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性妙老法师:60年安住茅篷的苦修者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原来我对佛教的理解就是人对塑造的佛像参拜、烧香、祈求保佑和念佛号,自从我为写作《九华山自游人》收集材料并因之和九华山的性妙师太结下了忘年之缘后,才开始对佛教越悟越深,并生发出种种敬意来!

我居住在池州市,自应邀为广东旅游出版社撰写《九华山自游人》以来,常利用双休日上九华山,也顺道去看望我母亲的师父——性妙师太。性妙师太是九华山香山茅篷的住持,她虽有94岁高龄,但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难以想象的是,60多年来,性妙师太居然从未走出过九华山甚至是九华街,她安居于这座小小的茅篷,任世间风云变化,淡然超脱于凡尘世俗。她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求学,虽满腹经论,仍不忘暮年苦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曾探寻过性妙师太的高寿秘诀。自从19岁抗婚出家上山,她没有食过一滴荤油,更谈不上荤补,也从不知道什么叫锻炼身体,但她身体康健,从无大病缠身。90有4的老师太,看上去精神饱满,气色良好,面部皱纹稀少,她一辈子都不知道用保护皮肤的这个霜那个液,却拥有健康且仍见滋润的肤质,看上去较实际年龄小了许多。这一切好象与现代的养生之道有悖,其实不然,与红尘中世人有所不同的是,她一生淡名薄利,潜心修身养性,心情恬静安逸,心态健康向上。她的真正养生之道就在于她的养心之道——心态好。

性妙师太的“德”在山上也是有口皆碑的。她常常在不经意中传授她的佛教思想,譬如:“因果要紧,有因才有果”、“要镜子里的人笑,必须自己先笑,这就是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等等,都渗透着一定的哲理和显示出自身的修养。她要我多做好事、善事、乐于帮助别人。山上庙宇的财物大多靠香客、游客施舍,而她居住的“香山茅篷”远离通往天台的交通要道,香火钱极少。为此我想在《九华山自游人》中帮她一把,然而她坚持不让我在书中宣传她,甚至不准我标出香山茅篷所在的位置。她告诉我:“出家人要清苦地修行才会出正果。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给我,我也还是给人。香火钱集得越多,麻烦、应酬越多,多少有违初衷。”我亲眼见她疏散钱财,捐赠和施舍。她告诫徒子门生:“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舍出的是身外的财物,得到的是身内的安乐。”寥寥数语,让我悟出了极深的内涵,由此也可窥见老师太的素养和功底。门徒香客敬慕她的为人,常有上山携带些礼品的,她也一定要回礼才会心安,真正将“不贪、不求”贯穿于一生言行之中。

肉身存世是九华山之一谜,在潮湿温和的环境中,人死后坐缸三年不腐,这独一无二的自然之谜令九华山称奇全国和世界。目前科学家也正在研究,而在佛教中则认为是生前修行成了正果。出家人中也有看重功德高低、向往肉身不腐、镀金遗世的,老师太在九华山虔诚地修行了一生,德高望重,被看好为死后“真身”(即肉身不腐)。但我问及她将来对往生后真身有什么要求时,老师太却表现得极为淡薄。她说:“应身(佛教上指显示人间,则有生身父母)、化身(指无而忽有,则不须父母)不是真身,真身在这里。”她指指大脑,又说:“人的躯体只是个臭皮囊,我死后不求肉身装金,我要象周总理那样,将火化的骨灰洒向九华山……”这在佛门里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她已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待身后的名利了。

她的思维敏捷程度也十分为人称道,当她得知我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而我以为这限制生孩子之事肯定与佛教有背道而驰之处时,她却微笑着说:“好哇,好哇。天上星多月不明;塘里鱼多水不清;世间人多心不平嘛…… ”当我惊叹茅篷墙边那“虞美人”开得那么艳丽时,她却淡淡地一语双关:“虞美人花开时确实很好看,可它的心是黑的。”末了补一句:“世上的事哪有十全十美的。”那象芝麻一样的花蕊在风中摇曳着,仿佛在印证师太话语的内涵。和她在一起,我时常听到这些双关的妙语,细细想来,意味深长。

当地人曾喻“九华山菩萨照远不照近”,原意指远道来拜佛的人多,近处来玩的人多。而老师太远在东南亚的前来拜她为师的弟子确实连她自己也数不清。她在当地人缘也好,近处慕名来看她的人也很多。只要不是严寒的冬天,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有专程拜访她的徒弟,那些弟子来时总会带一些进口的药品、素补品和衣物来,而她推辞不掉时总会将这些贵重的物品转赠给其它弟子,自己身上穿的仍是补衣袖裳;吃的仍是当地米粮。

老师太对别人慷慨大方,对自己却吝啬有加。目前茅篷内还没通电,伴随着她的仍是青灯一盏。她早晨见亮起床,晚上天黑上床,不肯浪费日光,善待天地赐与,体现了出家人清苦修行的本意。老师太的节俭和纯朴还体现在用水上。香山茅篷傍依山峰,丰富的泉水顺管道可直接流入室内,终年不绝。老师太并不因为水源的丰富而“奢侈”,她时常准备两个洗手盆,分别盛上小半盆水放在门口,一只盆用于洗手,一只盆用于净手。初时我颇为不解:“又不是自来水!山上水是淌不完的,这节约又有什么意义呢?”老师太慢条斯理回答:“靠山不费柴,靠河不费水。山上节约了,山下洁净的水自然就多了。”老师太处处想着别人,这和当前某些人“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观是何等悬殊啊。

老师太不仅自己想着别人,还经常提倡:“对人对事对物,时时处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当我向她依依道别时她把我的手放在她的手上让手心向下说:“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乐,求人痛苦。你以后不要再带东西来看我了,要多看、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穷苦人。”

我不信佛教,就连我母亲设的佛堂也与我无缘。但我聆听老师太的教诲后时常产生人生的顿悟,对“佛门深似海”有了全新的感受,这已经远远超越了佛教上的教义。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5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