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为什么称长平之战是纸上谈兵呢?原因都是因为赵王的这一举动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纸上谈兵”出自于战国时期秦国对于统一全国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一战,最后结果是秦军大胜,而赵国在“纸上谈兵”的主角赵括的带领下几十万大军被坑杀,此战之后赵国实力大降,已经没有直接与秦国作战的能力了。按照战争的习惯性思维,战争不单单是只需要一个将军,需要国家经济、国家外交、国家政治等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因为仅仅是一个无能的将军也不足以将那几十万的大军送到敌人的屠杀坑前。

国家外交又是战争中尤其重要的一环,大型战争不是说打完就两国回家就好的,背后牵扯的东西一样很多的,而长平之战的赵国能导致如此大败很大程度是因为赵国的外交策略的失败。公元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赵奢大败,后来一个提出非常重要战略外交政策的人进入秦国为秦君秦昭王建议,远交近攻。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再攻打韩国的时,韩国的上党郡被秦军隔断,韩国国君希望将上党郡献给秦国这次战争就算过去了。而这个上党郡郡守冯亭比较“爱国”,于是想到了将上党献给赵国,用此来将战火带向赵国,兴许自己的上党还能保住,而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又一直想着可以占便宜,于是想来想去就把上党郡给接下来了。


果然就像冯亭想的一样,秦军进攻赵国,而赵国在大将廉颇的防守下,虽然是败战,但是还是能过固守的。就在战争初期,战败的情况下,赵孝成王就已经想着求和了,而这求和的方式,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去保证自己几十万的大军还能继续战斗。赵王找来了大臣商量,当时主要是两个想法:

一、大臣楼昌认为,现在秦军虎视眈眈,并且秦国部队的一贯做法是,只要是想消灭哪里,按照他们现在的实力一定要拿下来,赵国现在还真的没有一定战胜秦军的实力,不如派出高级使者向秦议和,这样应该就会没事了。

二、大臣虞卿认为,现在秦军是强,但是他们长途进军,肯定也是有问题的,而现在去议和,就像是求饶,赵国讨不到任何便宜,不如现在拿出财宝去魏国、楚国等大国,然后表面当做是结盟,而现在的秦国最怕的就是结盟,如此一来再去议和相信秦国肯定不会太为难我们,毕竟是在同等力量的情况下。


后来赵王没用用虞卿的建议,而是派出使者去秦国议和,秦国装出与赵和好的样子,让其他国家都以为秦国不会再去打赵国了,接着用反间计让赵括代替了老将廉颇,最后导致了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至此之后赵国就再也没有直接对抗秦国的力量了。

这就是赵王的外交错误,议和不是一味的求全,议和要在有同等实力的情况下,而当时联合其他诸侯国才是壮大自己的途径,不过明显是赵王只知道自己的城池不要丢失,殊不知秦王要的是全国,不在乎这一时的赵国土地。虽然赵括作为主将也是需要为那几十万将士负责的,而赵括上任是在外交失败之后。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30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