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卫瓘简介-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

分类:历史人物 2022-05-19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
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后以镇西军司、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又成功平息叛乱,命田续杀邓艾父子。回师后转任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封菑阳侯。西晋建立后,历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成功化解北方边境威胁,因功进爵菑阳公。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后逊位,拜太保。晋惠帝即位后,与贾皇后对立,终在政变中满门遇害,享年七十二岁。
卫瓘善隶书及章草。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书断》中评其章草为“神品”。

人物生平

出生官宦
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任曹魏尚书。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受到邻里、亲朋的称赞。他十岁时丧父,从小便磨炼自立的能力。先世袭亡父的爵位閺乡侯。年仅二十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
当时,魏国法度严苛,权臣专政。但卫瓘则坚持秉公办事,不亲不疏,尤其是涉及大大小小的诉讼,总是明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令人信服。十年间历任通事郎、中书郎、散骑常侍等职。
景元元年(260年),魏元帝曹奂即位后,卫瓘官拜侍中,持节慰劳河北地区,后转任廷尉。  
讨伐蜀汉
景元四年(263年),朝廷卫瓘在讨伐蜀汉时以监军的身份并持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代理镇西将军军司,并统兵一千人。平蜀后,邓艾自大而独断专行,钟会与卫瓘密奏大将军司马昭,说邓艾有反状。元帝下诏,用囚车监禁邓艾入京。钟会使用一石二鸟之计,先派卫瓘以少量兵力先到成都收擒邓艾,企图借邓艾之手将其杀死,再把卫瓘之死作为邓艾谋反的罪证之一。
卫瓘心知肚明,但不能拒绝,便去了成都。卫瓘在夜里到达成都后,向邓艾手下的的将领发出檄文,声称“奉诏捉捕邓艾,其余的人一概不予追究。如果向朝廷军来报到,爵位赏赐就和之前一样;如果胆敢不出面,就诛灭他三族。于是第二天鸡鸣时,邓艾的属将们纷纷赶来卫瓘军营中,只有邓艾还在帐内未出来。于是卫瓘就在日出后,乘着使者的车赶往邓艾的居所,此时邓艾还在睡觉未起,父子一起被擒。邓艾对着天叹道:“我邓艾是忠臣啊!竟然会有如此的下场!从前白起所受的遭遇,在今日又见到了。”
这时,邓艾的属将计划拦劫囚车营救,率领兵马来到卫瓘军营。卫瓘穿着轻装出来迎接,假称正在写奏章,要为邓艾的事申辩,诸将听信他的话,于是停止营救邓艾。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日,钟会抵达成都后,决意谋反。次日,他便以为郭太后致哀为由,将胡烈等将领、官员请至蜀国朝堂,趁机将他们软禁起来,并举兵叛乱。这时所有士卒只想着班师回朝,成都内外都有骚动,人们心里都很担心惧怕。钟会把卫瓘留在身边商量此事,在木片写上“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卫瓘不答应,两人便开始互相猜忌。卫瓘去上厕所时,碰到胡烈原本的亲将丘建,便告诉他,要他把消息传到军中。
钟会逼迫卫瓘作出决定,当夜他们两个不能合眼,各自握刀于膝盖上。第二天,城外有些得到消息的军队已经准备要攻进钟会,因为卫瓘还在里面而不敢出兵。钟会想命卫瓘出去慰劳各军,卫瓘打算趁此机脱身,故意跟钟会说:“您是各军的统率,应该自己前去。”钟会说:“你是监军,应该先让你先去,我随后就到。”卫瓘于是下殿离开,钟会后悔便派人去,叫他回来。  
卫瓘称说自己生了病,并假装仆倒在地,后来抵达城外,钟会派几十名亲信去追。卫瓘便拿盐水来喝,让自己大吐。由于卫瓘本身就瘦弱,所以看起来像是患了重病,钟会所派的亲信和医生来看他,都说他病重不起,钟会于是无所忌惮。等到天黑城门关闭后,卫瓘作檄文宣告诸军,各军也已经自动号召,约定隔天一早一起讨伐钟会。钟会率领所有士兵出战,城外诸军将其击败,只剩帐内数百名土兵跟随钟会走,最后所有人被杀死。卫瓘约束诸将,才平息下来。  
邓艾本营的将士想要追上囚车救出邓艾,迎接他回成都,卫瓘自认为和钟会一起诬陷邓艾,担心会有变故,就派遣护军田续至绵竹夜袭邓艾于三造亭,杀死邓艾父子。起初,邓艾进入江油时,田续不敢前进,邓艾想要杀了他,不久又放了他,等到卫瓘派遣田续,对他说:“可以报在江油受辱的仇了。”  
扫平边患
益州平定后,朝臣建议对卫瓘加以封赏,卫瓘却认为“克蜀之功,都是诸将的功劳;而邓艾、钟会二将则是自取灭亡”,坚持不接受赏赐。之后,他出任使持节、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不久即转任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进封爵位为菑阳侯,卫瓘的弟弟卫实也受荫赏,获封开阳亭侯。  
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晋王司马炎( 晋武帝)建立西晋,这是卫瓘倍受晋武帝信任的时期。他先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  
泰始五年(269年),卫瓘被改授为都督青州诸军事,兼任青州刺史。后加号征东大将军、青州牧。他善于理政,所在之处都有政绩。  
泰始七年(271年),卫瓘出镇北境,任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兼任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  
咸宁二年(276年),朝廷听从卫瓘之前的意见,设立平州,后更以他兼督平州。卫瓘在任内又离间北方鲜卑诸部,使“务桓降而(拓跋)力微以忧死”,为朝廷解决了边害。晋武帝闻知后,对卫瓘大加奖赏,赐其一子爵为亭侯。卫瓘乞求将这个爵位封给自己的弟弟,但还未受封他就去世了,于是封卫瓘子卫密为亭侯。卫瓘六子都没有爵位,全都让给自己的两个弟弟,远近之人都称赞他这种行为。  
卫瓘多次请求入朝觐见,武帝允许,并在他入京后加以善待,旋即命其归镇就职。咸宁四年(278年),卫瓘被征召入朝,升为尚书令,加侍中。他为人严谨,以严法对待属下,看待诸尚书如同自己的僚佐、尚书郎如同自己的掾属。  
太康三年(282年),又升任司空,仍领尚书令、侍中。卫瓘为政清简,深得朝野上下赞誉。武帝将其女繁昌公主下嫁与卫瓘第四子卫宣。后又领太子少傅,加一千步卒、一百骑兵及鼓吹于府中。  
惨遭冤杀
卫宣娶了公主后,有沉溺于酒色的过失。外戚杨骏平素与卫瓘不和,而且自己想要独掌朝政,认为如果卫宣与公主离婚,卫瓘必定逊位辞职,于是与黄门等一起诋毁卫宣,使得武帝下诏让二人离婚。卫瓘即惭愧而又惧怕,于是请求告老逊位。下诏以卫瓘为太保,以菑阳公身份回家。有关部门又上奏收捕卫宣交给廷尉,并且罢免卫瓘之职,武帝不许。后来,武帝才知道是黄门故意构陷卫宣,想要让公主与卫宣复合,而此时卫宣已经因病去世。  
永平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太傅杨骏辅政。
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楚王司马玮矫诏诛杀,作为帝师的卫瓘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录尚书事。被赐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荣誉。
不久,司马亮上奏建议让诸王回到籓国,与朝臣在殿上议论此事,无人敢应,只有卫瓘附和,司马玮因而记恨卫瓘。贾后也因为卫瓘正直,自己做事无法随心所欲。便以“谋图废立”的罪名,下诏给司马玮,命其免卫瓘官位。司马玮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众人都怀疑诏书有假,想让卫瓘问清楚再认罪不迟,卫瓘不许,于是与子孙九人一同遇害,享年七十二岁。只有卫恒的两个儿子卫璪、卫玠在医者家里才躲过一劫。  
卫瓘当初为司空时,曾经斥责帐下督荣晦,等到收捕卫瓘的时候,荣晦也在内,报出卫瓘家人姓名,使其一门九人都无法幸免于难,司马遐不能禁止。  
事后,卫瓘之女及国臣重卿们经过百般奔走、上书,卫瓘一案才得以昭雪,荣晦一族都伏诛,司马衷下诏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  
还在晋武帝时,卫瓘深感年事已高,几次与司马亮、魏舒等老臣请求离职,但都没得到准。   当时朝野间有一种议论:自西晋兴起,朝廷的三公很少能够辞荣善终。
早在晋惠帝为太子时,朝臣们都认为他纯质天真,不能亲理政事,应该另立。卫瓘身为老师,有一次竞借酒醉影射了他,这是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所嫉恨的。而由于卫瓘的秉性刚直,触怒了朝廷中的一部分权臣,尤其触怒了善使权谋的贾皇后,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主要成就

书法
《晋书 卫瓘传》谓其:“学问深情,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章草),时人号为一台二妙。”二人草书同师法于张伯英(张芝)。大家认为卫瓘书法得到张伯英的筋,索靖得张伯英的肉。卫瓘自称:“我得伯英之筋,(卫)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
梁武帝萧衍《草书状》,肯定了卫瓘草书在书史上的地位。梁庚肩吾《书品》列卫瓘为上之下。唐李嗣真《书后品》列卫瓘书为上之中。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卫瓘章草为神品,其小篆、隶、行草入妙品。并赞卫瓘:“天资特秀,若鸿雁奋六翮,飘飘乎清流之上。率情运用,不以为难。”时议认为:“放手流便过索靖,而法则不如之。”
卫瓘不仅兼工各体,还能兼学古人之长,是颇有创意的书法家。其章草学张芝而自成风格,与索靖抗席。学篆书也能在继承其父古文的基础上有所变化。马宗霍《书林藻鉴》说:“瓘承父,觊传古文,则瓘亦能篆也。”《魏书本传》谓其善鸟篆,而宋梦英则谓:“瓘作柳叶篆,其迹类薤叶不真,笔势明劲,莫能得学。”可见卫瓘在篆书方面也能在继承其父的基础上自辟蹊径。更值得一提的是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中所谈到的卫瓘“更为草藁”也应当说是书史上的创举。
《采古来能书人名》还记载:“ 子瓘,字伯玉,为晋太保,采张芝法,以法参之,更为草藁,草藁相闻书也。”而元郑杓的《衍极》卷二《书要篇》刘有定注说道:“晋卫瓘采张芝及父觊法而作,盖草书之带行者,又名‘草稿’”。《古今法书苑》附《陆深总论》说:“张伯英之法,谓之草书(当指张芝所创今草),卫瓘复采芝法,兼乎行书,谓之‘稿草’”。《中国书法大辞典》之中“相闻”的书条解释道:“草书近行者……宜用于书函尺牍的赠答往来,故名。”
据以上诸说,可知卫瓘所创之草稿,乃是在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参其父卫觊笔法及汉末以来已流行的行书而创的一种介于草、行之间的书体,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行草”。既有别于章草或今草,又有别于一般行书,此体用于来往书札,更为便捷,所以又叫“相闻书”。
卫瓘是魏晋时期书法世家卫氏书派的关键人物,在这个世家中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卫氏一门四代,在魏晋时期,形成了典型的书法世家。三国时期,卫觊与钟繇比肩,经过晋代卫瓘、卫恒、卫夫人等人的宏扬,形成了卫氏书门家风。在此过程中,卫瓘承前启后,克绍箕裘,实为这个书法世家的奠基人。
卫氏书派影响极为深远,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卫氏书风影响到大江南北。在南方,影响了四大家族中的王氏、瘐氏及魏晋高门郗氏;在北方,影响到号称“北方第一名门”的清河崔氏以及陈留江氏。卫夫人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是中表亲,故王羲之幼时得亲承卫夫人的教诲。
唐人张怀瓘《书断》有言:“郗愔善众书,虽齐名庾翼,不可同年,其法皆遵于卫氏。”《北史·崔浩传》载:“崔悦与卢谌,并以博艺齐名,谌法钟繇,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草。”江式《论书表》说:“臣六世祖(江)琼家世陈留,往晋之初,与父应元俱受学于卫觊(按晋初时卫觊已卒,江琼应受学于卫瓘)古篆之法……数世传习,斯业所以不坠。”说明北方崔、江两大世家,均世传卫氏书法。从书法史的角度看,卫瓘与钟繇都是南北书派的共祖,其影响之深远,确非一般。  
政治
在西晋的用人制度上,卫瓘提出过大胆的改革建议。原在曹魏政权建立以后,魏文帝根据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制度, 客观上助长了门阀制度的形成和门阀世族势力的发展。担任“中正”的官员,都是世家大族,因此品定人物就完全控制在世家豪族的手中。
卫瓘在给晋武帝的上书中认为:九品中正制不过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道。这种计资定品、居位为贵的做法,必然产生使人弃德而忽道的弊端,与国运民生皆不利,应当消除。他主张恢复乡举里选的荐才制度。又论述了开启贤达之路的重要意义:”让下属敬重上级,人民顺应教化,风俗与政治清明,教化与法制相辅相成。人民知道好坏之分,不在与朋友交际,即攀比奢华的事就会自动消亡,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如今废黜九品制,则应该批准旧时制度使得朝廷大臣共同互相举荐任命,有才之人的道路既然宽阔,就可以激励大家有推荐贤人的愿望,检核在任官员的得失。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这些可贵的尚贤用才之道,深得晋武帝称赞。  
卫瓘从泰始初年开始,接连担征东大将军、征北大将军等职,又领多州刺史。当时北方主要有两部势力,东边有乌桓,西边是拓跋力微,他们一同骚扰边境,为害北方。卫瓘设计离间二部,导致他们之间产生嫌隙,导致乌桓部众投降而拓跋力微因忧愁而死。使得北方清净一时,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卫瓘的故事(轶事典故)

抚床叹息
晋惠帝司马衷还是太子的时候,大臣们都认为他淳朴天真、不堪重任。卫瓘每次都不敢说此事。后来,晋武帝司马炎在陵云台摆宴,卫瓘假装醉酒,跪在武帝床前说:“臣有事想要说。”武帝问:“您想说什么呢?”卫瓘欲言又止,连续三次,于是只好用手抚床说道:“这个座位可惜了!”武帝才恍然大悟,说:“您真的喝醉了吧?”从此以后,卫瓘没有再提起过此事。  
一台二妙
卫瓘知书达理、学识渊博,且才艺出众,与同署的尚书郎索靖都擅长草书,被时人称为“一台二妙”。  
逊位之叹
卫瓘曾感慨地写信给已经逊位回家的前司徒魏舒说:“每次都和足下谈论此事,日日都没有结果,这就如看见它的时候,它在你前面,可是忽然之间,一不留神它又出现在后面了。”  

人物评价

司马炎:征东将军卫瓘,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  
杜预: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居总帅,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是小人而乘君子之器,当何以堪其责乎?
羊欣:河东卫瓘,善草及古文,略尽其妙,草体微瘦而笔迹精熟。
萧衍: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范者,伯叔也,二王父子,可以为兄弟,薄绍之为庶息,羊为仆隶。  
王僧虔: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  
江式:臣六世祖琼家世陈留,往晋之初,与父应元俱受学于卫觊(瓘)古篆之法……数世传习,斯业所以不坠。  
房玄龄等《晋书》:①夫忠为令德,学乃国华,譬众星之有礼义,人伦之有冠冕也。卫瓘抚武帝之床,张华距赵伦之命,进谏则伯玉居多,临危则茂先为美。遵乎险辙,理有可言:昏乱方凝,则事睽其趣;松筠无改,则死胜于生,固以赴蹈为期,而不辞乎倾覆者也。俱陷淫网,同嗟承剑,邦家殄瘁,不亦伤哉!   ②贤人委质,道映陵寒。尸禄观败,吾生未安。卫以贾灭,张由赵残。忠于乱世,自古为难。  
李嗣真:卫、杜之笔,流传多矣,纵任轻巧,流转风韵,明健有余,便媚详雅,谅少匹俦。
张怀瓘:天资特秀,若鸿雁奋六翮,飘飘乎清流之上。率情运用,不以为难。  
李贺:黄庭留卫瓘,绿树养韩冯。
梦英:瓘作柳叶篆,其迹类薤叶不真,笔势明劲,莫能得学。
陈普:此座倾危不信人,此身便合去朝廷。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拓拔枝柯幸少疏,洛阳宫殿已为墟。休论荣晦师田续,忍读金墉稽颡书。  
康有为:①伯玉、巨山,世传妙笔,伯玉藁书,为简札宗,巨山书势,为书家法。②按卫觊草体微瘦,瓘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然则北宗之书,自当以筋骨为上,其风韵之逊于南,亦其祖师之法然也。
马宗霍:瓘承父,觊传古文,则瓘亦能篆也。

家庭成员

高祖父
卫暠,东汉时期学者,被汉明帝征召,途中在安邑去世,明帝下诏赐安邑的墓地埋葬,从此家人都居住在此。
父亲
卫觊,字伯儒,官至尚书,封阌乡侯。卒谥号敬。
弟弟
卫实,西晋时因卫瓘功获封开阳亭侯。
儿子
卫密,因卫瓘功劳封爵亭侯。与卫瓘一同遇害。
卫恒,字巨山。西晋书法家,历任太子舍人、尚书郎、秘书丞、太子庶子、黄门郎。与卫瓘一同遇害。后追赠长水校尉,兰陵贞世子。
卫宣,娶晋武帝繁吕公主,婚后数次有酒色方面的过失,被杨骏等诬陷离婚。后武帝知道卫宣是被诬陷的,想要让公主与他复婚,卫宣却在此时病死。
卫岳,与卫瓘一同遇害。
卫裔,于卫瓘一同遇害。
孙子
卫璪,卫恒之子,字仲宝。袭卫瓘爵。东海王司马越以兰陵郡并入东海国,改封卫璪江夏郡公,食邑八千五百户。晋怀帝即位,任散骑侍郎。后为刘聪所掳。
卫玠,卫恒之子,字叔宝。清谈家、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
玄孙
卫崇,卫璪被刘聪掳掠走,晋元帝司马睿以卫崇袭爵江夏郡公。
 

个人作品

《顿首州民帖》则是卫瓘唯一的传世的书法作品,此帖已基本上去掉了波势,从此帖已可看出章草向今草的过渡。
卫瓘著有《丧服仪》一卷(《隋书经籍志》)及《论语注》八卷。  
《全晋文》还载有《请议郄诜假葬除服表》、《请除九品用土断疏》、《奏免山涛》、《奏请赠郑默三司》、《与某书》、《与魏舒书》等言论。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卫瓘为魏国监军 。随钟会伐蜀   ,诸葛绪败于姜维,钟会怒,欲斩之,卫瓘与众人力谏方得免。   邓艾居功自傲,司马昭密书与卫瓘,令其监督两路军马,与钟会监视邓艾,以防有变。   后受钟会命逮捕邓艾,钟会谋败身死,卫瓘命诸军归营待命。因惧怕邓艾被释出后,报复自己,于是使田续追斩邓艾父子。贾充安定成都,迁刘禅于洛阳,以卫瓘守成都。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王杰饰演卫瓘。

卫瓘怎么读

卫瓘:wèi guàn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renwu/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