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汉传法器: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法器其实是实践佛道的器物,同时也是实践佛教礼仪与佛法生活的器具,是与修行相合为一的。因此,法器除了在佛教工具艺术上,有著极高的价值之外。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体会法器的内在精神,而应用于佛法的修行上,以实践圆满的佛道,这才是法器真正要展现的风貌。汉传佛教法器的种类十分的繁多,而各种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异极大,因此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中,也产生了许多的变化。即使是相同名称的法器,也因为时代、国家区域乃至宗教的不同,而在形式、材料及制作方法上,有极大的差异。在佛教的工艺美术中,也往往都是以法器为代表。

以下几类法具,为古代大乘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之器具,又称为"道具",一般以"十八物"为主要代表,即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焚网经》卷下中说:"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锡杖(khakk癌a):头部挂环的杖,步行时,环振动出声,以警策路上的虫类,或于施主家门口托钵时,以振锡代替敲门。"

三衣:指僧枷梨(sanghati,大衣)、郁多罗僧(uttarvasanga,上衣)、安陀会(antarvasa,内衣)等三种。

钵(patm):又称应量器,为比丘乞食盛装食物的用具。

瓶:指军持(kumdika,即水瓶,盛水供洗涤及饮水之用,又有分装饮用水之"净瓶"与洗手用之"触瓶"之分。

坐具(nisidana):即尼师坛,指坐卧时敷陈于地上或床上的垫布。

齿木(dantakastha):即杨枝,清洁口腔之木片。

澡豆:指由大豆、小豆、豌豆等磨成的粉末,为沐浴、洗涤时所用。

香炉:灶香招请诸佛的器具。

滤水囊(parisravana):又称滤水罗、漉囊或糖袋,指用于滤过水中之虫的布囊。

手巾(snatra-sataka):拭手的布,也包括拭面巾、拭身巾、拭脚巾等。

刀子(sastraka):即戒刀,供裁衣、剃发、截爪之用的刃物。

镊子(ajapadaka-danda):拔鼻毛或拔刺的用具。

火隧:打火的器具。

绳床:绳制的床,便于安坐禅观。

经:佛所说的经典。

律:即戒本。

佛像。

菩萨像:为供养而随身携带之。

其中,小乘比丘仅用六种,即三衣、钵、坐具、滤水囊,此六种通称比丘六物。到了中国的禅宗,禅师更是通身手眼,随手拈来,锡杖、拄杖、戒刀、净瓶等,无一不可成为悟入学人之道具,也传下许多精彩的公案。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4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