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小荷包里的大乾坤 古代皇帝也给臣子发'年终奖'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导读:在现代社会,年终岁尾时,公司一般都会有一些福利发给员工,比如双薪,现金购物券等,表示一年以来对员工的辛勤付出的奖励。古代,皇帝们是否会对给他的臣子们发点“年终奖”表示表示呢?如果会,又将赏赐些什么给大臣呢?清朝皇帝多用荷包赏赐大臣。如《啸亭续录》载: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br/>这些荷包里包了什么吗?仅仅只是一个荷包吗?当然不是了,像现代人送红包,绝不会仅仅是个红包而已,它里面肯定还会有别的内容。古代也不例外,拿清朝前中期赐给蒙古王公的荷包来举例,每至岁末皇帝赐给蒙古亲王的那对大荷包里,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不仅是年终,甚至将领平时打了胜战,皇帝也会以荷包赏赐作为奖励。如《啸亭杂录》记载“进围丹东角洛,收复革境三百余里。事闻,上愈嘉奖,赐荷包宠异之。”<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7/D3/E7D31720F739512109BB7D22F91E0A8D.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欧阳修启以‘紫荷垂橐’对‘红药翻阶’,皆读之为芰荷之荷。今名小夹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或者即因于紫荷耶?”此处将宋代紫荷疑为荷包了。袁枚在《随园随笔》下有“紫荷非荷包”之注解,意在辨其非。[page]<br/>荷包,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因为古代人的衣裤没口袋,但又有些必须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就有了这种荷包。不仅可手提还可肩背,也可挂在腰间。因此荷包也不叫荷包,而叫“荷囊”,“持囊”或“挈囊”,因为大多用皮革制造,故有“囊”之称。现存最早的囊实物是在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里发现的,以羊皮为之,呈长方形,长6.7厘米,宽3.7厘米,在口部有一拴系的皮带,为春秋战国时的遗物。<br/>到南北朝,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所佩的囊,名称虽没变,依然叫“囊”,但其材质开始多样化起来,有皮制的,也有丝织物做的,《隋书·礼仪志六》:“(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囊及爪。”也就是说,囊的佩带也有了地位、身份的区别或象征了,已经具备一定的礼仪功能。佩戴精巧绣制的荷囊者多是上层阶级。《礼记·内则》记述:“子事父母,鸡初呜,咸盥漱……右佩箴……衿缨,綦履。……男女未冠笄者,鸡初呜,咸盥漱,栉、纵、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衿缨”即编结的香囊,“容臭”则指香物。也就说年轻人在拜见长辈时,要佩戴荷包熏身,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C/DA/ECDAC206A0C2DC29F008053BF38F2840.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杜牧《过勤政楼》诗:“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承露囊,即荷囊。唐朝时,皇帝与大臣之间也已有荷囊相赠。与清朝有所不同的是,是百官向皇帝呈献。朝廷百官献囊,名曰“承露囊”,意为沐浴皇恩。真是小荷包虽小,乾坤却大。<br/>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11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