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北京中轴线古建筑消防谈

分类:传统文化 2022-05-19

北京中轴线形成于元代,明时向东移动150米,形成现在的格局,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堪称北京的“龙脉”。永定门、燕墩、正阳门、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皇城墙、普渡寺、万宁桥、火神庙、鼓楼……在这条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与鼓楼的中轴线上,“安坐”着一组组古建筑,它们向人们讲述着尘封的历史,见证着世事的变迁。

北京中轴线再现京城千年建城史

梁思成先生说过:“北京在部署上最出色的是它的南北中轴线,由南至北长达7公里余。在它的中心立着一座纪念性的大建筑物,由外城正南的永定门直插进城,一线引直,通过整个紫禁城到它北面的鼓楼、钟楼,在景山颠上看得最为清楚。”按照他所界定的中轴线的范围,其中共有古建筑41座,由北向南依次是:钟楼、鼓楼、万宁桥、地安门等。近几十年来,由于城市建筑发展,中轴线上有6座古建筑被拆除,如地安门、景山北上门、中华门等。今永安门和永定门桥是拆除后又重建的,实际尚存古建筑35座。

北京皇城正门是天安门,落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称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据《明史》记载:“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丙寅夜,承天门灾,被雷火焚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易名为天安门,寓意“天赐平安”。以后,天安门又经数次重修,通高为34.57米。天安门在北京皇城4门中是最高的,半个世纪以前,在北京长安街上也是最高的建筑物。

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始建于永乐朝。因其位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正南向阳,位当子午而得名。城楼由正楼、垛楼、阙楼组成。正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示“九五之尊”,通高37.95米。据《明史》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1557年5月11日),午门被火焚毁,并殃及前三殿和文武二楼。这次火灾也是雷击引起的。火灾以后,皇帝命大学士严嵩负责清理火场及复建工程。据《见闻录》记载,为清理火场:“率营军三万人打扫火焦,寅入酉出,起小车五千辆。万岁曾问三次,嫌火焦不见扫完。”

在紫禁城宫殿中,太和殿最高,通高35.5米,明代初建时,称奉天殿。永乐十九年四月甲辰(1421年5月9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即今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火灾,据称,这次火灾也是雷击引起的。因其时3大殿刚刚落成,正式迁都北京启用才4个月,皇帝朱棣十分恐惧,当天就到太庙和社稷坛祭祀,祈求祖宗和上天保佑。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宫殿。重檐庑殿屋顶正脊上有一对巨大的龙吻,四面边脊上各有10只琉璃吻兽,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和一位骑凤的仙人。在吻兽中有一只身带兵器的神兽,据说这些吻兽具有呼风唤雨、防雷灭火的作用。金殿宝座上方有雕着蟠龙衔珠的藻井。藻,水藻等水生植物,井是贮水之所。藻井最初含意是克火。龙口所衔的宝珠,称“轩辕镜”,由“轩辕星”得来,古书称此为雷神,高悬殿中,寓意保护庄严肃穆、富丽堂皇的宫殿。在太和殿的丹陛上,还有两个巨大的铜缸,宫内共有大小铜缸308口,用于贮水,也是为了防火而设的。

…… 

古代非燃材料建筑成亮点

为了防火,在中轴线上还有多处防火性能极佳的用非燃材料筑成的建筑,这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亮点。早年在天安门和正阳门之间,有一座城门叫中华门,清代叫大清门,明代叫大明门。其门制为砖石琉璃建筑,屋顶、屋檐、斗拱都是琉璃瓦制作的,只有3个门洞,门额是用白色大理石雕琢的。门内左侧、右侧,各有一排500米长的千步廊,门外左侧、右侧也有廊房。《明史》称:“弘治十七年(1504年)五月癸巳,正阳门内西廊火,燔武功坊。”大明门安然无恙。

在紫禁城御花园钦安殿前,有一座奇特的用石头和青砖、琉璃瓦筑成的殿门,叫天一门,取天一生水之意,谓可防火。单洞券门是实体青砖砌筑的,黄琉璃瓦歇山顶,檐是用绿色琉璃制成的椽、枋、斗拱,全然不采用木质。钦安殿内供奉玄武大帝,充当宫中火神之天职。每次皇宫发生大火时,皇家都要至此祭祀玄武大帝。据说在大火发生之时,玄武大帝曾走出神殿,站在丹陛之上,用手一挥,大火就被扑灭了。至今石头台阶上尚有两个风化了的痕迹,巧成巨大的脚印,传说这是玄武神指挥灭火时留下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十九日夜,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放火烧宫,通夕火光烛天,整个紫禁城几乎都在火中,大内宫殿,强半被焚。唯钦安殿安然无恙。并非玄武法力无边,只因为天一门是一座不燃建筑,不怕火烧,对钦安殿起到了隔绝火势的作用。钦安殿后的顺贞门也是砖石琉璃砌筑的防火建筑,不怕火烧,也对钦安殿起到了隔绝火势的作用。

景山公园北山坡下方,有一组建筑群,称寿皇殿,是明清两代皇家举办丧葬仪式和供奉帝后御容的殿堂,因此,这里也成为皇家祭祀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寿皇殿城池甚为宽大,东西宽度为141.16米,南北深150.58米,内外双重围墙,形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城池。在高大的宫墙正面建有5座砖城门,即寿皇门,非常气派。正中为3座相连的琉璃砖城门,彩色的琉璃斗拱,仿木结构、琉璃瓦件制作精巧。过去,中间的大门是皇帝的御道,两边的侧门供后妃和文武大臣通行,在东西两边还各设1座琉璃瓦件的随墙便门。这座殿门是仿照太庙的规格和布局设计的。太庙门内有大戟门、正殿、后殿和东西配殿。寿皇殿也是这样的格局。

太庙的庙门也是用砖石琉璃砌筑而成的。彩色的琉璃斗拱和额枋,都是不燃的,制作十分精巧。新中国成立后,寿皇殿划归北京市少年宫使用,太庙划归劳动人民文化宫使用。一次,太庙门内搭建了一栋木质结构展厅,不料一天夜里,电动展台电气短路失火,这幢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可燃性展厅和展品全部被焚于火。近在咫尺的太庙门因为是防火结构的建筑,安然无恙。

……

(来源:《中国消防》杂志社2013年第2-3期春节合刊)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wenhua/3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