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这座宫殿是皇帝的临时招待所,承德避暑山庄的“弟弟”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今天,宫殿君想给大家讲一座宫殿,这座宫殿是皇帝专属,但皇帝又不是每天都去,它更像是一个“临时招待所”,皇帝出游时路过它了,就会进去歇歇,同时它还有一个和观音菩萨的家“紫竹林”相似的名字。它是谁呢?又在哪儿呢?

就是它:

紫竹院行宫。

行宫,通俗来讲,就是皇帝外出游玩、打猎、疗养、拜谒陵寝时临时居住的宫殿。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行宫遗址”,没办法,明清两朝那么多的皇帝都在这生活居住呢。而今天咱们要讲的紫竹院行宫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行宫现在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紫竹院公园西侧,始建于明代,原为明代万寿寺下院。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五年(1577),慈圣皇太后在广源闸西侧兴建万寿寺的同时,也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庙宇作为万寿寺的下院,当时庙内供奉观世音菩萨。之后由于这一带遍植铁杆荻,而这种植物在秋末冬初经霜后会呈现紫黑色,就和一棵棵紫色的“竹子”一样,因此命名为“紫竹禅院”;

清代时,由于北京西郊修建了非常多的皇家园林,而皇帝后妃们又不愿坐轿子去,轿子又闷又热,难受啊,因此他们命人开凿了通往这些园林的水路,这样坐船游玩,又舒服又能欣赏风景;同时,为了给自己中途休息,有时也为了转闸换船,皇帝们又命人在这些水道的旁边修建了所谓的“行宫”。

今天咱们讲的这座紫竹院行宫就是当年乾隆为了陪同它的母亲甄嬛太后去万寿寺和游逛苏州街的临时休息之处,而像后来的慈禧太后走水路去颐和园时也常到这里来休息,所以,它可以称得上是一座“临时的招待所”。

(紫竹院御河码头,帝后们在这里换船前往颐和园)

这座行宫的建筑规格非常之高:

整座宫殿坐西朝东,宫门三间。两进院落,一进大门,是前殿,也是整个建筑的“主殿”,是皇帝临时在此休息时处理政务的地方;既然是皇帝待的,那它的等级可是非常之高,大家可以看看它墙上的彩绘,这种彩绘叫:“金琢墨枋心式苏式彩画”(如下图),它是苏式彩绘里等级最高的,一般专属于皇家园林,其特点就是整个彩绘画面宏大,花鸟鱼虫、人物山水一应俱全,同时其边缘都是用的黄金沟边。据说这样的彩绘要求的工艺非常之高,得十多个画师连续开工数十天才能完成一幅。

再往北为行宫的后罩楼——“报恩楼”,其仿照的是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烟波致爽楼”形制而建。为什么叫“报恩”呢?这三个字为乾隆御笔,意思就是为了报答佛祖的恩惠和先帝的福荫。

慈禧太后当年住在这里时,常在“报恩楼”里梳妆打扮,因此人们又常称其为“慈禧梳妆楼”,现楼内还保存着慈禧当时使用过的穿衣镜。哎!遥想当年,慈禧肯定在这面镜子前左看右看,心里暗爽:“我真是天下最美丽的女人啊”。

据历史记载,这座“紫竹院行宫”是乾隆皇帝模仿着承德避暑山庄而建的,只不过避暑山庄从康熙开始修,一直建了87年,岁数大,而这座紫竹院行宫修的年头少,因此,可以说承德避暑山庄是大哥,紫竹院行宫是“小弟”。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咱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当年紫竹院行宫的一部分,它到底有多大,和避暑山庄到底有多像,这些都还在研究当中。

“紫竹院行宫”虽贵为皇家行宫,但历史上也遭了不少“罪”。据史料记载,当年清王朝倒台时,这座行宫仍属于逊清皇室财产,但由于经费困难,清室于1920年曾将行宫部分土地房屋出租给了京畿卫戍司令王敬玺,每月租金300元。

1924年时清室为了讨好军阀王怀庆,曾将整座行宫作为礼物相赠。后来因为连年战火,日军侵占,行宫中房屋年久失修,到解放时这里仅留下了报恩楼、前殿、山门区和东西跨院的部分房屋,其余建筑均荡然无存。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曾被很多单位作为办公场所。1952-1983年时,这里还曾办过幼儿园。

不过在2014年时,这座有着400岁高龄,历经沧桑的皇家行宫终于完成了修缮向游人开放。如今,它正以自己的“阅历”向世人展示着皇家的行宫文化,园林文化。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9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