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资料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清朝张廷玉想要退休乾隆一直不批准 走错三步毁了一生的形象

分类:历史解密 2022-05-19

张廷玉长期超负荷工作,居然六十多岁了还能挣扎着主持当时最浩大的文化工程:修《明史》。等到乾隆上台的那一年,张廷玉已经63岁,《明史》也修完了,辛苦工作几十年,也该歇歇了。

迫切想退下来休息的张廷玉,知道不能一下子把工作都辞了,怕把皇上给刺激到了,于是慢慢来,65岁时先辞了总理事务的职位,计划一步一步抽身而退。

从65岁那年开始,张廷玉与朝廷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使他产生了一种认识:我做了这么多年事,朝廷又处处照顾我,退休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赶紧打报告吧。加之张廷玉与乾隆据说在一些大典的工作方面,有些意见不合,觉得该抽身而退了。

乾隆十三年,76岁高龄的张廷玉,终于给皇上递交了离退休申请。从法定年龄来看,古代最高离退休年龄是70岁,此时的张廷玉已经超过退休年龄6年。

然而,乾隆却没有答应。乾隆批示:老先生是重臣,咱皇室早把您看成自家人了,百年之后,您的牌位将光荣地放在我们皇家的祠堂里,陪皇家列祖列宗一起光荣,您还见什么外呢?居然还要辞官归田?没这个理。不准!

将张廷玉的牌位放在皇家祠堂里原本是雍正特批的,为的是表示对张廷玉工作业绩和忠心的肯定。怎么到了乾隆这变成了百年之后的事呢?

张老干部任劳任怨几十年,工作期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说千句,道万句,不如一句也不说,可如今不让他离退休了,几十年的沉默忍让全退一边去,谁不让我退休我跟谁急,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挡我退休的道。

张廷玉马上写信反驳乾隆:早在宋朝、明朝已有官员的牌位位列皇家祠堂,却仍可以退休的先例,而且官员70岁退休,是自古以来就天经地义的事。

乾隆再回复:老同志,退休的事不能完全照搬历史,也要变通。您老是想着70岁退休的清闲,干吗不再熬几年,工作到80岁,享受拄杖上朝的荣耀呢?我觉得您要向诸葛亮学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廷玉针锋相对地回信:人家诸葛亮是在乱世,肩负匡扶汉室、统一国家的大任;我生活在太平盛世,没什么不可卸下的大任,这能比吗?

乾隆跟老干部杠上了,他又强词夺理:虽然你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工作任务不同,但你们一心尽忠的精神是一样的。我的爷爷、老爹对你那么好,提拔你、照顾你、给你权力和荣誉,看在祖宗的面子上,你不能退休;我又这样照顾你,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也不能走。

更离奇的是,乾隆还把自己与张廷玉关于退休事项进行争辩的记录,在朝廷上全程公示,让全体文武大臣评理,等于是搞了一次听证会。当然,在几次交锋后,乾隆作了一定的让步,取消了张廷玉在吏部的工作任务。皇上让一寸,张廷玉也不敢进一尺,于是没有再递交退休报告。

写《清史稿》的人说了一句公道话:此时的张廷玉确实又老又病,已经不适合担任任何工作了。乾隆考虑到这种情况,又通融了一步,在张廷玉77岁那年正月,又批示:可以每隔十天去一趟办公室,每隔四五天去一趟皇宫和皇上商量工作;到这年冬天,恩准养病。到这分上,张老干部更加不好意思谈退休的事了。

在张廷玉养病期间,乾隆特意派军机大臣前去慰问,嘘寒问暖中,张廷玉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当着皇上的面实在不好意思提退休了,不过私下里想,还是暂时退了好。张廷玉的话讲得很保守,说是暂时退休,好像随时准备被返聘的样子。其实意思很明白,实在想退了。

于是,这一次乾隆扛批准了退休,并且对张廷玉的归家程序作了具体指示:等来年河流里的冰块化了,坐船回京。除此之外,还写了三首诗相赠。

偏偏他顾虑太多,一面欢喜,一面却想起另外一件事,这件事为他的退休蒙上一层阴影。他想起了自己百年之后进皇家祠堂太庙的事,心里琢磨:现在领导答应让我退休,会不会事后报复我,让我百年后牌位进不了皇家祠堂呢?这个念头一提起来,就再也放不下了。

张廷玉慌慌张张跑到乾隆那里,很着急地说:“皇上,前几年我申请退休的时候,您说老臣是皇家祠堂的人了,不能还乡。如今您批准我退休,会不会因此不让我的牌位进皇家祠堂呢?因此恳请您给老臣写个保证书,保证我百年后牌位能安安稳稳挪进太庙。”

乾隆听了此言,觉得很不受用,但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很有修养地克制着,居然给张老干部写了张保证书,保证老同志的牌位在百年后一定进入皇家祠堂,这个由先帝制定的政策,坚决不动摇,坚决执行。

张廷玉走错了第一步,紧接着又走错第二步:居然不亲自去面谢,而是派了二儿子代表自己去感谢。此时,乾隆的情绪再也没法稳定了,当即草拟圣旨,准备对张廷玉傲慢的态度进行通报批评。好在皇上身边还有张老干部的学生,一面为老师求情,一面暗中通知老师赶快过来道歉。

没想到,张廷玉走错了第三步:他慌慌张张进宫请罪道歉。结果乾隆的情绪完全失控:“圣旨还在我办公室抽屉里锁着呢,你凭什么就事先知道领导要批评你了?你是不是在我办公室安插了耳目?!”

可怜张老干部,几十年官场全白混了,三步臭棋把自己的形象毁得稀巴烂。他被通报给全体朝廷干部,进行公开批评,昔日的政敌们蜂拥而上,纷纷表态:张廷玉不停打招呼,死乞白赖要退休,居然要挟上级写保证书,我们全体官员义愤填膺,强烈要求撤销张廷玉的一切职务,其牌位不得进入太庙!

这之后,张廷玉基本消停了,他战战兢兢地待在北京,一心等着河里的冰块融化了,赶紧坐船回老家去。第二年,看看河里的冰融化了,张廷玉立即打报告申请回乡,没想到,又是一步臭棋。就在这一年,乾隆的长子定安亲王病死,他是张廷玉的学生,这学生尸骨未寒呢,家长乾隆正在伤心,张老师就递交上来一封冷冰冰的申请报告,乾隆的情绪又一次无法稳定,他严肃地批评了张廷玉,你好歹也是我儿子的老师,我这个做家长的还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你这个做老师的居然撂挑子走人,你怎么可以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伤害朕脆弱的感情?而且用词前所未有的严厉。

于是,张廷玉能否进太庙的事情进一步提上日程,乾隆马上就此事召开扩大会议,会上达成一致共识,张廷玉不配进太庙陪皇上的列祖列宗,建议取消其资格。张廷玉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灵魂深处的私心进行了狠狠地抨击,主动打报告要求取消自己入太庙的资格。

带着满心的伤痕,张老干部回到了家乡,远离是非之地,总没事了吧?别急,乾隆心里还惦记着呢,就在这年九月,逮着个机会,又给张老前辈开了张罚款单:罚款15000两白银,北京的住所抄家。理由是张老干部的儿女亲家与反清知识分子吕留良有密切往来。

可怜77岁的张老前辈,三朝重臣,被少东家乾隆吓得一惊一乍的,居然还能顽强地活到83岁。大概,他是带着灵魂不能进入皇家祠堂的遗憾,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关于张廷玉能否进太庙?乾隆就此事召开了扩大会议,会上达成一致共识,张廷玉不配进太庙陪皇上的列祖列宗,建议取消其资格。

可怜77岁的张老前辈,三朝重臣,被乾隆吓得一惊一乍的,带着灵魂不能进入皇家祠堂的遗憾,83岁撒手人寰。

然而,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乾隆改变主意了,批示:准许张廷玉的牌位进入皇家祠堂。活着的时候给你一个不确定,在你死后却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死者已经带着精神折磨走了,生者却感恩不尽,高呼英明。、

来源:历史资料网

本文地址:https://www.lishiziliao.com/jiemi/50800.html