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父亲 刘禅为什么如此没用
刘禅为何如此没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都知道在三国里,有位“扶不起的阿斗”刘禅,雄才大略的刘备刘皇叔,一位这么优秀的父亲,却生了个刘禅这没用的儿子,阿斗真的是在小时候被摔傻了吗?
但只要细读《三国志》等史料,就很难轻易认同这一论断。评价一个人物的优劣,应该把他放到其同类当中进行比较,而不是仅仅根据其人生中的一个瞬间或一件轶事。作为一个皇帝,阿斗做得不算优秀,但也绝不算差。
刘禅算不算“没用的儿子”?至少比中国历史长河里许多的奇葩帝王,诸如崇祯朱祁镇之流强太多了。刘禅不是雄主,却是仁君,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在2137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他们的平均在位时间仅有5年!
而刘禅在位多少年?41年!排名多少?能在历史上排名第八!在他前面的七位帝王都有谁?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嘉靖帝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万历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位49年,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清高宗乾隆在位60年,清圣祖康熙在位61年。
刘禅执政41年, 前11年还可以认为都是诸葛亮在管,可诸葛亮死后呢?那可是他自己独自执政!而且时间长达整整30年,仅凭这一业绩,也远远超过了中国绝大多数的皇帝的执政时长!
后人觉得刘禅傻,主要是因为他说了那句震古烁今的“乐不思蜀”,但是否因此极有可能,他是史上演技最好的皇帝呢?
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的时候都58岁了!58岁在那个时代什么概念?在当时属于高寿,随时入土都很正常,棺材都该给自己打好了的那种。
58岁的一老头,往饭桌边一坐,敌人们围了自己一圈,还搁那笑眯眯的旁侧敲击:你开心吗......都成阶下囚了,你说他还能怎么说?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吗?李煜不就是这么交代了的。
刘禅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得太久了,坐皇位时间太长了,但凡他能早死一年半载,避免当亡国之君,史书绝对是另一个评价。
事实上,刘禅并非“这么没用”,只是不像刘备那样“优秀”罢了。或者说,刘禅也是“优秀”的,只不过刘禅的“优秀”和他老爹刘备并不处于一个维度。评价历史人物,切忌只用一套标准去衡量,因为那样就无趣了。
刘备最优秀的品德,是“仁”!刘备身上有闪耀于时代的仁爱光辉。如果刘备得了天下,是真正有可能实现一个太平盛世的。而刘禅很好地继承了其父的仁义,从这一点来说,真真是一位值得辅佐的良主。
相比魏吴两家的破事,礼崩乐坏,臣杀君,子弑父,蜀汉简直是三国时代人性的光辉:
老皇帝刘备,为了异性兄弟,敢倾国复仇在所不惜;小皇帝刘禅,无底线地信任大臣,大臣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君臣相得,亘古未有。生则托国,死亦托孤,化作了数千年历史中的一道理想之光,照亮了后人的遐想。
刘备的“优秀”,是创业之君该有的禀赋,刘禅的“优秀”,则是守成之君难得的态度。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理解大家对于刘禅的“恨铁不成钢”。
在诸葛亮已然可以撑起蜀汉大局的情况下,内政、外交、军事一把抓,刘禅的相对“势弱”,其实反倒更有助于蜀汉政权的内部稳定。
刘禅的优秀就在于,他能够认知到蜀汉政权所处的危局,这本身或许就是他自幼长期处于危险局面(演义里表现为:万军之中救阿斗、摔阿斗、夺阿斗)训练出来的对于危机的敏感,
而这种敏感度(居危思危、居安思危)似乎也伴随了刘禅的一生,“亲贤臣而远小人”只要朝野有贤臣,刘禅就会亲近,所以才会出现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接力主政或辅政的局面,直到费祎也挂掉为止。
刘禅属于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比那些胡折腾得不知强到哪里去,甚至都把诸葛亮给他留的董允,蒋琬,费祎等几个文官全部都熬死了——刘禅:相父,你留的名单太短了啊,你留的攻略我都用完了,游戏还没通关,咋整啊?
刘禅还是最相信忠臣的皇帝,诸葛亮活着信诸葛亮,诸葛亮死了信出师表,最后出师表里的每个人都重用了,直到表里面罗列的人全死了,还撑了好几年——刘禅:相父,你就不能多写几篇出师表吗?一张表实在不够用啊!
——诸葛亮:我也实在没想到,自己不在了,你一个人还能玩这么久啊,那啥,再后面的人,我也不熟啊,可怜的娃,还没通关的话,你就乐不思蜀混过去吧......
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富二代只要不想证明自己,只吃喝玩乐,真的败不光家产,别创业啥的瞎折腾就行。这道理,刘禅人间清醒得就像是穿越回去的。
但凡把刘禅和朱祁镇对调一下,大明也不至于凉的那么快——刘禅安安稳稳的待在北平家里愉快的玩耍,大明屁事没有;朱祁镇刚想搞骚操作,诸葛亮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君可自取。
刘禅这样的君主,是多少历朝历代名臣梦寐以求的。要是有刘禅这样的皇帝,岳飞和于谦晚上睡觉都能乐醒——岳飞:给我一个刘禅,还你一个铁血大宋!
反之如果刘禅是个才华横溢,但野心膨胀不能容人的角色,譬如杨广,猜猜蜀汉又会发生什么?
虽说刘禅与他父亲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相比,确实是差了不少,这也是所有二代的通病,扩张能力差。但是他守成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知道诸葛亮行,他就把事交给诸葛亮干,他知道谁行,他就用谁。
至少诸葛亮带兵北伐的时候,不用担心皇帝跑到前线胡乱指挥,也不用担心打胜仗的时候,来个十二道金牌,更不用担心皇帝背刺自己,灭自己全家。
蜀汉旧臣李密赞誉刘禅为“齐桓之主”。历史上被臣子真心赞誉为齐桓公的凤毛麟角。善于用人,在位期间没有出现过一个奸臣;吏治清明,统治期间没有出现过巨贪,诸葛亮、费祎、姜维等都非常廉洁;
垂拱而治,甚至还强于齐桓公——齐桓公抱上了管仲这个大腿,才成了霸,等管仲一死,立马昏庸到把自己玩死。而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苟了30年,刘禅比齐桓公靠谱多了。
也就刘禅命不好,刘备交到他手里的,是一个人才凋零、国力虚弱的蜀汉,守成之君面对残局也无可奈何。如果刘备早死两年不伐吴,把老底都留给刘禅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以刘禅和诸葛亮的君臣相得,三国的走向,还真不好说。
对姜维这样一个凉州的降将,只因为是诸葛亮看好的,可以说就给予了火箭式的提拔上升速度。即使后来姜维看似被排挤,但从始至终都是大将军,避祸沓中也没有被剥夺军权。
故事的落幕,连姜维这种根本没和刘备打过交道的降将,居然也能为蜀汉死社稷!这里面有多少,是为蜀汉而死,是为知遇之恩的诸葛亮而死,又有多少是为了信任他、重用他的刘禅而死呢?
我们可以说刘禅是个平庸的人,但他不昏庸,他自己知道不行,却知道诸葛亮行,所以将一切军国大事都交给了诸葛亮,一辈子都没有任何猜忌,他真正把诸葛亮当成父亲一样看待,把诸葛亮的子孙也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那时候其子诸葛瞻年方8岁,诸葛瞻可以说完全是在刘禅的照顾下长大的。
诸葛亮逝世后,有人说坏话,“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一向宽仁的刘禅大怒不已,“后主怒,下狱诛之。”直接就把说坏话的人杀了。说了诸葛亮几句坏话,就敢杀了他,你能想象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吗?
诸葛亮死后9年(243年),其子诸葛瞻17岁了,这一年,刘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封其为骑都尉,后又拜羽林中郎将、侍中、尚书仆射等等,成为蜀汉军政大臣。
我们常见的历史,一般是权臣得势的时候,皇帝可能嫁女儿笼络他,但你见过哪位皇帝,在权臣死后还对他的子孙照顾有加的吗?
但刘禅就是这样对诸葛亮的,不管诸葛亮死了多少年,他对相父的信任,厚爱,没有一丝衰减。可谓是人走而茶不凉。
对于父辈们的子嗣,刘禅给予的照顾也都还不错。对张飞的后代:将两个女儿都娶为皇后,与张家是非常和谐的皇帝外戚同盟。对关羽的后代:将自己的女儿与关兴的子嗣联姻。
刘禅本人除了有点懒之外,也没有做过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唯一的污点就是晚年用了宦官黄皓,但和其他朝代的弄权宦官相比,黄皓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刘禅最大的能耐就是知道自己没能耐,这就是当守成皇帝最难能可贵的优点。翻翻历史书,太多的都是那种又菜又爱瞎指挥的败家子皇帝。
刘禅在历史上一直被评为“庸主”,被戏称“扶不起的阿斗”。按黎庶角度想想,不费兵戈的天下易主未尝不是对蜀国人最后的庇护呢?历史如果换成百姓来书写,刘禅应该也是一位明君吧。
毕竟,百姓不关心最终是谁逐鹿天下,百姓们只关心,谁在位能让国家海晏河清,安居乐业。
刘禅作为“亡国之君”的身份,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像刘禅这种能在乱世之中,苟住了四十余年父辈的基业,难道不是一种别样的“优秀”?“亡国”固然是其一个污点,但,“亡国”与“乐不思蜀”真的能够彻底否定掉他“三十年亲贤”与“四十年国祚”么?显然不是。
他的确没能光复大汉,但怎么算都是一个及格线以上的君主。他能对于有能者充分放权,无条件信任,这就比历史上大多数的君主强了,甚至某种程度可以说他是大智若愚。他当然无法与历史上那些强悍的明君大帝相比,但他应该也是,污名化最惨、最被低估的帝王,没有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