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视听 | 《皇室风流史》:宫廷三角恋与夭折的改革 | 国历独家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描绘克里斯蒂安七世与他的王后在婚礼上跳第一支舞的铜版画

文 | 上林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4月上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

乍一看丹麦电影《皇室风流史》的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种八卦戏说,很难把它和“高质量”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部电影在此前的柏林电影节上就斩获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剧本两项大奖,用一种非常古典的方式讲述了18世纪丹麦一场自上而下改革失败的过程,对历史的还原度非常高,是2012年值得一看的欧洲王室电影。

电影讲述德国医生乔安纳·弗雷德里克·施特林泽被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相中,随国王一同游历欧洲。作为国王的私人医生,施特林泽完全左右了精神并不稳定的国王,获得了他的信任,并赢得了王后卡罗琳·马蒂尔德的好感,两人坠入爱河。在王后支持下施特林泽成为事实上的摄政者,进而掌控国家政治,实现他个人的治国理念……

《皇室风流史》导演尼古拉哈·阿瑟在国际影坛并不算太知名,资历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龙文身的女孩》的编剧。阿瑟被这个题材所吸引是因为丹麦的这段历史太有传奇色彩,以至于让人很难相信它的真实;然而,这段往事详载丹麦史册,并被演绎成歌剧和芭蕾舞剧。导演用这部电影表现了作为小国的丹麦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思想变革的历史,也是向近代欧洲启蒙思想致敬。

有暴君气质的精神病国王

克里斯蒂安七世是发源于德国的奥尔登堡王朝的第十三位君主,自1766年起直至其离世,他一直是丹麦和挪威的国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他于1749年1月的一个清晨降生于哥本哈根的克里斯蒂安堡宫中王后的寝殿,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五世与其第一任妻子、英王乔治二世的幼女路易丝公主的孩子。

克里斯蒂安七世的母亲在他两岁时去世,父亲又迎娶了德国人朱莉安娜·玛利亚,也就是电影中的王太后。弗雷德里克五世对儿子的教育不管不问,王子的幼年是在宫廷中的仆役们陪伴之下度过的。王室管家是一个性情冷酷并目光短浅的人,经常用鞭笞来恐吓年轻的王子,许多史家认为,这个人该为克里斯蒂安七世日后悲剧性的命运负上一定的责任。

克里斯蒂安七世的画像

克里斯蒂安七世身材矮小,体格羸弱,他从幼年时就显露出一些精神疾病的症状,不过他倒不是弱智,在有些方面还显露出过人的才能和迷人的个性。弗雷德里克五世喜好喝酒,对治国并无突出贡献,因此人们颇寄望于克里斯蒂安七世,幻想两个王国即将会由一位年轻而完美的国王来治理。1766年1月14日,久病的弗雷德里克五世驾崩,当天17岁的克里斯蒂安七世即位。

在成为国王的当年,克里斯蒂安七世与卡罗琳·马蒂尔德于11月8日在克里斯蒂安堡宫完婚。卡罗琳·马蒂尔德是威尔士公主、克里斯蒂安七世的表妹、英王乔治三世(乔治二世之孙)的妹妹,当时只有15岁。她由严厉的母亲在英国宫廷外抚养长大,由此形成了天真烂漫、不拘小节的性格;她喜欢骑马这类户外活动,会讲意大利语、法语和德语,据说她天生一副好嗓子,能唱出天籁之音。当然,远嫁丹麦的她并不清楚丈夫的精神状况有问题。电影中她满怀着对新婚的憧憬来到丹麦宫廷,在弹奏钢琴时就被丈夫粗暴地打断,克里斯蒂安七世认为乐曲完全是噪音。

婚后,克里斯蒂安七世放任无度,纵情声色。但为了给皇室绵延子嗣,他不得不与王后圆房。1767年,克里斯蒂安七世开始与妓女凯瑟琳整天厮混在一起。在他与王后的儿子出生后,他更是变本加厉,流连于哥本哈根的花柳之地,并显示出施虐狂的特性。他带着随从,在大街上殴打无辜市民,打碎玻璃,以破坏家具取乐。他甚至公开宣称,自己无法爱上王后,因为“与自己的妻子举案齐眉不时髦”。有人认为他有罗马暴君卡里古拉的气质,但说实话,和少年时代就强奸自己妹妹的卡里古拉相比,克里斯蒂安七世玩出的花样算是小巫见大巫了。自1660年弗雷德里克三世起,丹麦就建立了国王大权独揽的君主专制政体,不过历代国王都还算尽职尽责,并无暴君昏君。然而在克里斯蒂安七世当政后,他的精神疾病影响了政府的决策,丹麦的君主独裁政体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卡罗琳·马蒂尔德王后(站立者)和她的姐姐路易莎公主的画像

旁人眼中的卡罗琳·马蒂尔德活泼而迷人。然而,她那毫无矫饰的天性与天真在古板的丹麦宫廷中显得格格不入。比如高贵的丹麦王室女性只能乘坐马车出行,而王后带着孩子步行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这让许多丹麦人为之侧目。王后能亲近的人只有她的第一女侍官路易丝·冯·普莱森,普莱森认为国王的身边人言行越矩,并试图劝服王后离开她的丈夫。1768年,普莱森被流放出宫廷,王后失去了闺中密友,在深宫中更为孤立无援。

1768年,国王决定巡游欧洲,这次出行改变了丹麦“第一家庭”的命运。当年4月,国王在德国遇到了医生乔安纳·弗雷德里克·施特林泽。

孤独的王后出轨了

施特林泽1737年8月5日生于德国东部城市萨勒河畔哈雷,他的父亲——牧师亚当·施特林泽是一位虔诚派神学家。

1752年8月5日,15岁的施特林泽进入哈雷大学学医,5年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大学里,他受到了启蒙思想以及政治批判和社会改良意识的熏陶。他认同这些新思潮,成为了一个自然神论者,虽然承认上帝的存在,但是以为世界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他对爱尔维修的著述及其他一些主张唯物主义的著作颇为赞许。

1760年,施特林泽的父母因老施特林泽的高迁而搬往伦茨堡。23岁的施特林泽不得不第一次开始独立生活,只不过,他的经济条件尚不能满足他对生活品质的期许,但他卓尔不群的才情与优雅的风范很快就使他在上层交际圈中游刃有余,而他也乐于向同辈中人宣扬他那些极具争议的主张。他野心勃勃,借丹麦外交事务大臣伯恩斯托夫的名望向丹麦政府请愿,以获得拨款。他还尝试着撰写大量关于启蒙思想的专论,并将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章刊发在自己的刊物《逐利与享乐》上。

《皇室风流史》剧照,医生和王后

此外,施特林泽还结交了一群从哥本哈根的宫廷里被驱逐出来的贵族友人。这之中就有启蒙思想的支持者布兰德特和兰曹。正是兰曹举荐施特林泽进入宫廷担任心理医生,以照顾即将走访德意志西部、荷兰、英国和法国的克里斯蒂安七世,施特林泽接受了王室的任命。

在长达8个月的旅途中,施特林泽赢得了国王的信赖。而他对于国王的影响也令伯恩斯托夫等大臣欢欣鼓舞,因为国王令人尴尬的举止多少减少了一些。到1769年1月国王打道回府时,施特林泽在哥本哈根被任命为国王的私人医生。5月,他又被授予国务委员的荣誉头衔。

有历史学家认为施特林泽一开始只是把王后当作控制国王的工具而接近她的。实际上,王后最初并不喜欢这个丈夫身边的红人,但她更为自己的婚姻感到沮丧。而施特林泽则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关心这位失落的王后的人,正是在他的劝说和鼓励下,克里斯蒂安七世修复了自己和王后的关系,1769年7月,他为庆祝王后的生日大宴3日。

正如电影中所示,满脑子启蒙主义的施特林泽和来自宪政国度的王后在思想上更为契合。电影中王后对施特林泽暗生情愫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医生为王储接种了天花疫苗。这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当时欧洲还没有发明牛痘接种法,而是使用从中国传入的人痘接种法,相对来说危险系数要高一些。施特林泽还将启蒙主义的思想带到了对王储弗雷德里克的培养中,譬如践行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甚至,施特林泽对于卢梭思想的解读更为激进,他希望孩子更为独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我管理。由于卢梭认为学会耐寒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好处,所以施特林泽让王储即使是在严冬也穿着单衣。

到了1770年春,施特林泽成了王后的情人。

急躁的改革树敌甚多

与此同时,施特林泽的权势也在不断增长,他获得了内阁秘书的职位,在这一职权范围内,凡属丹麦和挪威两个王国政府所有的往来公文都要经过他的手。而此时国王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变得愈加孤僻;从前一直不问朝政的王后成为了宫廷的核心,并与亲信结成了“后党”,她穿男装驾马出现在公开场合,颇有一丝欧洲历史上那些著名强势女主的做派。

王后上位无形中成为了施特林泽在宫廷中的靠山。1770年9月15日,国王罢免了伯恩斯托夫,两天之后,施特林泽成为了枢密院大臣,就此,他的权力得到了巩固并展开了为期16个月的维新,史称“施特林泽时代”。起先,施特林泽还多少有些幕后主事的意味。1770年12月,他开始显得有些按捺不住,12月10日,他解散了国务会议。此后他强制国王签署一道命令让自己获得了绝对的权威——全部的法令或者法律只要有施特林泽签署就是有效的。而国王对这一切麻木冷漠。

《皇室风流史》海报,从左至右依次为施特林泽,卡罗琳王后,克里斯蒂安七世

施特林泽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他自封为伯爵,这倒不是出于虚荣心,只是为了获得与其职务相应的社会地位。本来他有能力为自己获取一笔财富或者土地,但他生活非常简朴,住在王宫两间简陋的偏屋内,真正地为管理国家而活。他授予当年贫贱时的朋友布兰德特宫廷职务,让其照看病王。为了确保属下臣服于他,施特林泽解雇了各个部门中的一大批官员,甚至没有给他们发放退休金或是补偿款。代替他们的是一批施特林泽的亲信,而这些人对于他们即将接管的国家一点也不了解。

从1770年12月18日到1772年1月16日,施特林泽至少下达了1069件内阁指令,平均每天超过3件,改革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废除酷刑;废除强制劳动;废除出版审查;废除从贵族中遴选官员的制度;废除宫廷中的繁文缛节;国家不再对效益低下的制造厂商拨款;对赌博和豢养上等马匹的行为征税;惩戒贿赂行为;重建司法机关以减少腐败;建立国有谷仓以平抑粮价;将农田分配给佃农;军队整编及裁军;大学改革。

施特林泽并无太多的行政经验,虽然思维敏捷头脑清楚,但是缺乏预估行动后果的能力。他又带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急躁,认为一切事情都应该当场完成,每当其进程受到反对而延缓下来时,他都视为愚钝。他推行宗教自由,却被民众视为给无神论大开绿灯。这种疾风骤雨式的改革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有一件事情颇能说明施特林泽改革的轻率,电影全部是丹麦语对白,而历史上由于奥尔登堡王朝的德国基因,宫廷中是讲德语的。王后出自英国汉诺威王朝,这个家族又源自德意志的汉诺威选帝侯,直到王后的哥哥乔治三世,汉诺威王朝才首次出现一个不带德国口音的君主。因此,虽然学过丹麦语,但王后在宫中用德语更为顺理成章一些。谁都清楚一个国家使用两种语言不方便,但施特林泽却下令官方语言为德语,并用德语颁布他的法令。丹麦和德国的关系本就剪不断理还乱,两国为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归属问题争了几百年,王太后是德国人、此前的重臣伯恩斯托夫是德国人、施特林泽又是德国人,这样做无疑挑动着丹麦人脑中对德关系这一敏感神经。

大规模砸掉公职人员的饭碗和削减贵族的权利让施特林泽树敌甚多,而他与王后的私情也让对其统治的不满情绪蔓延到了民间。

改革者被残忍处决

或许是王后太过张扬的性格最终害了他们。本来,如果她谨慎一些,拥有一个情人在欧洲宫廷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她显然缺乏深思熟虑,似乎是在过了几年不幸的婚姻生活后突然坠入爱河让她恨不得向全世界公开自己的青春与欢乐,她向女仆夸耀自己的恋情,在施特林泽每次到她房间拜访后,她一再露出凌乱的衣着。两人在夏日别墅里公开同居,在宫廷舞会上举止痴狂,后来一起住进宫里一座豪华小楼,一个在楼上、一个在楼下,但有秘密楼梯相通。这些事情全哥本哈根人都知道。1771年7月,王后诞下了一个公主——路易丝·奥古斯塔,这个女孩明明白白地酷似施特林泽,事情再也没法掩盖下去了,人们对施特林泽的愤慨终于被点燃。

此时,各路反对者走向联合,他们将施特林泽与国王对立了起来。在宫廷这个小圈子以外,大多数人开始相信,他们的国王没有疯,只是受人控制下逐渐式微。反对者借王太后朱莉安娜·玛丽亚之名,意图扳倒施特林泽,而王太后则打算以此削弱国王的权力,以确保其自身和她的儿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安全。

政变的过程非常简单,一点儿也不惊心动魄。1772年1月16日,在一场宫廷假面舞会之后,阴谋者冲进了克里斯蒂安七世的寝宫,吓得国王神经错乱,并迫使他签署了逮捕令。之后他们带着军队把这对恋人抓了起来。

国王重掌大权,被民众送上金色的马车在哥本哈根巡游的消息一度引得举国欢腾。法庭开始了审判,王后否认自己和施特林泽有任何瓜葛。而对施特林泽的指控主要针对其忤逆国法,篡夺皇权。施特林泽为自己展开辩护,声称自己与王后之间的情谊是无罪的。

《皇室风流史》剧照,施特林泽被押上断头台

4月27日,在三万民众的围观下,施特林泽和布兰德特被处以极刑。电影只展示了施特林泽被押上断头台和刽子手举起大斧,历史上行刑的过程极为血腥——两人被剁掉了右手之后斩首,他们的尸首被肢解成5块,施特林泽的首级还被挑在长杆上示众。用这种中世纪式的野蛮行径来宣泄对施特林泽的怨恨,严重地破坏了丹麦在全欧洲的形象。

英王乔治三世终于决定干预这一重大事件,他派出一艘船准备把妹妹接回国,但英国宫廷并不想把这个“堕落妇人”放在伦敦,最后乔治三世安排王后到汉诺威的策勒去居住。此后,她再也没有见到过她的一双儿女。1775年,她死于猩红热。

保守派势力重新上台,施特林泽制定的法律和法规全部被废除。克里斯蒂安七世依旧是个傀儡,掌握权力的是他的继母、王太后朱莉安娜·玛利亚。直到1784年,克里斯蒂安七世和卡罗琳·马蒂尔德王后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到了16岁,有资格参加国务会议。年轻的王储采用了施特林泽的办法,把一份文件放在父王面前让他签署,以父亲的名义摄政,成功接管了国家,并于1808年父亲死后成为国王,是为弗雷德里克六世。从某种角度上说,他是施特林泽衣钵的继承者,他摄政时,进行了许多自由化的改革,其中就包括1788年农奴制的废除。他在位时,丹麦在对外战争中一败再败——海军被英国重创,挪威被割让给瑞典。丹麦的国际地位一降再降。

统治者失去争霸欧洲的野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弗雷德里克六世那个“失败”的年代,丹麦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还诞生了诸如安徒生和克尔凯郭尔这样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在从前那个被冠以“北欧海盗”的国家,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就长按二维码赞赏一下吧!

国家人文历史 ∣id:gjrwls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订 阅 季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国历原创产品

↓↓↓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7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