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地动仪”,为什么会从历史课本上删除?专家说:它最初复原的理论是错的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发明,其中地动仪的故事相信大多数人在小时候都有所听闻,然而现在却从历史课本上删除了,那么这是为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地动仪”,为何会从历史课本上删除?专家说:它最初复原的理论是错的。

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汉顺帝阳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里。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地区)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张衡所处的 东汉时代 ,地震比较频繁。据《 后汉书 ·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 阳嘉 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架 地震仪 。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七百多年。

让我们把时间条拉倒1949年。

新中国成立了,举国上下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新气息。

也是此时,王振铎被任命为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与此同时,他也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复原一批代表古代文明的文物,以作宣传弘扬中华文化之用。

而这批文物里,就有候风地动仪。

王振铎早些年就苦心钻研过这一古代科技中传说级的地动仪,接到国家命令之后更是马不停蹄宵衣旰食。

终于在1951年,王振铎利用“直立杆原理”设计并复原出1:10比例的“张衡地动仪”模型。

那是一个热情沸腾的特殊年代,王振铎的地动仪模型一出,就收到了空前的关注度和热烈的反响,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古代文明的荣耀之下。

于是,在全国上下炙热的目光中,这个地动仪模型很快被编入了全国中小学教科书。

紧接着,各大报纸媒体也大篇幅的报道了关于候风地动仪的历史记载和神奇伟大,邮政局也发行印有地震仪模型的一套特种邮票,并将之命名为“伟大的发明”。

不同于两千年前用于测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件复原后的候风地动仪,担负着中华文明的普及和推广使命。

在国内这股热潮的推涌之下,候风地动仪的名气很快走向了国际。

但是却收到了普遍质疑的声音。

国外专家学者发出来措辞严厉的怀疑批判之声,奥地利学者雷立柏尖锐地写道:“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正是华夏科学停滞特点的典型表现”。

渐渐地,国内专业学者也有了质疑之声。

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也是王振铎的好友,曾笑谈:房梁下吊块肉都比你那个模型强。

史学家们则从根本上质疑了地动仪的真实性,他们认为,若是地震仪真的有后世描述的神效,那么不至于存在了百年不到就遗失掉;并且秦汉时期的很多文献本身具有想象和夸张性,比如《列子·汤问篇》就讲了扁鹊给两个人换了心脏并康复的故事。

虽然质疑之声四起,但是并没有有人确切的解释地动仪的存在。并且在那个时代,地动仪代表的不仅是历史,更是灿烂辉煌的古文明,人民正需要这股文化自豪感来走出被捶打的百年近代史,振奋精神,奋起直追。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地动仪的记载却从历史课本中消失了,那么这是为何呢?

原本说是张衡的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当然,现代技术也告诉我们,地震无法真正被预测到出来。而专家们经过对地动仪的实际试验后,也发现地动仪并没有传说中的可以预测地震的功能,况且我们看到的所谓实体的地动仪都是后人仿制,张衡本尊发明的地动仪,早就下落不明。

这就说明了两个可能,一方面,可能张衡的地动仪真的不能预测地震,或者说根本不是用来预测地震的。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后代仿制的地动仪和张衡的地动仪不是一回事,出于严谨的学术态度考虑,张衡的地动仪最终被删除教科书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