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走出“福建南部”的闽南民俗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离开了民俗文化,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就无从谈起。”同时,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学研究所所长陈桂炳教授再三强调:闽南民俗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闽南的民俗”。按照陈桂炳教授的定义,闽南民俗是以汉民俗居主体地位,同时保留了部分古闽越民俗,如泉州安海等地端午节独特的驱邪消灾习俗“采莲”至今可见,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互补蕴蓄的内涵与特色。“无头节”与“烟楼公”宫的兼容惠安县辋川镇的古城墙今已被毁,但居住在辋川村标美的陈姓居民仍过着“无头节”的节俗。崇武城内的“吃大顿”这一“补过春节”的习俗,其来源与“无头节”一样,都跟400多年前的倭患有关。“走一乡要问一俗。”同是惠安人,惠东和惠北的风俗、语言等都有一定差异。在调查惠安沿海一带习俗时,陈桂炳教授发现,惠北(包括南埔、后龙、山腰等乡镇,今属泉港区)的“做大岁”、崇武(地处惠东)城内的“吃大顿”和辋川村(介于惠东、惠北之间)标美的“无头节”,时间均在同一天(农历正月初五日)。这些习俗流传范围较窄,大多缺乏欢快的文化基调。陈桂炳教授说,一年一度与倭患有关的习俗活动,祭祀的是在倭患中遇难的本宗族乡亲的祖先以及抗倭牺牲的官兵,这是一种强烈的本体认同感在信仰民俗上的反映,由此可以增强内部的凝聚力和亲近感,还可增强我们在和平时期的忧患意识。这些也许就是此类习俗能长期延续的合理性吧。同为倭患肆虐的明代嘉靖年间,南安石井却出现了一种与邻近地方民俗信仰不相协调的现象,即敬拜一位隐称为“烟楼公”的日本官员,香火至今不绝,其“正忌”(卒日)纪念日成为当地民众的传统节日之一。据考证,这位日本人其实并非“官”,而是一位日本海商船主,因为他有指挥“番船”之权力,故石井人民称之为“官”。为这位日本船主建宫祭祀,是因为他生前主张与中国人民友好通商,反对倭寇的海盗暴行。“南安石井人民敬奉‘烟楼公’的习俗,使我们真切感受到泉州民俗文化的兼容性。”陈桂炳教授认为,这一兼容性特质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在泉州文化中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 还神于人,对民间信仰的文化引导被称为“泉州第一武庙”的泉州通淮关帝庙,其楹联有“一脉传忠义,万聚拜圣贤”等联语。陈桂炳教授说,在闽南民间信仰中强调重义守信,最著名的当属关帝崇拜。台湾关帝庙的神缘主要来自泉州通淮关帝庙和漳州东山铜陵关帝庙,供奉关帝的400多座庙、宫、堂,其中300多座与通淮关帝庙有因缘关系。陈桂炳教授说,关帝信仰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均产生过积极作用,至今在海峡两岸仍香火鼎盛,成为促进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信仰者的眼中,民间神祇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功能就是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安居乐业。”陈桂炳教授认为,尽管存在跨区“乞火”、乩童等不健康的活动,多数民众的信仰目的还是很单纯的,闽南民间信仰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过去,我们对民间信仰偏重于行政管理,忽略了文化引导。”陈桂炳教授说,民间信仰中的神明大部分是可以稽考的历史人物,如关羽岳飞、张巡、许远等生前都是忠义之士,“这就存在一个还神于人的问题,即把对神的迷信提高为对历史人物的人格崇拜。”泉州市鲤城区有的民间信仰宫庙已着手做了一些文化引导,如富美宫正殿两侧墙上,书写了萧望之的生平事迹。陈桂炳教授说,这些还神为人的具体做法,虽然目前做得还不够精细,但已是一个很好的开端。闽南食俗,学生最感兴趣的乡土话题一到端午节,台南安平的“煎饣追”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节庆食品。关于“煎饣追”的由来,相传是郑成功逝世后,安平人依照闽南人当时的传统习俗—长辈过世家人三年内不包粽子不炊粿以示举哀,便在端午节这天以郑成功家乡的食俗吃“煎饣追”来纪念他。泉州人的“煎饣追”食俗,其制作原料、方法及读音都与今天台南安平的“煎饣追”完全一样。据说食用“煎饣追”有“补天”的作用,泉州人认为:农历五月初正值梅雨季节,这是天空“漏”了,应设法弥补,有消灾解厄与补运的寓意。2008年,“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泉州全面展开,泉州师范学院成立课题组对此开展专项调查,对泉州市区31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随机调查。据调查统计,面对内涵丰富的闽南文化,86.3%的人对闽南饮食感兴趣,83.4%的人对名胜古迹感兴趣,79.1%的人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在回答“你喜欢中国传统节日还是西方节日”时,85%的人选择中国节日。此次调查显示,有35%的人是通过长辈了解闽南文化的,40%的人是通过课堂接受相关知识的,如泉州十五中地处浮桥片区,由于这一带的民间节日常有拍胸舞表演,学校组织学生学习拍胸舞并组成舞蹈队。有45.3%的人表示对民间信仰这一话题感兴趣。陈桂炳教授说,民间信仰是一种长期的社会文化现象,深深扎根于民间,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俗里,“与其让少年儿童随大人‘奉香跟拜’,不如及早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

《天乌乌》,唱出闽南话的传播史“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这首脍炙人口的台湾童谣《天乌乌》,其泉州原版是这样唱的:“天乌乌,要下雨。海龙王,要娶某……”浙江温州苍南一带也有《天乌乌》,“天乌乌,要落雨。南定女人跑无路,跑到温州岭,捡了个牛粪饼,回去慢慢请……”温州的苍南、平阳、洞头、泰顺一些地方,至今仍流行闽南语,民间有布袋戏表演,苍南县还有26个戏班,都用闽南语演唱。闽南民俗随着闽南移民的脚步向海内外传播。陈桂炳教授认为,我们所说的“闽南人”,从地域的角度看,指的是“福建南部人”;从传承民俗文化的角度看,其所涵盖的地域范围远远超出“福建南部”。闽南与潮州虽分属不同省份,却具有许多共同或接近的文化因素—广东潮州人世代传承的清明节吃“薄饼”、冬至节吃“冬至丸”等民俗,与闽南人无异;闽南话与潮汕方言,是源与流的关系;不管是潮汕的“驷马拖车”,还是泉州的“皇宫起”,两地民居多是三进以上的大厝……潮州学学者吴榕青和王炜中,有着相似的观点:希望从“文化区域”的概念出发,在建设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时,能打破县、市以至省行政区域的界限,保证闽南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完整性。陈桂炳教授说,目前正在进行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有望延伸为对海西沿海地区闽南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并将进一步发展为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圈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从而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夯实经济和文化基础。人物简介陈桂炳,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学研究所所长,历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主任,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历史文化研究团队领衔人。长期以来致力于闽南历史文化研究,已出版个人专著《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以闽南及台湾地区为研究视野》、《泉州民俗文化》、《泉州学散论》、《泉州民间风俗》、《泉州民间信仰》,以及合作撰著《历史、现实与未来: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泉州史迹研究》等,主要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理论版、《民俗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福建论坛》等。本文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9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