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刘邦一句骂人的话,为什么被骂者无怨,反而甘心继续为他卖命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中国历史上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可以说是比较喜欢骂人的皇帝,而且骂得最粗俗也最有味道,有次他一句骂人的话,让被骂者听得舒舒服服,甘心继续为他卖命,这是怎么回事呢?

太史公在《史记》里写刘邦的骂人,为的是突出刘邦的人物性格。因此,刘邦骂人的话——它的传神处,不同的理解,留给人的“刘邦形象”自然就会有所不同。

汉高祖十年九月,刘邦手下的大将陈豨造反,掠夺了赵、代等地,刘邦亲自征讨。到了邯郸后,刘邦问手下的周昌:“赵地有壮士可以派任将领的吗?”周昌回答道:“有四个人可以担任将领。”等到这四个人来谒见刘邦的时候,可能是他们的外貌给刘邦的印象太糟糕了吧,刘邦不仅破口大骂:  竖子能为将乎? 你看,这话骂的,随口而出,不假思索。看来,地痞出身的刘邦尽管地位变了,但乾坤易改,本性难移,素质并没有多大提高。刘邦的这句骂人话,最能反映刘邦性格的,关键是“竖子”一词。有不少人认为“竖子”就是“小子”的意思;《辞源》就是这样解释的:对人的鄙称,犹谓“小子”。所以,有的人(有的书)顺理成章地就把刘邦这句话翻译成了:这些小子也能当将领吗?

这样的翻译,表面看好像很符合“规范”,但显然不符合刘邦的口吻,因为这样的语气太软绵绵了,十足的书生气,以刘邦的性格和当时的心境,他不可能这么文雅地骂人。  固然,“竖子”一词是对人的蔑称,几乎成为古人骂人的通用语,这没错。关键的是,对人的蔑称,蔑称到了什么程度,这就要依据骂人者当时的语境,加以理解和把握。

同样的,刘邦还有一句骂人话,也很有意思。汉高祖三年,楚汉战争相持阶段,项羽把刘邦围住了,刘邦既着急又害怕。他的手下有个叫郦事其的给他出了个主意,叫刘邦分封六国的后代,说这样会获得老百姓的拥戴。也许有病乱投医的缘故吧,刘邦听后就同意了。  

哪想到呢,张良听后认为不可行,并高屋建瓴地从八个方面阐述了这个主意不可行的道理,其中有一条说道,你封了六国的后代,各方的谋士说客都回去侍奉他们的主子了,谁还追随您?刘邦听后,如醉方醒,大骂郦事其:竖儒,几败而公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次事件,说的是韩信身边有一位谋士,名叫蒯通,他跟战国时的苏秦张仪一样,都是纵横家,他能看出韩信的野心,打算助他称帝。当时刘邦跟项羽交战,恰好被射了一支冷箭,身受重伤之际,刘邦为了稳定军心,忍痛劳军,正在这时,蒯通带来韩信一封信。

韩信在信中写道:"齐地变诈之国,其民反复不常;兼南邻楚国,其势不定,恐或生乱;今臣权轻,不足以安之,愿请齐王印,暂为假王以镇之。"刘邦看到信后大怒,韩信竟然在自己受伤之际趁火打劫,当时刘邦跟项羽平分秋色,韩信帮谁谁就能得天下。

刘邦看到韩信的信,破口大骂:"伤病困苦在此,旦暮望你来助我,反欲自立为王耶?" 蒯通看着刘邦的反应,心中暗暗高兴,他觉得刘邦这一下真的要跟韩信闹翻了,那么自己就可以跟韩信齐心协力,共创一番大业了。

然而蒯通没有想到,刘邦翻脸比翻书还快,他立马又骂道:"韩信真器小也!大丈夫定天下,制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一边说一边走下来,对蒯通一脸示好的神色,蒯通一看才知道,刘邦城府之深,实在令人害怕,他想要劝说韩信造反,恐怕是不行了。

要说刘邦果真有两下子,竟然能对着一个谋士表演,换得自己的喘息之机,要是他直接跟韩信撕破脸皮,恐怕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三国鼎立"时代了,刘邦虽然破口大骂韩信,但韩信却被骂得舒服,刘邦当真把齐王封给他,此后韩信也老老实实为刘邦卖命了。

然而韩信趁火打劫的事情,刘邦心里一直记仇,等到他夺得天下了,就让老婆吕雉把韩信给打死了,原来刘邦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笑面虎,想想也真是令人不寒而栗,不过人家毕竟是皇帝,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刘邦能当上皇帝嘛。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2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