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别说没提前警告你 这句话在生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警告话语出自乾隆之口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生活中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看到别人又要去的时候一般都会给出一句警告的话语,在生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句话‘别说没提前警告你’这句最初的时候是出自乾隆之口。

“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翻译成今天的话意思就是“别说没提前警告你!”

“言之不预”这个词,最早的文献见于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帝训勉全国学子的《训饬士子文》。而作为外交辞令“勿谓言之不预”最早出自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写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一封信中。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率团千里迢迢出使中国,向乾隆帝提出六项请求:

一、请中国准许英国商人在舟山、宁波和天津三处贸易。

二、请中国准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立一个货栈,以便买卖货物。

三、请在舟山附近海域指定一个未经设防的小岛,给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到了该处可以停泊、存放货物,并允许英国商人居住。

四、请在广州附近,准许英国商人有上述同样的权利,以及其他较小的权利。

五、从澳门通过内河运往广州的英国货物,请予以免税或减税。

六、粤海关除了正税之外,免征其他一切税收;中国海关应该公布关税额例,以便英国商人遵照中国所定的税率切实纳税。

然而,在大清帝国统治者的头脑中,天朝上国与外夷从没有对等的外交关系,有的只是朝贡和宾服。英国的外交诉求全部被乾隆帝以两份敕谕驳回。乾隆帝的理由是,这些外交诉求“与天朝体制不合”“于天朝法制攸关”等。

在第二份敕谕的最后,乾隆帝警告英国“勿谓言之不预”:“以上所谕各条,原因尔使臣之妄说,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并非有意妄干……况尔国王僻处重洋,输诚纳贡,朕之锡予优嘉,倍于他国。今尔使臣所恳各条,不但于天朝法制攸关,即为尔国王谋,亦俱无益难行之事,兹再明白晓谕。尔国王当仰体朕心,永远遵奉,共用太平之福。若经此次详谕后,尔国王或误听尔臣下之言,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该处文武必不肯令其停留,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勿谓言之不预也。其凛遵毋忽,特此再谕。”

真是天威赫赫,不可一世。这次耗费了英国78,000多镑的出使活动失败了,但马戛尔尼使团并非一无所获。

为了彰显天朝武力,乾隆帝特意指示军队操演,令其观看军威。可马戛尔尼一眼便看出了大清军队的腐败落后与虚弱本质。

许多读过马戛尔尼访华历史的人,都会为乾隆帝的无知、自负、保守、僵化,扼腕叹息。他对马戛尔尼使团的拒绝,使中国错过了最后一次追赶世界的机会。

仅仅47年后,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进入了百年屈辱史。

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的13岁儿子小斯当东也参加了访华。一路上与使团翻译学汉语,能进行简单对话。82岁的乾隆帝见他能说中国话,非常高兴,欣然从自己腰带上解下一个槟榔荷包,送给小斯当东。

在英国策划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小斯当东已经是英国下议院议员、爵士。正是他在下议院竭力鼓舌,力主进行鸦片战争。

有人说,大清帝国繁荣表象下的虚弱,连一个孩子的眼睛都逃不过。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1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