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于海广:非遗要靠年轻人传承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向世人介绍和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编于海广在接受采访时说。

2001年至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29项中国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逐项进行剖析,让人们了解它们为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佼佼者。

于海广对非遗的话题津津乐道。谈到编写初衷时,他说:“近年来,我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很大,投入也很多。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做这项工作感到很自豪。书刚刚出版一年,就得到社会和读者认可,我和我的团队感到很高兴!”。

于海广之前主要研究考古,非遗对他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研究领域。于海广坦言:“编写这本书时,压力很大。对这29项中国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解读,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他们在逐项的论述中,要查阅和核对大量纷繁复杂的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地方志和其他文献记载。对各项非遗项目的内涵分析,都需要认真地品味和揣摩,梳理和分析,探寻该项遗产的精华所在,每个项目的写作都充满挑战和探究的过程。

从入选的2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出,它们中有书法、篆刻、剪纸艺术,有粤剧、花儿、西安古乐等民歌艺术,还有南京云锦、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等。于海广说:“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信仰和习俗,都有适合本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国地域辽阔、千差万别,不同自然环境形成了多样的地理单元,造就了该地的人们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迥然不同,文化遗产多样性就表现的比较突出。因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很多,千姿百态,国家级的就有几千个,我国向联合国申报的非遗项目,是从优秀项目中好中选优的。这些项目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属于世界顶级的,必然受到世界关注和认可。”

在谈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时,于海广表示:“我们国家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起步较晚,特别是由于国际大环境,比如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忽视和轻视。”他举例说,譬如古琴艺术,既有制作古琴的技能,又有优美的琴曲以及高雅的弹拨表演,三者缺一不可。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典范。对于这些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还要传承,而传承的任务主要靠年轻人去完成。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3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