亲军”,这一传统制度之上,孕育出来的。

要说锦衣卫制度的缘起,还得从元朝讲起呢。因为讲到底,锦衣卫不过是一支由皇帝直领的亲军,而这一传统,其实是在蒙古人入关建立起大元王朝的时候,带到中原来的。

据《元史》载,皇帝“内立五卫,以总宿卫诸军,卫设亲军都指挥使。外则万户之下置总管,千户之下置总把,百户之下置弹压,立枢密院以总之。遇方面有警,则置行枢密院,事已则废,而移都镇抚司属行省”。

也就是说,按照元朝的军制,内有总制亲军都指挥使统帅下的“五卫”,是为皇帝的亲军;外有行省下属的都镇抚司,才是朝廷的最高军事机构。而当朱元璋设置自己统属下的官职的时候,稍作修改,便照搬了过来。

如《明通鉴》所载,“(元至正十六年)秋,七月,乙卯朔,诸将奉太祖为吴国公,以元御史台为公府。……于是置江南行中书省,太祖自总省事。……置帐前亲军,以冯国用为总制都指挥使。”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其后又将“帐前亲军指挥使司”重置为“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皆为朱元璋直属的亲军。后来当朱元璋于洪武十年,“罢府及司,置锦衣卫。统军与诸卫同”(据《大明会典》)。其中所提及的“诸卫”,便是指此处的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

当然,除上文提及的“十七卫”以外,朱元璋亦曾沿袭前朝制度,设置过亲军卫、御中军(设置于至正十八年十二月)、拱卫司(至正二十四年)等机构,亦兼有禁卫的职能。

总而言之,即为朱元璋在创业的过程中,便始终有意的为自己保留着一定数量的由自己直属的亲军充当禁卫,尽管在这期间由于其身份的不断提升,实力的不断壮大,官制频繁变动,而这些直属的亲军,都一直牢牢地攥在他的手里,没有改变过。上文中笔者之所以称“一定数量”而非“一支”,其实是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十七卫、亲军卫、御中军、拱卫司等机构,都兼有禁卫的职能。

而锦衣卫正是将以上机构中编制为禁卫职能的人员再注入到仪鸾司后,组建起来的。

锦衣卫的形象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服飞鱼服,佩绣春刀”,这是锦衣卫的经典形象,也是《明史》中有据可考的形象。

《明史·职官志五》记载:盗贼奸宄,街途沟洫,密缉而时省之。

《明史》中已经把锦衣卫的所有职能都记载清楚了,又由于锦衣卫直属于皇帝,他们逮捕任何人都不会有任何的部门过问,不用任何的手续直接去逮捕就行,而且他们还有自己的监狱——诏狱。锦衣卫与东厂并称为“厂卫”,成为了让明朝百姓闻风丧胆的机构。

锦衣卫“一把手”是指挥使,皇帝心腹之人。指挥使下设十七个所,有千户、百户总旗等职位,他们死后家里人可以继承位置,如果没有子嗣的,就再选新的民户替代。锦衣卫最下属执行任务的人被称为“缇骑”,在朱元璋时期,缇骑只有500人,到了朱厚熜时期,缇骑人数达到6万人之多,并且锦衣卫的稽查风格与东厂相似,收买流氓作为准特务,加上这些流氓准特务的话,明朝直接间接养了十五六万特务。

那么,这群人究竟有多厉害,三个故事说明一切。

明朝有个学问家叫钱宰,对先秦诸子百家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当时,朱元璋读《孟子》,发现孟子的思想很不友好,尤其是“民贵君轻”,这种论调,让朱元璋很不自在。于是他决定找一位学问家,修正里面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

这个任务落到谁的手上呢?落到了钱宰手里。很快,钱宰就被征调入朝,奉命编写《孟子节文》。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没入朝的时候,当然很自由,发发牢骚也无所谓。但入朝之后,虽然衣食无忧,但以前那种自由显然没了,还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这样的日子久了,钱宰实在忍不住,很想发发牢骚。有一天,他在家吟了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钱宰自认为自己小心翼翼,已经做到了万分小心,没想到这首诗还是被朱元璋知道了。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笑嘻嘻地对钱宰说:“爱卿,你昨天作了一首好诗,但有一个地方还是有个问题,有点不恰当。比如说,我没有嫌弃你啊,为何不将‘嫌’字改成‘忧’字。”

还没等朱元璋说完,钱宰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没想到来到朝堂后就听到朱元璋这么一番话。他已经做得极其小心了,但还是没能逃过朱元璋的耳目。看着脸色发青的钱宰,朱元璋说这次就算了。

得到朱元璋放过一马的消息后,钱宰立即磕头如同捣蒜,一再跪谢皇帝的不杀之恩。

第二个故事是宋濂的。

宋濂也是一代大儒,学问好,做人也非常谨慎。对于这样一位名儒,朱元璋非常敬重,选定他为太子的老师。按理说,这肯定是令朱元璋百分之百放心的人物,但他还是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监控。

有一天,宋濂请客,邀请了几个同僚过来喝酒。结果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张口就问宋濂:“你昨天是不是喝酒了?”

宋濂回答是。朱元璋接着又问:“你是和哪些人喝酒的?都吃了些什么呢?”

宋濂如实地一一汇报,回答完后,朱元璋很高兴,因为跟锦衣卫向朱元璋汇报的一模一样,完全吻合。

朱元璋是高兴了,殊不知宋濂早已被吓得一身冷汗,他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监视,只能死心塌地地为老朱家服务。

还有另外一位姓宋的官员,叫宋讷。洪武初年应征编礼、乐诸书,事竣,不仕归。后经推荐,担任国子助教,随后改文渊阁大学士,再迁国子监祭酒。宋讷为学严立学规,治太学有绩,颇受朱元璋的赏识赏识。

有一天,一个学生给他敬茶时,不小心把茶具打碎了,令老宋有些生气。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宋讷:“昨天你为什么生气啊?”

宋讷心中暗惊,如实回答说:“昨天有学生不小心跌到,打碎茶器。我自愧教育不当,所以生自己的气,陛下您从哪里知道的?”

只见朱元璋一招手,旁边的人随即拿来一幅画,画的正是宋讷当天生气的模样。估计此时的宋讷跟宋濂一样,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可怕吧!

这就是朱元璋的特务政治,锦衣卫干得好事!简直就是现代的视频监控。

然而,历史上的锦衣卫其实并没有如此风光,他们不仅工资低,仇人多,甚至还经常被人打。由于锦衣卫身份的特殊,因此他们这个群体之中很多人为了能够获取最新的也是最有用的资讯,通常需要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伪装。

因此,对于明朝官员而言,很有可能他们家中的奴仆之中就有锦衣卫的存在,同时锦衣卫还可能伪装成小摊小贩亦或者是乞丐。锦衣卫不仅获取情报的过程十分艰辛,同时他们还要承担被发现的风险。许多底层的锦衣卫,在被人发现之后,可能会被这些人以其他的理由殴打,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此外,锦衣卫也并非是无法无天的,他们也需要接受别人的监视。我们都知道,明朝之时还有一个特殊的部门——东厂,作为明朝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东厂主要负责分配任务,而锦衣卫的工作则负责进行实行。由此不难看出,其实锦衣卫的社会地位还不如东厂。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8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