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评论:文化遗产不应在岁月中失语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曾会和是萍乡市上栗县人,今年76岁。为了继承老父亲的生前遗愿,在前任守庙人过世不久后,他主动提出申请要去守庙,这一守就是十年。每天早上5点来钟,曾会和总会早早起来,“打水、洗脸、上香、点灯、添香油、抹神案……”十年来,不论风吹雨打,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都是这样悉心打理,看护着这座庙宇,生怕庙里的文物受损。(2月13日央视新闻网)

傩文化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湖南、江西、河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起源于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傩文化历史悠久,久远到我们难以想象,久远到越来越不被人所熟知。幸运的是,还有曾会和这样的老人,因着心中的信念,主动请缨去看守古庙,至今已满十载。然而老人因为身体原因,年后就要离开他热爱的古庙了。就算身体康健,76岁的老人又能守护这座古庙到何时?没有人看守的古庙,能够逃脱破败的命运吗?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的存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最精华、最具艺术色彩的部分,不仅包涵了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这些内容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拥有不朽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傩文化等类似封建迷信的文化遗产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逐渐被社会“边缘化”。如果不能及时采取行动,加强保护,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些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就会蒙尘。因此,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

保护文化遗产,政府不能袖手旁观。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视,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可以建立起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其次,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媒体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经常举办展示、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最后,积极探索、打造以文化遗产为中心的产业,使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社会在发展,但文化遗产不能丢,我们不能在前进的过程中让文化遗产逐渐失语。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的努力,中华民族文化一定会再次绽放异彩。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3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