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影响历史进程的三大贡献:苻坚功绩有哪些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苻坚(338——385)?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是否就是那个在与东晋对垒,淝水之战中大败,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著名成语联系在一起的苻坚?

不错,正是此人,前秦主苻坚。

编者认为,苻坚从英雄盖世到英雄末路的悲剧人生,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即使到现在依然不失其现实意义。苻坚在历史上也作出了三大贡献.

一.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

公元280年司马氏的晋灭吴,统一全国,仅仅十一年就发生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由于朝廷力量在内战中被大大削弱,国内匈奴、氐、羌等少数民族武装纷纷趁机割据,扩大自己的势力。接着晋室被迫南渡,成为东晋。中国北方陷入了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十六国时期”,形成了南北朝对峙。

这种情况直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才彻底结束了中国的分裂局面。在长达超过两百七十年的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主要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二十多个国。其中只有两个国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一个是北魏(386——524),于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时统一。另外一个就是氐人建立的前秦(351—385)!而前秦就是在苻坚手里实现了基本上统一北方,结束了西晋灭亡半个多世纪的动乱局面,比北魏的统一北方要早五十余年;前秦疆域比北魏还大。仅此一事,就足见苻坚不简单!

二.大力提倡学习汉文化,促进文化融合与民族融合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会这么巨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古以来少数民族领袖带头进行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苻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苻坚自幼就热爱汉文化,有很高的汉文化修养,登基后提倡儒学,重用汉族文人在朝为官,按照汉朝和魏晋制度治理国家。

他十分重视办好太学与各地学校,曾经一个月内三次到太学视察。苻坚要求归顺秦国的其他少数民族领袖也努力读书,因此对于汉文化在北方传播影响深远。秦国灭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代国后,苻坚不但没有杀掉被俘的代王什翼犍,反而让他到太学去读书。因为苻坚认为,什翼犍之所以叛乱和在他统治的地区对百姓暴虐,就是由于没有文化,不懂仁义。苻坚到太学视察时还专门把什翼犍叫来,问他学习得怎么样。这什翼犍在秦国的太学还真是没有白学,从此他不但自己热爱汉文化了,而且要求子孙必须刻苦读书。淝水之战后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恢复了代国,后来代国改称魏国,就是北魏。

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首先办的大事之一就是将太学扩大到三千人。北魏历代皇帝都有很高的汉文化水平,大量重用汉族文人协助治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种子就和一百年前他的祖宗什翼犍被苻坚送入秦国太学有重要渊源。

三.平定西域,延续了汉代以来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公元382年西域有几个小国派使者向秦国控诉大国龟兹欺负他们。苻坚派大将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率领包括铁骑五千的七万大军,征讨西域反叛秦国和欺负各小国的龟兹等国。吕光的大军经过几百里无水的大沙漠,克服了种种困难,焉耆等许多国家都归降秦国。而龟兹纠集与胁迫各国的总兵力十倍于秦军,多达七十余万。吕光恩威并用,以计破敌。龟兹为首的各国联军迅速土崩瓦解,龟兹国王逃走,三十余国都归降秦国。吕光还从龟兹带回来一位著名高僧鸠摩罗什,他对推动佛教在中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当时虽然各国争斗不息,但是都信仰佛教,佛教对于中国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起了积极作用。吕光平定西域是汉代以来中原文化又一次大规模进入西域的重要事件,影响巨大深远。它显示了中原经济文化军事力量的强大,仅仅吕光这一支军队就把一直称霸西域任意欺凌小国的龟兹等国打败。小国深感中原军队文明,不任意杀戮抢掠,善待弱小民族,是他们的依靠。

他们把汉朝所赐表示权力的标志节杖和文字记载的文书都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以示与秦国通好,吕光一一给他们都上表朝廷,换来了新的身份证明,也就是各种头衔封号。(各地国王“不远万里皆来归附。上汉所赐节传,光皆表而易之。”《晋书吕光载记》)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西域各族人民心向华夏,是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疆域史上的一件大事。北魏后来之所以能够与西域经常保持往来,西域各国定期朝贡,佛教在北魏大盛,都和这次苻坚派吕光通西域有密切关系。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8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