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什么样的罪会被诛九族?在古代为什么被诛九族不逃跑呢?

分类:古代野史 2022-05-19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也是有法律的,但是那时候的法律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法律所能比的,那时候的刑罚比起现在来可要残忍太多太多了,其中有一项是诛九族。那么什么样的罪会被诛九族呢?在古代为何被诛九族不逃跑呢?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这么一句台词“株连九族”,这基本上就是对罪大恶极者的惩罚了,那么为何会出现株连九族这种情况呢,在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株连九族的罪名呢?

《历代刑法考》中说九族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实真正的九族并没有这么考究,九是一个虚数,在古代九泛指最高,所谓“九为极数”,株连九族的意思也就是把犯罪者沾亲带故的全部亲属一个不留,全部杀死。

是谁在历史上第一个创造了株连九族的先例呢,恐怕诸位会以为是夏桀商纣这等昏君,可据《尚书》记载,最早提出株连九族这一概念的,反而是贤明的夏启与商汤,而继往开来者莫过于商鞅商鞅变法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商鞅制定的秦律之中就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五个士兵遍为一伍,如果有一个临阵逃跑,那么全部士兵都要受罚。

简而言之,之所以要株连九族,要严刑峻法就是为了杀鸡儆猴,给所有人做一个榜样,如果平民敢效仿,那么就是这个下场。而一般情况下其实也不会有株连九族这样的惩罚,因为古代刑罚有很多,比如肉刑,削鼻子,斩脚趾,刺字,服劳役等等。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株连九族呢,一般只有一个罪名会株连九族,那就是谋反,谋反之罪是任何仁德君王,任何圣明朝代都不允许的,所以一般遇到造反者,都要处以“株连九族”的大刑,而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莫过于明成祖朱棣,朱棣从燕京起兵造反成功,南京大儒方孝孺不服,朱棣问他不怕株连九族么,方孝孺说自己十族也不怕,结果朱棣大怒之下把方孝孺弟子门生八百多人也算了进去,果真杀光了“十族”。

诛九族这种刑罚在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总之就是把你的七大姑八大姨拉出来统统地杀掉。你说那些被连带的人,是不是名副其实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那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出现了,在古代信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这些被牵连的人为什么都不跑呢?

1、时效性

古代通信方式有多慢,大家都知道,虽然电视剧中的人物各种骑着马乱转悠,但现实中你在古代能有个驴骑就不错了。诛九族虽然残忍,但一般都是用在"谋逆"、"弑君"这样的死罪上,如司马懿,唐朝的刺客聂隐娘,像这一号的抓住肯定是要被"诛九族"的。

但话又说回来,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诛九族这种刑罚也很难遇到,这就导致遇到了这种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毕竟谁家也不会没事彩排演练这种东西。这就造成负责诛九族的官员一脸懵逼,不知从何下手,执行者都这样了,被执行者更怕是到死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吧。

2.保密性

古代其实也是法治社会,如果判决犯人死刑,需要递交材料让皇帝亲笔签字,皇上签了字才能秋后问斩。但皇帝震怒之下,那就不可能按照正常程序来了,直接就杀掉你了。

西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决定将晁错满门抄斩,当天晁错正准备上朝,他的车马刚经过长安城的东市,就被中途拦截,皇帝的使者向他宣读了诏书,直接在东市把还穿着朝服的晁错给腰斩,同时,一大批官兵也已经按计划把晁错的家人都抓了起来,统统押往东市腰斩。这种保密性,让当事人事先都没有心理准备,而他的家人族人更是无法提前预知,只能束手就擒。

东吴权臣诸葛恪权倾一时,被东吴新主孙亮设计斩杀,随后被灭了三族,当时诸葛恪人还在家里,对外面的变化浑然不知,就被大批赶来的军士逮捕,随后整个家族的人被军士们绑起来直接押赴刑场斩杀。

3、古代的连坐制度

古代科技不发达,也没有现在满大街摄像头组成的天网。但不发达不代表脑子笨,古人有古人的办法。在古代如果你没有敕书(今天的身份证)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那你就是没有户口的人,没有户口的人在古代社会是生存不下去的。所以,在古代一旦犯法被造册登记,就老实待着不要到处乱跑了。

从商鞅变法实行连坐开始,逃犯就很难在有人的地方生存了,在连坐制度下,有罪犯不举报,那就和罪犯一样受到刑罚。正因为如此,在古代的时候,社会人员流动不大,村子里来一个生人,八辈祖宗都得给你研究明白了,想逃是不可能的。就连商鞅自己也死于他的连坐制,可见这个规定有多厉害。

4、对皇权的敬畏和对故乡的不舍

看着这一点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是瞎说的。那人都要死了还有人留恋乡土?还有人敬畏皇权?大家先冷静一下,说实话我也不理解,但小编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是有这种情况的。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百姓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时候的人很看重这一点,宁愿愚忠地被冤死,也不愿背负抗旨、犯上的罪名。还有中国人一直讲究落叶归根,古人更甚,故乡有自己的祖坟、记忆。

所以说不管你跑到哪都是没用的,使劲折腾也是白费力气而已。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yeshi/1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