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霍光如何扶持刘询登基?最终霍光家族结局如何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人,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之所以能进入朝廷,全靠的是霍去病的缘故。

按照世俗的喜好,忠心耿耿的为官者总是会得到人们的爱戴,在长久的忠义思想的浸淫下,“忠”和“奸”泾渭分明,没有一丝混淆。对于那些不忠不义的篡位者,人们嗤之以鼻,厌恶至极。对于那些忠义的英雄们的故事,更是乐于传颂后世,使其千古流芳。

其实,在真正的古代官场里,忠和奸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但凡是被怀疑衷心的,肯定是一些治世之能臣,而一个平庸的官员,想不衷心都难。

在古代,朝堂上百官在列,各有各的本事。而在历史上,因为功高震主而被怀疑的能人大有人在,即使没有谋反之心,到时候,大大的帽子扣在头上,说是反贼那就是了。

其实,真正的聪明人心里总是七窍玲珑,把什么都预算在列,什么都心知肚明。这样的人如果想要活命,是不可能一心一意为君王的。最是无情帝王家,想要在虎狼环绕的朝堂上安身立命,首先要活络圆滑。

所以,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那些左右逢源的人,最缺的是那些对君王言听计从的庸人。

所谓豪杰,在治世并不是不存在,而是他们没有机会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也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一说了。乱世之中,国不成国,君不成君,在活命和保一个不那么信任自己的帝王上,聪明人都不会坚持选择忠义的,否则,那就是傻子。

在繁盛的西汉王朝,就曾经出现了这么一位能臣,他就是霍光。刘彻风光一生,临了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立子杀母。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让霍光抓住了机会,成功的把持了朝政。但是,霍光并没有打算取而代之,而是尽心尽力的辅佐新主,成了恪尽职守的好大臣。

此外,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霍光哥哥的孙子霍云都是中郎将;霍云的弟弟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掌握胡、越兵权;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长乐、未央宫的卫尉,掌管整个皇宫的警卫;霍光兄弟的女婿及外孙都有资格参加朝会,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的官职。

在霍光与其他几人同受武帝顾命之时,他的官职最小。但是,由于他“资性端正”,并主持推行了一系列很得人心的措施,使得他的威望越来越大,这就引起了其他几个顾命大臣的不满,特别是上官桀、上官安父子。

当霍光的权力日重时,上官安与其父合谋,企图通过霍光立自己的女儿、霍光的外孙女为皇后。如果此事成功,无疑对霍光的权力构成极大威胁,霍光遂以其女年幼这一正当理由而加以拒绝。可是上官父子不死心,通过昭帝姊盖主的关系,立其为后。上官父子为了报答盖主,想封盖主情夫丁外人为侯,霍光又不许,这就引起了上官父子与盖主双方的不满。

武帝子燕王旦,早就对昭帝继位不满,他曾于始元元年与齐孝王刘泽谋反,霍光未予追究。但刘旦仍不死心,反而认为一向办事谨慎、公正的霍光是他登上皇位的最大障碍。于是,处于不同地域、不同地位的上官桀父子、盖主、燕王旦、桑弘羊等人由于共同反对霍光而联起手来,形成了燕盖集团。

此后,燕王刘旦、上官桀等人多次上书,想通过进谗言而离间昭帝与霍光的关系,然后再除掉他们。但其诡计被年仅十余岁的昭帝识破,于是他们又策划通过武力解决问题。元凤元年,他们的阴谋败露,燕王旦、盖主自杀,其余人族诛,这就是“燕盖之乱”。

需要指出的是,霍光与燕盖集团的冲突,从表面看是无是非可言的争权夺利的政争,实则不然。因为从《汉书》的有关记载来看,燕盖集团的成员不仅有极强的权力欲,而且目光短浅、品行不端,并不具备领导西汉走出困境的能力。在这一点上,霍光要胜出他们许多。

元平元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病死,没有留下子嗣。霍光经过一番考虑后,决定立武帝孙昌邑王刘贺为帝。但是,让霍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刘贺,目无礼法,在为昭帝服丧期间,“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衣车”。尤其让霍光不能容忍的是,刘贺刚愎自用,不听人谏,并把自己原来在封国时的一大批亲信带入朝中,严重地威胁到了霍光的地位与权力。霍光听从大臣之言,废刘贺,并诛杀了他的众多谋臣。

废掉刘贺后,霍光召集群臣商议再立新帝问题。最后决定立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刘病已为帝。因为他与其他诸王不同,“兴于闾阎,知民事之艰难”(《汉书·循吏传》),出身于民间,了解人民疾苦,这可保证在他即位后休养生息政策仍能继续实行;他的左右也无有对霍光构成威胁的心腹幕僚,这使霍光很放心。汉昭帝元平元年六月,刘病已登基,是为汉宣帝。

霍光秉承武帝遗志,全力推行轮台诏书,使西汉王朝逐渐摆脱了武帝末年的困境,出现了“匈奴和亲,百姓充实”(《汉书·昭帝纪》)的局面。事实证明,霍光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的,是顺民心的,所以迎来了“昭宣中兴”,社会经济再度出现了繁荣。这与霍光的功绩是分不开的。

对霍光的功绩,汉宣帝有一个总的评价:

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后来,宣帝又思股肱之美,图画十一功臣于麒麟阁,霍光居于首位(《汉书·苏武传》)。一代史家班固也认为霍光“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

既然霍光功绩如此之大,又得到了权威人士的肯定,那么,霍氏家族在霍光死后不久即遭诛灭的原因究竟何在?

前面已经提到,霍光为人极为小心谨慎,“出入禁闼二十余年”,“未尝有过”。这才使他赢得了武帝的信任。霍光掌权初期,也是小心翼翼的,褒赏符玺郎等事可以证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位的稳固,霍光逐渐地改变了原来的做法,他变得不那么小心谨慎了,权力欲开始膨胀起来。特别是在昭帝末宣帝初,霍光大量地把自己的故吏、亲属安排到重要位置。

霍光的家人甚至奴婢也依仗人势,恣意妄为。连流传下来的汉乐府中都有“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辛延年《羽林郎》)的诗句。

霍光死后,其家人与奴仆更是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他们僭越礼制,私自扩大霍光的陵制与自己的府第;目无皇帝,霍云“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

霍氏的骄纵无节,严重地危害到了西汉专制主义皇权,宣帝自然不能容忍。但在霍光生前,宣帝念其忠于汉室,有拥立之功,又握有实权;而自己初起民间,势单力薄,羽翼未丰,因此不敢贸然对霍氏下手,而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在宣帝的精心策划之下,霍光死后仅两年,霍氏就罹族诛之祸。显赫一时的霍氏昙花一现,在西汉历史上消失了。

霍氏的被诛灭,固然是它本身后来骄奢放纵的结果;但从另一面看,霍氏家族也只能有这样的结果。功高震主,“威震主者不畜”,霍光的功劳太大了,地位太高了,名声和影响甚至超过了皇帝,当然为皇帝所“不畜”了。所以,霍氏的族灭,应当看成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结果。这是一个悲剧,一个注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2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