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翁丁村的民族风情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翁丁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的一个群山环抱的佤族村落,距离沧源县城约为30公里。全村有近百户人家,400余人口。由于至今仍保持着颇具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翁丁村又被人们称之为翁丁佤族原始部落。

站在山包上,俯视另一个山头被绿树包围的错落有致满是茅草房的寨子,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翁丁古寨顿时充满了神秘感。

古寨风情

通往寨门的路上,看到一些挂着牛头骷髅的木桩,高矮粗细都有。进寨的路不宽,都镶有鹅卵石。从路面上鹅卵石的光滑程度推断,这寨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应该不假。那每隔几步挂着牛头的木桩叫牛头桩。牛头桩是佤族村落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牛头桩一般立在寨子周围。牛头桩越多,桩上的牛头越大,证明寨子的财富越多,势力越大。

不远的大青树下,有一道完全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门,这就是翁丁村的寨门了。寨门很简单,一边倚靠大青树,一边栽了三个木柱,用几个横杆钉了,顶上用竹片将茅草固定,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并不显得陋敝,看看那高悬在门头的牛头骷髅,或多或少还感觉有那么一丝威严。佤族人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寨子的门随时敞开,家里的门也一样的没有实际意义,顶多是为了防止牲口出入,用树杈之类的东西拦一拦而已。

木鼓,被佤族人视为可通天的神器,是历史上佤族用来驱邪祭奠、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决斗必不可少的用具。过去,每个佤族村寨都有一间或几间木鼓房,每间木鼓房里都有一对木鼓,谓之公鼓和母鼓。关于木鼓的传说很多,起源不明,但可以确定它是佤族多神崇拜的产物。

由木鼓派生而来的是木鼓舞,它是佤族人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体现,是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的折射。随着历史的前进,文化的发展,这些舞蹈已逐步脱离原始宗教的范畴,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反映佤族灿烂历史文化、强悍的民族精神、向往光明幸福并执着追求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近年来,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整理,这些舞蹈逐步展现在舞台上。专家们评论说:木鼓舞是“最壮丽的舞姿、最动魄的鸣响、最神圣的时刻、最辉煌的太阳”。2006年,木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进入翁丁,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村子除了老者和小孩之外,就是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女,那些二三十岁的男女青年都外出打工了。佤族人能歌善舞,随便拿一片树叶他们就能吹奏出美妙的音乐,一把独弦胡,他们就能拉出动听的曲子,无论男女老少,只要音乐一起,他们都能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正因为如此,很多有识之士就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文艺团队,到全国各地去表演佤族风情节目。佤族是一个爱张扬、好表现、接受新事物相当快的民族,他们走出佤山闯世界,据说,活跃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的表演团队多达几十支,他们多则几十人,少则十几人。很多佤族女演员被誉为“东方的黑珍珠,亚州的野玖瑰,云南的黑牡丹”,深受游客欢迎。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7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