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禅定的好处:怡情养性,学会淡然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禅定是一种佛教中常用的打坐方式,像是瑜伽一样的静心怡情的一种安静的运动。禅定也是许多人在家中会用的一种让自己冷静的方法,你知道禅定有什么好处吗?本期禅道文化一起了解一下吧!

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五欲的困扰。

精神得以专注、安祥,并因禅定能产生智慧,解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烦恼与颠倒妄想,彻底根除人的“心病”。正因如此,我国气功界将佛教禅定或瑜伽称为“佛家功”,并视之为“气功”的最高功法。

千百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禅定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师的论述最为系统、精辟。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瘥。”他总结有九种方法:

1、系心脐中像豆子那么大,能治诸病,也能发生诸禅,因为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又人托胎之时,带系在脐,是肠胃的根源。

2、诸如上气胸满、两胁痛、背臂急、肩颈痛、烦不能食、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以及气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疗。因为“丹田是气海,能销吞万病”。如果止心丹田仍觉痛切,可以移心足三里穴。若还不能止,则可以移心两脚大拇指甲的横纹上,以愈为度。

3、心缘两脚之间,可以治愈头痛、眼睛赤疼、唇口热、疱疹、腹猝痛、两耳聋等七种病。

4、经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为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多,“气强冲腑脏,翻破成病”,心如缘下,则五脏顺而消化力增强,众病自愈。

5、身上有病,一心止于病,外如果没有特殊的障碍不出三日,都能痊愈。

6、不以病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悦,也能治病。

7、偏用出息,可治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痰饮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壮热、支节皆痛、身体虚悬、肺闭胀急、呕逆气急等病。

8、吹、呼、嘻、呵、嘘、呬六种息(或作气)治五脏诸病。六种息与脏腑的关系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咽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俗称六字诀)”。

9、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赢损,减坏息散诸阴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症结肿毒,持息治战动不安,和息通治四大(地水火风)不和,补息补虚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遍治众患。

禅定何以对养生有重要作用。如我国中医的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说明精神的安定、和谐与正气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气功”可以怡情养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

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也在于“牵灵虚静”,佛教禅定的理念与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禅修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的目的。

初禅的境界可以通过止观坐禅的任何法门达到,也可以通过念佛、持咒、参禅达到。如果对于天台宗来讲,智者大师有一部重要的着作《六妙门》,就是专门讲走入禅定的六个门——数、随、止、观、还、净,也就是六种入禅定的方法。

第一门是数。所谓“明能数之心,以细念之心,摄心对息,从一至十,令心不散,故名数息”。就是清清楚楚地用心观照呼吸,从一到十地数,用呼吸把心摄住,使它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再散乱,这个方法和前面讲过的数息观其实是一样的。在修学数息过程中,开始我们会不习惯把心关注在呼吸上,心很容易就又东想西想地散乱起来了,甚至把数给忘记了。

这时用心的关键点在于我们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和压制会使心更加烦乱,我们要学会对自己讲悄悄话,安慰它说“你不要烦,慢慢来嘛,心可以停下来了”。你这样很安静地给自己讲两遍后,心就会产生力量了,它就会很安稳地慢慢停下妄动和散乱了。

第二门是随。随比数的用功就更加深入了。我们先通过数息初步定下来了以后,慢慢让自己习惯于这种安定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把数这个比较粗的系心法放下,只是随着这个息,进一步深入禅定。

也就是我们进入觉受的状态时,只是看住呼吸的进来出去,心很明白自己的呼吸状态,就像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样,自己是坐着、靠着、还是站着……然后进一步,知道呼吸是长是短,是舒服还是不太舒服,只是知道而已,这就是随。

第三门是止。当我们能做到随的时候,身心的状况就很清楚了,比如我们知道心在想什么,或者没有想什么,知道我们呼吸的状况,身体的状况,一切很清楚,却没有动摇。当我们的心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之后,就变得很柔软、很听话,不会再有烦躁、杂乱的表现,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我们能对自己了解的很清楚,就能达到这个明明白白的状态,身心会体会到非常轻松、舒适的觉受。

这时会觉得“随”也太累、太麻烦了,于是就会再进一步,让心停在完全没有动摇、明明白白的状态里面,这就是第三门——止。止的状态非常空灵,清清楚楚却没有一丝妄想,心里再不会想要任何外界的东西,甚至连禅定也想不起来,所有散乱和动摇都停止下来了,此时的心就象一张白纸,或者一个没有思想的孩子,自然而然会非常听话。

既不会生起嗔恨,也不会跟自己过意不去。但此时它却仍有两个毛病——昏沉和掉举。比如我们功夫不纯熟时,心一沉静下来,马上就会睡着了,或者迷迷糊糊地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就叫昏沉;掉举呢,就是心难以安住在止的状态里,周围的一切都清清楚楚时,心就东想西想跑掉了。

古人说凡夫这颗心的习性就像毒蛇一样,毒蛇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会保持一动不动;在明亮的地方,就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四处爬行,去伤害别人。在生活当中要学会运用禅法,比如我们很清楚自己正在做的这些事情,走路、吃饭等等,心不要被这些事情转过去,保持自己清楚明了的心态,不昏沉、不掉举,实际上这就是定。

第四门是观。当我们的心能止下来以后,慢慢就会生起一种觉照,就是说,让我明白身边的环境,明白所做的事情和我的心态。我们一旦观照明白,这个心就不是停在止当中,而是能起观照了,这是禅定力更强的表现。

如果修其它的法门,比如说念佛,只管将心停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只有所念之佛,其它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止。观呢,我们对念佛就产生了觉照,也就是既知道能念佛之心,又知道所念之佛号,注意力在知道上,这就是观,就是对所修之法起了观照。《六妙门》虽然主要是坐禅的修行方法,但它的范围有通有别,非常广泛,因此可以应用到其它法门中。

第五门是还。“还”就是还家,回家。“还”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如果我们修了止、观之后,发现心里还是太乱,基础功夫不够,那我们就要重新回到六妙门的前面几门再去修数、修随,把基础打牢后,才能安步进功。“还”的第二层还有就路还家,就止观之路回归真心的意思。

凡夫心历来妄想纷飞,杂乱无章、毫无规律,让我们身心很疲惫、没有快乐和轻松的感觉,四禅八定虽然也是妄想,但它是让我们学会有规律地妄想。如果什么都不想了,想与不想都放下了,就还归到自己的心性上了,这时候的觉受就是净。

第六门是净。清净,就是只需体会清净的感觉,外界的一切万物、包括我们的修行方法虽然清清楚楚,但都和这个清净无关。比如我们想到花,心却不在花上,而是在想到花的这个清净的能上了,这个能就是俗称的“我”,佛教里称为我执。这个能想的“我”是什么样子?其实它没有样子的。

不管有妄想,还是没妄想,我们清楚自己在想什么,而所想的一切都不会污染这个清净的“我”,所以一切妄想都非常清净。只要能体会到所有的想法都不会丝毫污染自己,我们还会嗔恨什么呢?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就可以进入初禅,如果体会不到这里,进入初禅就比较难。

八正道里讲,修行要具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正念以后才有正定,所以禅修最重要的是生起正念。对于初修的人来讲,正念就是把念头绑在正法上面,正法有五乘正法。

也就是人乘、天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禅法也是正法,比如六妙门,就是让我们把心绑在这六个状态上,不再去迷惑、烦恼和痛苦。所以这六个妙门,其实就是心所缘的六个不同境界。随着禅定的深入,心的体会由粗到细,所缘的境界也越来越微细、微妙,但方法没有变,都是让心捆绑在一个状态上,让它越来越听话、稳定、守规矩。

现在禅定的原理我们知道了,就好办了,大家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心绑定。比如念佛法门简单易行,我们就把心绑在阿弥陀佛这个佛号上,心里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行住坐卧都和阿弥陀佛在一起,慢慢就和禅定相应了。所以初禅的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里有强烈的抑制力、专注力,这也是禅定最起码的要求,假如我们不专注,就得不到初禅的受用。

比如大家坐好后,把环境、身体、呼吸都观察清楚后,就把心完全放下来,放到没有任何想法的状态,专注在这里,这就是在没有妄想的状态下把心绑定,这个感觉很难得。我们体会到了就要停在这个状态,并让自己有能力、有力量停在这个状态,去感受这个清净。

所以禅定其实就是生命的一种非常健康的状态,并不在我们的生命之外,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并不神秘。糟糕的是我们一点也不习惯它,却以散乱为习惯了,比如这颗心一停下来,我们就感觉很无聊。

平常我们总感觉自己没有禅定,那是期望过高导致的,总以为修禅定一定要一坐下来就一动不动,或者永远都不会散乱,这种误解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压力,内心无法完全放松,总感觉与坐禅不相应。

其实我们平常也有定的时候,就是在欲界定。如果没有定,我们心很乱,就是五趣杂居地,如果在这个五趣杂居地里,我们能生起一种欲望或愿望,“我要让心定下来”,只要有这种欲望生起来,我们已经定在这里了,心就不会再东摇西晃地乱动了。

所以我们不要再怀疑自己、小看自己,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这颗心,不给它增加压力,然后产生一个停下来的念头,哪怕只有一秒钟,那么这个时候,你已经在欲界住里了,因为心不散乱了嘛,所以修行的功夫从哪里来的?

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慢慢积累下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坐上两个小时、五个小时、或者一生都定在那里不动,谁也没有那个本事,因此我们不要给自己增加任何压力,只要去体会、去感受、去习惯这种没有压力、毫无散乱的感觉,定力就会慢慢增加了。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7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