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白起要坑杀40万赵国战俘,不是他弑杀,而迫不得已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提起武安君白起,大家首先会想到战国时期的第一杀神,而他杀神的名号是从他坑杀40万赵国战俘起,开始声名鹊起的,那么他为何坑杀40万战俘,真正的原因不是他弑杀,而是迫不得已。这是怎么回事呢?

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四十万赵兵投降。

白起与部下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 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异迹略》中,记载陕西 宝鸡一带,只要疫病一起,就会立“克长平四十万士卒秦太尉武安君白”、“武安副将司马靳”旗号祭祀,希望白起与其副手 司马靳能保佑当地居民免于 瘟疫。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记载:“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杀人的原因就是七个字 非尽杀之,恐为乱。

从侧面来看,秦赵两军对峙多年,粮食问题严峻,甚至出现了吃人肉的惨剧,对于这些投降的人,如何安置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自己人都吃不饱,拿什么来供养赵军降兵呢?

而且杀之也是对于手底下的士兵的奖赏,这从何说起呢?

商鞅变法以后在秦国制定了严格的赏罚制度,尤其是鼓励士兵上战场厮杀,还会根据杀敌多少奖赏功爵,规定如果士兵能取得敌人首级,则会赏赐良田一顷,爵位一级,还会免除刑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每逢打仗秦军各个身先士卒,勇猛冲锋。

当然有赏也有罚,如果自己损失惨重,还要遭受惩罚,如此一来就必须要大大杀伤敌军才可以,白起征战一生,从来都是有了完全把握之后才会动手,每次都以压倒性的胜利取胜,此时秦赵双方对战,白起以重兵围困,只是将赵国的先行部队打败,后续还有几十万人存活。

因此这些战功根本不够分的,如果不大开杀戒士兵们没有功绩,自然心生不满,甚至回国之后还会遭到惩罚,白起不想挫伤士兵信心,因此只能出此下策,《史记》记载,死战战场上的赵军大致有六万人,但是秦军却有二十多万,根本不成正比,就这样的功绩如何让人信服,按照秦国“首功制”,杀了降兵,皆大欢喜,既能让士兵得到奖赏,也能鼓舞士气。

而且秦军士兵足够强大,对于这些惨残弱的降兵,或许真的没有看在眼里,万一让他们加入秦国,这些人的吃饭也是一个大问题,更不能放他们回家,不然就前功尽弃了,因此白起出于多方考虑坑杀降兵,或许这一切也不是白起能左右的,甚至白起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毕竟真正下决定的还是皇帝

所以从当时的形势来说,白起坑杀40万赵国战俘的举措,也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2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