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神秘的藏族宗教仪式舞蹈“羌姆”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神秘的藏族宗教仪式舞蹈“羌姆”

在我国的56个民族之中,藏族属于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的古老民族之一。藏族历史悠久,丰富的人文宝藏和历时两千余年的宗教文化,不但造就了藏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习俗,同时也造就了整个藏民族。

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藏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形式、跳法和功能。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翩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它是宗教意识和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能通过它与神灵沟通而得到佑护。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

一、“羌姆”的产生渊源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渊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教在西藏兴起的经过。公元七世纪中叶,佛教开始传入西藏。佛教思想传入以后遭到笨教徒的强烈反对,一直到了八世纪才开始建寺,译经。藏王赤松德赞笃信佛教,从克什米尔迎请了印度高僧莲花生到西藏宣传当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弘扬佛法。然而,西藏当地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波教”深入人心,对外来宗教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睿智的印度高僧莲花生认识到:光靠传播佛教思想,不易博得西藏各阶层的尊崇,只有把这种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统治思想结合起来宣扬,才能引起广泛深刻的影响,佛教才能传播下去,扎下根来。因此他大力推行佛教西藏化,搞西藏化的佛教即喇嘛教。他宣讲密宗,使之更接近“苯波教”的某些说法,采取将印度佛教与西藏原始苯波教相互结合的方法,既保留了佛教基本教义:对唯一最高主神如来佛的崇敬,又将苯波教中的各路神灵收纳为护法神,因而符合了藏族对原始多神崇拜的心理,还把笨教的火祭、牲祭等仪式接受过来作为喇嘛教的仪轨。使西藏地区在唐代诞生了藏传佛教。

在佛教西藏化的过程中,莲花生大师修筑山南桑耶寺时,为“调伏恶鬼”他吸收了西藏早期本土宗教苯波教的祭祀舞蹈形式和大量西藏民间舞蹈成份,创建了在藏传佛教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的程式性舞蹈,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宗教舞蹈。这种宗教哑剧舞蹈经过相继改进、规范,逐步演变传播,形成了流行全藏区的寺院驱鬼逐邪的跳神舞蹈“羌姆”。

据《西藏王统记》介绍,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西藏已经出现了各种拟兽舞、法器舞、鼓舞、献花舞……莲花生采西藏土风舞搞跳神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结合宗教需要的内容,选择了一些拟兽舞、法器舞,如苯波教轨仪中的面具舞混杂而成。另外,我们从当时的佛教徒和苯波教徒相互攻讦中又可以发现一点有趣的轶事。据霍夫曼著《西藏的宗教》谈到《莲花生传》时说:藏王赤松德赞的妃子蔡邦氏带头攻击莲花生搞的这套密法,仇怒地说:“什么是舞蹈者?是人们拿着一些骨头制的花环,这不是什么宗教,这是印度来到西藏的魔鬼……”等。从这些互相攻击的言词中,透露出莲花生搞“跳神”时,又恰恰是吸收了宗教仪式中的各种鹿、牛、羊等面具舞。这些舞蹈同他搞的金刚力士舞混在一起,与遗留在当今跳神中的牛神、鹿神、护法神舞,正是一脉相承。

二、“羌姆”的称谓和种类

跳神依据各寺庙不同时间的佛事活动来举行的。跳神一般都在寺院大殿前的广场上进行,舞蹈活动开始前几天为诵经请神阶段,寺院全体僧人集中念经,恭请众神和护法神莅临。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

随着历史的发展,藏传佛教逐渐在包括西藏在内的所有藏区,以及内蒙等地区多个民族中流传开来。“羌姆”也因地域、民族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称谓。如蒙族称其为“查玛”,满族称其为“跳布扎”、青海等地称作“跳欠”,卫藏地区称为“羌姆”等,康巴藏语称为“芭羌”。意为跳面具舞,俗称跳神。康区羌姆源于西藏,其内容与程式也与之一脉相承,但在具体风格上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

另外,藏传佛教各教派对此艺术也有基本不同的两种传统称谓,一是除格鲁派之外的其他教派称它“嘎尔羌母”;二是格鲁派称它“桑威多吉嘎尔羌母”,是“表演密宗金刚舞”之意。按它们的历史起源以及表演时所伴奏的器乐不同而分别称为“阿羌母”和“铜羌母”。表演“阿羌母”主要由各种鼓钹作为主奏乐器,而表演“铜羌母”则由各种铜管乐器作为主奏乐器。“阿羌母”的历史起源早于“铜羌母”,据传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镇压佛教的敌人“如扎纳布”,利用当时的民间神舞并结合佛教密宗法术达到了这一目的。从此之后藏传佛教各教派每当举行这一活动的时候,就会树一个叫做“灵卡”的魔鬼俑像,桑耶寺的喇嘛们叫他“如扎纳布”。无论是“阿羌母”或是“铜羌母”,它们所表现的基本内容都是各种护法神镇压魔鬼的情景。

根据不同的跳舞时间还可分为哑羌、荀羌、呷羌三种。哑羌在藏历六月十四日跳,其内容主要表演赤松德赞的事迹;荀羌是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除夕前一日跳,其内容包括对传说人物的歌颂、动物故事以及驱魔压邪等;呷羌是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初十、十五日跳,主要内容是祝愿吉祥安宁、人畜兴旺等。每种歌舞根据内容需要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三种。伴奏乐器有鼓、钹、牛角号、唢呐;道具有盔甲、面具、长袍、彩带、刀箭等。舞姿极简单而稳健,粗犷而奔放。表演动物形象的舞姿十分逼真。

三、“羌姆”的表演方式

“羌姆”是一种严密的舞蹈艺术,无论动作的组合,还是队形的变化,各教派寺庙都有一定的规范程式,同时还有专门负责舞蹈训练的“羌本”(舞师)。而“羌本”依照“羌依”(跳神舞谱)的指点和上代“羌本”的言传身教而代代相传。“羌姆”的伴奏乐器为寺庙颂经法器,主要有大鼓、铜鼓、长号、海螺、法铃、骨号及唢呐等,鼓点是舞蹈最重要的节拍指示。“羌姆”的面具和服饰特别讲究,而且丰富多彩。

“羌姆”的内容多与祭祀、驱邪、护法等宗教内容密切相关,有的寺庙在表演时也插入一些带有传记故事情节(宗教人物)的舞蹈。

“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近代的“羌姆”在正式开始以前,也要举行传统的牲祭仪式,但不是真的杀牲(杀牲与佛教教义违背),一般用图案器物代替。届时,在高架于寺院屋顶上的唢呐、长号、莽筒、鼓钹洪亮而庄严的乐曲之中,专门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依次出场,以示各路神灵已降临人间。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叩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缓缓而舞,绕场一周,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

紧接下来的是,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祇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护法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宣扬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以及表演宣扬利他主义的佛经故事“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在诸多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所有观看者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而是赋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欢乐、祥和,对未来充满着无限希望。这些内容不同、舞姿廻异、面具与服饰制作精细的舞蹈段落,一个个紧密相连。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角斗等嬉戏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西藏“羌姆”中的这些舞蹈,与元代在蒙古族所推行的藏传佛教中的祭祀舞蹈“查玛”的形态、基本形式、表演内容和举行时间等都大体相同,只是由于民族的差异而在舞蹈动作、服装式样、作舞时所持法器等方面另具特色。

“羌姆”活动的最后部分为“驱除恶鬼”。在全部驱魔仪式进行完毕之后,各路神灵把大、小鬼怪集中到鬼首“朵玛”(用酥油和粘粑制作的想象中的鬼首)身上,鬼首“朵玛”便在众神兵天将的押解和众多藏民的拥簇下,移置到距寺庙外有一定距离的空地上,架起柴火焚烧“朵玛”为灰烬。至此,完成了使庙宇和民众驱逐未来一年中所有邪恶,迎来人间祥和与福顺的《羌姆》法事活动。

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全国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西藏的哲蚌寺、札什伦布寺、桑鸢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普楞寺、内蒙的五当召、北京的雍和宫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数以万计的信徒为了能亲临祭祀活动,有的不远数百里之遥,提前若干天便携家带口启程奔赴各大寺院,以对神灵进行崇拜和求得自己与家人愿望的实现。

周翔飞,康定民族师专音乐舞蹈系

来源:《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6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