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分类:历史人物 2022-09-16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丢掉江山?打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听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遗言,最终丢掉了江山。

  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太嫩了,斗不过燕王这些藩王,便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战略,既能循序渐进地削弱各藩王的实力,又不至于激反各个藩王,谁知道朱允炆没按照这个战略步骤走。

  他继位之后,自以为少年天子,意气风发,受到黄子澄和齐泰等人一蛊惑,忘记了朱元璋的教诲,着急忙慌就匆匆削藩,终于逼得燕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了。

  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太嫩,又用人不当,哪里打得过老奸巨猾又久经沙场的朱棣,所以最后丢掉了江山。

  公元1391年,即洪武二十四年,这年八月,被明太祖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因病去世。

  九月,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成为新的皇储,将来的大明皇帝

  朱元璋之所以隔代传位,是看上了朱允炆跟他爹朱标一样,比较宽大仁厚。

  可是几年之后,已经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允炆的那些叔叔们,那些亲王藩王们,特别是包括燕王朱棣在内的九大塞王,对年幼稚嫩的朱允炆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面对不少的内忧外患,为了解决这些内忧外患,才滋生出藩王的问题,特别是为了外患北元,朱元璋给了藩王兵权,导致九大塞王个个实力雄厚,尾大不掉。

  内忧外患的内就是一大帮功臣,虎视眈眈,对大明朝未来的继承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这些功臣,哪个不是战功赫赫,哪个不是久经沙场,朱元璋担心自己一死,难保他们不会争夺明朝的江山。

  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先是废除宰相,后是大杀功臣,经过胡惟庸蓝玉两个大案,大明朝的开国功臣被他屠戮殆尽,已经没人再能翻云覆雨了。

  即便如此,朱元璋仍是不放心,他大封儿子为藩王,给藩王护卫亲兵和当地镇兵的指挥权,使藩王能够有效地震慑各地的功臣。

  内忧外患的外就是北元的威胁,朱元璋害怕他们卷土重来,因此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定都南京,而是要选择一个更好的都城,既能抗击北元,又能统治全国,太子朱标就是去西安考察迁都时染病身亡的。

  既然迁都的事儿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那就尝试灭了北元,于是朱元璋派手下大将多次到边塞要地屯边屯田,甚至主动讨伐北元,力求彻底灭了北元。

  然而经过徐达冯胜、蓝玉等人多次北伐,北元虽然元气大伤,却并没有被彻底消灭,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于是朱元璋又想了一个办法,分封藩王,把自己的儿子们封为藩王,派到边塞第一线,给予护卫府兵和镇兵的指挥权,有他们在,大明朝能够随时调集兵力抵抗北元恢复精力之后的南侵。

  朱元璋的二十几个儿子,全都封了藩王,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年龄,这些藩王又分为内藩和外藩。

  所谓内藩,就是在后方内地的藩王,比如开封有周王,武昌有楚王,青州有齐王,长沙有潭王,兖州有鲁王,成都有蜀王,荆州有湘王,桂林有靖江王。

  这些藩王都在内地,不负责边塞的防务,只是帮助地方上稳定局面、震慑功臣而已。

  所谓外藩,就是封在边塞第一线的王,第一线诸王的任务是防止北元入侵,凭借天然险要,建立军事重点,有塞王之称。

  当时明朝号称有九大塞王,即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

  北联开原,控扼东北诸部族,以广宁为中心,建辽国;经渔阳(今河北蓟县)、卢龙,出喜峰口,切断北元南侵道路,以大宁为中心,包括今朝阳、赤峰一带,建宁国;北平地势险要,建燕国;出居庸,蔽雁门,以谷王驻宣府(今河北省宣化),代王驻大同;逾河而西,北保宁夏,倚贺兰山,以庆王守宁夏;又西向控扼河西走廊,扃嘉峪,护西域诸国,建肃国。

  这些王都是一些年龄较大又能力比较强的,他们能带兵打仗,能当作将领用,而且朱元璋平常还刻意培养他们的军事能力,让他们跟随大将出征打仗,从而锻炼他们。

  像晋王和燕王,就多次跟着冯胜、傅友德等人出塞伐元。这也是后来燕王能打败建文帝的原因之一,朱棣的军事能力远强于成长于深宫的朱允炆。

  不但如此,朱元璋还给了这些藩王统兵和指挥军事之权。

  所谓统兵权,是指每个藩王都给他们府兵,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每个卫有五千六百人,卫下面是所,每个所是一千二百人。像锦衣卫也是一个卫,只是属于比较特殊的,有三千多人。

  明朝的藩王的府兵,基本上少的是不到一个卫,有甲兵三千人,多的达到三个卫甚至四个卫,有甲兵一万九千人。

  至于九大塞王,因为处于边疆抗元第一线,府兵更加的雄厚,给加派了特殊的护卫军,像宁王所部,就带甲八万人,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蒙古骑兵,骁勇善战。

  朱元璋还特别恩准,将自己的禁军羽林卫,拨出一部分人来,给秦、晋、燕三王的护卫特别补充兵源,所以他们兵力也很强,仅次于宁王。这也是朱棣后来敢清君侧造反的底气,手里有兵。

  所谓指挥权,是指把藩王所在当地的镇军或边军的指挥权,也交给藩王。

  我们前面讲的那都是各个藩王的府兵,是他们的亲卫军,护卫军,下面要讲的是朝廷布置到当地的军队。

  这部分的军队,当地的将领,必须得到朝廷和藩王的双重许可,才可调动,而且朱元璋有时候把这部分的指挥权,交给藩王或直接空降的大将。

  当年朱元璋为了防止北元南侵,不但在边塞布置塞王,还必须在边塞布置常规的边防军,这些边军平时屯田屯耕,战时组织起来打仗。但是,朱元璋对这些边军也不放心。

  于是他对这些边军的调动,设了双保险,要调动边军,必须得到朝廷的符印,光有符印也不行,也调不动,还必须得的当地藩王的同意。

  比如燕王朱棣所在的北平,那里的边军,不但当地的将领调不动,就算朝廷空降一个大将过去,也调不动,还得朱棣同意之后才指挥得动。

  朱元璋的目的就是要用自己的儿子们,监视控制边军,防止他们拥兵作乱。当然,这得有个前提,父子同心。

  所以,到了建文帝的时候,作为叔叔的朱棣,跟建文帝不是一条心,就把这些边军收为己用,调集他们南下清君侧了。

  从上面藩王的形势我们看得出来,垂垂老矣的朱元璋,为何担心皇太孙朱允炆降不住他那帮藩王叔叔了。

  因为那些藩王,特别是九大塞王,个个手握雄兵,带甲数万,而且久经沙场,都是一些老奸巨猾之人。

  因此,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朱元璋,开始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铺路,要削藩,而且得慢慢地削藩,否则容易引起激变,甚至叔侄会兵戎相见。

  这时候朱元璋跟朱允炆有一段对话,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的三步走战略。

  有一天,朱元璋对朱允炆说:“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自然需要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诸王呢?”

  朱元璋反问朱允炆,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应对呢?

  朱允炆回答说,应该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如果诸王不听劝告,不遵朝廷的旨意,不敬皇帝,则应该削减他们的封地,减少他们的府兵数量。

  如果诸王仍然不老实,就把那个王调走,从而削弱他的势力。

  如果诸王还不听命,就兴起大兵讨伐他们。

  朱元璋认为,朱允炆说的这一战略,确实无可代替,是唯一正确的战略。

  我们看这个削藩的战略:

  第一步,就是先礼后兵,警告心怀不轨,违法作乱的藩王,并通过削减封地和府兵的方式惩罚他们。

  如果这些藩王老老实实,忠心于朝廷,自然不用进一步削藩,问题是他们并不老实。

  第二步,如果哪个藩王还不遵纪守法,还跟朝廷对着干,就把他调走。

  把藩王调走,他们就没有自己的势力了,特别是九大塞王,个个手握数万精兵,把他们调到内地去,最多就给他几千护卫人马,他就不敢跟朝廷对着干了,这相当于夺了他们的兵权。

  第三步,如果这些个藩王不听调遣,赖在原地不走,那只好派大军剿灭了。

  他们藩王们,单个来说也就数万人马,朝廷有几十万上百万大军,自然可以打败他们。

  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这三步走的削藩战略,不得不说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如果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容易激发突然的变故。

  可问题是,朱允炆太急切了,他受到手下两个宠臣黄子澄和齐泰的蛊惑,根本没按照自己的战略走,他一年之内削了四五个王的藩国,打草惊蛇,让燕王有了戒备。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废周王橚为庶人。建文元年四月湘王柏惧罪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六月废岷王梗为庶人。

  燕王朱棣看到这种状况,哪能不心惊,过不了多久,就要轮到他了。

  于是,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杀掉朝廷在北平的地方大吏,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援引祖训,入清君侧,称其师曰“靖难”。

  这里要说一下,燕王的清君侧,可是师出有名的,这是朱元璋的《皇明祖训》里有据可查的,这也是当年朱元璋给藩王的一个特权: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只不过,燕王却没得到过建文帝朱允炆的密诏而已,是单方面的清君侧,所谓奸恶,就是怂恿建文帝急切削藩的黄子澄和齐泰二人。

  黄子澄和齐泰是朱允炆做皇太孙时,东宫里的老师和属官,他们两个都是书生,属于纸上谈兵,对军国大事根本没什么经验。

  他们只是仗着朝廷兵多,一味地怂恿朱允炆急切削藩,却没想过后果。

  他们哪里知道,打仗不光看兵力的多寡。

  这两个人也算饱读诗书,难道就不知道当年魏将吴起,只带领五万魏武卒,就大败秦国五十万大军的事儿吗?

  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

  当燕王朱棣带领大军南下的时候,建文帝还在跟方孝孺、陈迪一些文士讨论周官法度,更定官制,讲求礼文。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之后建文帝匆忙派耿炳文带领大军前去剿灭燕王,耿炳文是当时明朝开国功臣里硕果仅存的一位大将,久经沙场,经验极为丰富,然而,只是因为他吃了燕王一次败仗,就被建文帝给撤掉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换将更是兵家大忌,建文帝将经验老到的耿炳文换成了素不知兵的勋戚李景隆,可谓不懂军事,又不懂用人。

  李景隆刚一上阵,果然就吃了一个大败仗,幸亏有个盛庸,颇晓军事,又骁勇善战,最终在济南大败燕王,挽回了局面,数月之后,盛庸为主将,又大败燕兵于东昌,燕大将张玉战死,精锐丧失几尽。

  后来燕王卷土重来,徐达的儿子徐祖辉,跟燕王打了个半斤八两,燕军正想班师回北平呢,谁知道建文帝又听信谗言,把徐祖辉又给撤回南京了。

  这给了燕王机会,燕王趁机指挥大军,一路攻城略地,掩杀到了南京城下,最终攻下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手握优势兵力,却不会用人,两次撤换能打的主将,导致他最终败给了燕王朱棣。

  南京城破后,据说朱允炆自焚而亡,最终丢掉了江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renwu/12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