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康熙八岁时继承皇位 这个时候孝庄为什么没有选择垂帘听政?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清朝顺治驾崩后由年仅八岁的康熙继位,由孝庄亲自主持登基,并颁诏大赦天下,改年为康熙元年。但这个时候康熙只是一个孩童,并不能涉及政事。

玄烨即位刚两个多月,江南桐城县生员,就到了皇宫门前请命孝庄太皇太后来垂帘听政,原话是“请垂帘以襄盛治之隆”,他引用了宋代多位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建议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而当时的很多大臣也认为孝庄德高望重,完全有驾驭朝政的能力和威望。

因为当时康熙毕竟才8岁,尚且是个孩童,少不更事,而且垂帘听政历史上有先例可循,看起来孝庄垂帘听政是理所应当,然而为何孝庄太皇太后果断拒绝呢?

顺治是一个多情的皇帝,由于自己的爱妃去世,自己也英年早逝,于是年仅八岁的康熙继位了。这是孝庄皇后再次可以垂帘听政的机会,此时的孝庄经历了太多,有着大量的经验和阅历,是一位很厉害的政客。在当时甚至有大臣奏请孝庄垂帘听政,以求稳固家国安定。但是孝庄依然遵守了老祖宗的规定:后宫不得参与政事。成为了康熙坚定的后盾,帮助康熙扫除了鳌拜一党,平定了三藩,为康乾盛世做了很好的铺垫。

首先孝庄辅佐康熙是历史的进程把她逼到了这一步,她才勇敢地把重担挑起来,然而她自己本身毫无谋取个人权力和至高无上地位的欲望。

自从顺治驾崩后,孝庄太后就开始掌管起重大朝政,但是她却从不直接出面处理政务,为了国家政务有效运转,在康熙皇帝亲政前,实行四大臣辅政体制,孝庄本人除了一心辅佐自己的皇孙做一个好皇帝之外,别无她求,因此断然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

其次,为了大局考虑,清朝传统的祖制规定,如果皇帝年幼,国家政务应该由宗室王爷摄理,然而当时顺治年幼,多尔衮摄政,由于权势过大,差点谋权篡位,因为顺治临终的时候,改革了传统旧制,决定由上三旗的元老重臣共同辅政。

辅政大臣和皇帝休戚相关,命运相关,又对皇位不构成威胁,因此这样的安排很有利社稷稳固,辅政大臣和皇帝以及太皇太后之间,不仅仅是君臣关系,还有旗主和旗员之间的隶属关系,要随时向皇帝和太皇太后请示汇报。

这样一来,四大臣辅政体制,体现了太皇太后和年幼皇帝以及四大臣的共同领导关系,这样的体系是无懈可击的,凡事由辅政大臣共同商议,年幼的康熙皇帝和辅政大臣共同听政,奏请太皇太后决策,这样朝政一派稳定祥和。

当时的辅政大臣虽然各自之间存在私心,不过还都是为了大清社稷出力,如果孝庄太后接受大臣们提议的垂帘听政的想法,难免会寒了辅政大臣们的心,他们会觉得这是朝廷和孝庄太后对他们的不信任,这样一来,也不会尽心尽力为朝廷做事了,因此孝庄太后从大局考虑,也不会选择垂帘听政。

眼看着自己的皇孙一天天成熟长大,孝庄也放手让他独立处理各种政务,不事事包揽和干涉,虽然孝庄不垂帘听政,然而并不是放任不管,她的心思毫不放松对国事的关心,尤其是那些事关全局,决定大清江山千秋万代命运的大事,她时刻关注、研究,在关键时刻,给康熙指点。

我们再来看慈禧的一生就会发现,慈禧垂帘听政并不是无奈之举,这是她多年以来一步一步想要达到的目的。慈禧是咸丰的妃子,由于当时受不到宠幸,便想方设法的接近咸丰,专权的欲望十分强烈。咸丰没过多久就驾崩了,当时慈禧的对手慈安皇后也随后离去,这时的慈禧开始变得无法无天,掌控皇权的计划得以实现,成为了“一国之君”,生活也是变得极度奢侈,导致后来国库空虚,以至于陷入了挨打的局面。

反观孝庄太后,她是一个十分节俭的皇后,一生的心血全部献给了清王朝,自己的钱财全部用来救济百姓,犒赏将士,孝庄的言行也为康熙做了一个好的榜样,也是康熙成为爱国爱民皇帝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后世对她们的评价来看,孝庄去世的时候,康熙十分的伤心,举办丧事的时候甚至违反了祖制,为孝庄追加了谥号,以表达自己对祖母的尊敬。而慈禧就不一样了,后世的评论负面的居多,后来甚至还被人挖开了陵墓,可以看出后人对慈禧毫无尊敬之意。

也正因为孝庄太后的政治智慧和宽阔的胸襟,才使得康熙成为有作为且受后人称道的“千古一帝”,孝庄太后的气魄不得不令人佩服!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1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